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桂林游记 |
[游记]桂林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儿时从书上读到文人墨客对桂林山水的赞溢之辞,秀美的青山在落日的余辉中拖着长长的倒影偎依在缓缓流动的漓江边;一个打渔人带着三两只鱼鹰和一只竹篓,撑着竹筏从映着晚霞的江面上缓缓划过。这几乎构成了我对桂林山水的所有想象,印象中那地方简直如仙境一般神奇秀美,甚至觉得可望而不可及。有幸公司组织桂林旅游和二十几位美女们一起出发,真正的踏上了桂林的土地,下车那一刻还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在梦境中游荡。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以说是人人皆知,“阳朔堪称甲桂林”是后来而闻名,于是我们便第一时间驱车前往阳朔。桂林的桂花树特别多,不像其他地方只是零星几棵点缀于公园巷角,而放眼窗外这里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到,可以说是桂花树成林,所以桂林之意便由此而来。虽然已时至秋天却仍然有不少的桂花树头崭放着花朵,淡淡的清香轻轻飘逸,沁人心脾。 桂林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莫过于三山,两洞,一条江!三山即叠彩山,象鼻山和南溪山。这里的山似在平坦的沙滩上洒下的无数颗珍珠,又似从地下冒出的一个个小竹笋,猛然的突兀出地面。如果将北方的山比作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那么桂林的山就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青春少女,小巧秀丽可以说是对这里山的一个概括。 在桂林市最高的山要属叠彩山了,却只有区区七十三米高,一层层的花岗岩好似云彩堆积起来一样,叠彩山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山上有陈毅元帅亲笔题下的“宁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字样。真是应了那句话:山不再高,有仙则名。 无论在哪里,任何关于桂林山水的美术或摄影作品都一定少不了象鼻山。的确,象鼻山就是桂林的标志,桂林的城徽。当地还有着一个关于它的传说。话说玉皇大帝的座骑---一头硕大无比的大象,一日从天上来到漓江边饮水,发现这里的山水太美啦,人也非常友好,便留恋于桂林的青山秀水之间不愿回去。玉皇大帝便派十万天兵天将来捉拿它,双方大战五百回合却拿它不下,一气之下玉皇大帝让托塔李天王用宝剑将它刺死。那只大象便化作了象鼻山,从此静静的屹立在了漓江边,长长的鼻子伸于江水之中好似正在从江里汲水。从象鼻山上下来,光溜溜的石阶上满是不知从何而来的水,让人险些跌个跟头,同行的一位打趣地说?quot;大象嫌咋们把它身上踩脏了,正从江里吸水洗澡呢!"惹得大伙笑作一团。 据地质学家考证,在几千万年前桂林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沧海化作了桑田。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使桂林境内分布着不少形态各异的溶洞,芦笛洞和冠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走进洞里你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千奇百怪的石柱,石笋立于偌大的苍穹般的洞中。有的如擎天一柱巍巍耸立;有的如一排排小树迎风摇曳;有的似人翻开的书本一页一页的叠在一起,威风凛凛的雄狮,活泼顽皮的小兔子,还有滑稽可爱的雪人。涓涓细流在洞中蜿蜒流动,置身在这样的艺术殿堂,让人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人们常说:"张家界游山,桂林玩水!"。此话绝对不假,若没了漓江水对两岸的滋润,则桂林山的美便会失去大半。山依着水,水傍着山,江水在重山之间蜿蜒前行,将山的倒影深深的拥入自己的怀抱。山因为水而更加青翠,水缘于山而愈发秀美。这便是漓江两岸的异样风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88d9d5010005wb2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