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的研究 |
[游记]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的研究 |
2007-07-16 auyou.com |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的研究 高一(11)班李欢 13号 冷季型草坪为冬季的首都增加绿色 北京市的许多公共绿地一直是绿草茵茵,有人说这是暖冬造成的。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办公室,得知这些绿色是冷季型草坪优良品种引种和大面积推广成功的结果。这些冷季型草可抵御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绿色期可达10个月以上。目前,北京市已有三分之一的公共草坪栽种了冷季型草。 冷季型草是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国家应用的主要草种,具有绿色期长、植株低矮、色泽嫩绿整齐等优点。为了给冬季的首都增加绿色,北京市园林局专门立项,进行冷季型草坪优良品种的引种和推广研究。冷季型草的品种很多,对养护的要求也很高。技人员经过反复筛选,终于选出了既耐旱又抗高温的早熟禾、高羊茅等优良品种,并在北京城区栽种了30万亩获得成功。北京市绿化办主任徐玉林表示,虽然冷季型草坪的养护费用较常规草坪高三分之一,但为了美化首都的环境,北京市将本着适地适草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冷季型草坪的面积。 “舶来草”害死古树园林局称不能只看缺点 “天坛很多上百年的油松都死了,都是些挂牌儿的古树呀!”天坛公园晨练的老者和园林工人反映,为了迎合“舶来草”的生长习性,天坛把松柏树都淹死了…… 昨天,新华网《北京城市“化妆运动”:造绿还是毁绿?》一文发表后,市园林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此事发表了不同看法。 环境学者:舶来草破坏园林生态 《北京城市“化妆运动”:造绿还是毁绿?》文章说:近几年,北京的天坛、颐和园、北海、北京大学燕园等古典园林纷纷毁掉自然地被、引种“舶来草”。 “舶来草”学名冷季型草,绿色期比北京地区的自然地被长一两个月,但由于这种草生长于海洋性气候地带,需水量大,而北京干旱缺水,为了适应其生长习性必须经常喷灌。 原天坛公园副园长杨振铎告诉记者,松柏树都是深根,树根具有向水性,潮湿的地表使得根往上反,渐渐地深根变成浅根,北京秋冬季风大,很容易倒伏,后患无穷。 环境学家调查后发现,冷季型草除危及古木外,还使得植被种类组成简单化,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崔海亭说,天坛与颐和园万寿山上的松柏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杨振铎回忆,当年天坛野草中的二月兰、夏至草、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草种的绿色期可持续到12月上旬,冬至时的二月兰幼苗仍在严寒中生存,绿得很自然,杂以其他野草凋零季相,极富北京地方季相的自然美。 林下植物的改变,以及经常进行喷灌导致的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变,还引起动物群的变化。杨振铎说,引种冷季型草的地方,昆虫、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就连蚯蚓都很少见了。 市园林局:舶来草也有自身优势 针对上述说法,市园林局科研所高工邵敏健认为,应该客观地看待冷季型草坪的应用问题,不能仅仅因为是“舶来草”,或者只看到它的缺点而忽视优点,就一棍子打死。 在市园林局出示的《关于部分专家对古典园林中引用外来草的意见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中称,为缓解北京冬季景观缺绿问题,北京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该草规模化生产程度高,施工方便,绿色期长,虽然喜冷凉潮湿气候,但在科学的养护下,冷季型草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浪费水,是城市不可缺少的长绿景观。 据统计,天坛公园的冷季型草坪占绿地总面积的10.8%,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 邵敏健说,冷季型草用水的确比一般草坪高出100-200毫米。科技人员一直试图找到一种既省事、又省水、又省钱的草坪,但没有合适的。 草坪是园林的底色,如果底色好,对于乔灌木和其他花卉能起到良好的衬托作用。 冷季型草高质量越夏管理六要点 摘要:针对冷季型草坪越夏困难的特点,论述保持高质量效果的养护管理关键技术要点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草坪作为整体环境绿化的基调,在城乡建设和生态恢复是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草坪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草坪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也给原本就滞后的草坪管理带来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因此提高管护水平,建立比较系统的管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俗话说,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就充分说明了加强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对冷季型草坪,在炎热夏季要保持高质量绿地效果,渡过炎热,做到以下六点是关键: 1、修剪、修边,除杂草:修剪修边是草坪管理的必要环节。夏季,是冷季型草的休眠期,草坪生产缓慢,要适当提高修剪高度,北方冷季型草坪一般不超过10cm即要修剪,平均控制在6-7cm左右,按照‘三分之一’修剪原则,修剪次数要相对减少,平均每10-15天修剪一次。6-9月份,一般每月要除杂草3次,要连根拔除,使杂草率低于5%。 2、、松土、滚压结合局部打孔:松土是为了使郁闭的草坪增加透气量,有利于草坪吸收水分和营养;滚压是为了增加草坪的分蘖和促进草坪匍匐枝的生长、生根,使草坪变得密集健壮。在土壤板结区域,还要结合打孔,施肥等工作,三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抑制杂草滋生,保持草坪的美观。 3、填坑洼、平整草地并及时补植:对施工、交通损坏、人为践踏、生长不良等造成的裸露地,及时用“熟土”填平,防止雨后积水,补栽草坪并加强养护。植草时品种要保证与其周围相同,避免草坪产生花斑。 4、充足水分、及时排涝:草夏季坪浇水也要本着‘见干见湿’原则,不能硬性规定每几天浇一次水或一天浇几次水。北方地区夏季常干旱,又偶时多雨,浇水和排涝对草坪正常生长至关重要。浇水应避免在高温的中午浇水,在早晨日出之间为最佳时间,也可在傍晚日落之间,但后者浇水容易感染病害,要配合喷施防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每次浇水必须使土壤润湿到15cm深处,一般每周浇2-3次即可,特别干旱地区要适当增加次数。坪床的坡度达2以上即能达到自然排水要求,如个别区域有积水,要及时人工排除或输通下水管道处理,防止长期积水而导致草坪腐烂。 5、根外追肥:夏季草坪一般要停止施肥,一般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为草坪补充营养,即叶面喷肥,追施多采用0.5%~1%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但在衰退草坪区域,也或追加1~2次复合肥(N:P:K为2:6:3)10-15g/ m2,保证水分,促根系健壮和提高草坪的抗性。 6、防治病虫害:夏季病害较严重,多发生交差感染,结合本地区草坪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要有针对性的用药,避免滥用药,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达不到防治的效果。更不能不讲科学地将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以免损失药效和造成草坪中药害。 城市绿化:以树为主还是以草为主 据有关资料,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吨。武汉市仅一个洪山广场日耗水70吨。现在有些城市不得不用污水浇灌草坪了。这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城市污水处理没过关,“原汁原味”浇灌草坪造成污染扩散。对南方城市来说,市民意见最大的是夏天烈日炎炎,栽树能遮荫,而草坪对遮挡阳光不起任何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城市土地寸土寸金,人群活动空间本来就狭窄,而草坪成了“禁地”,挤占了城里人的活动空间。城市绿化的作用除美观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专家研究表明,在调节城市湿度温度、制造氧气、消音隔尘等方面,草坪远不如树木。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还有一个不能不算的账:每平方米草坪的造价一般5-10元,有的高于此数几倍;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每平方米要5元左右,而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每平方米每年只要1-2元。于是一些专家呼吁城市绿化栽花种草不如植树。 草坪的作用 草坪能给人以清新、凉爽和愉悦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一个愉快、干净、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绿茵芳草能像吸尘器一样净化空气、过滤灰尘,减少了尘埃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据测定,南京火车站灰尘数量大,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达49100个,而南京中山植物园大草坪上空仅为688个。 天涯何必尽“洋草” 从近年大量出现的事实证明,大面积引植外来草种不但不能改善生态环境,反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地的草种天生具有适应这里气候和土质的条件,它们的根长得又粗又长。雨季时雨水可以顺着草根的缝隙渗到较深的土层中储存起来,涵养了地下的水源;天旱时长长的草根又能从土层较深处吸到水,照样欣欣向荣。它们自生自长,基本上不需要人来护理。而引进的洋草却不行,它们的根又短又细。在原产地生存没有任何问题,但移栽到我们这里就水土不服了:发病率很高,达到30至60,不得不经常喷施农药,势必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根子细,在沙质土上站不稳,栽种时必须把土筛细,根子短不钻土吸不到土层较深处的水,就得靠人工大量浇水来养护,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对一些缺水的城市更是得不偿失。更严重的是细土层上浇了水,晒干后就会在草皮下形成板结层,致使雨水下渗受阻,白白地从地面流走,久而久之将造成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样的教训曾在一些国家出现过,如今他们正在积极地设法扭转。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组织拔掉过去人工栽种的外来草种,恢复本地野草。而我们国家到现在洋草坪风仍方兴未艾,从东北到海南,许多城市都是把大面积栽植洋草的来当作“绿化”指标提高,甚至一些古典园林里也砍了旧植被,种上了洋草坪。 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引进外来物种是有危险的,有的是不容易成活,而另一些则会因无法控制而造成生态危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从国外引进过“水葫芦”和“大米草”结果四处泛滥,大面积地侵占水体和良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控制的办法。可是近日又听说一些地方为了让人能到草坪上去活动,正从国外引进一些比原来的草种再生能力大大加强的品种。又是引进,有这个必要吗?本地土生土长的草种既经济、生命力又顽强,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据一位曾到美国考察的中国学者说,华盛顿白宫前的南草坪可谓世界知名,但整个华盛顿仅此一处,其他地方都是天然生长的极普通的野草。“洋人”都舍不得大量栽种那些既昂贵又难伺候的“洋草”,而我们却还在大量引进,何必呢! 综上所述 1. 冷季型草坪旱季每天要浇一次水,雨季每星期浇两次水,西北地区水资源本来就不足,难以满足这种草坪的生长需要。 2. 维护草坪花费大量资金。每年每平米的养护管理费用为12-14元 |
转自:http://www.auyou.com/myweb/web01/wdrjinfo.asp?c_Uid=kannie&auto_id=407054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