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朔游记(第五天)——游“山水. |
[游记]阳朔游记(第五天)——游“山水. |
2007-07-30 sina.com.cn |
第五天 今天计划:游“山水园”“月亮山访月亮妈妈”和看“印象刘三组”。 清晨起个大早,赶在售票前(8点之前免票,票价30元。),去近在咫尺的“山水园”一游。“山水园”地处阳朔漓江码头,据记载,原为碧莲峰东麓漓江边一条古道,是观赏周围各景点的最佳处。进园步行十几米,见路北有“鉴山楼”、“迎江阁”等古建筑,挂有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此阁留影的照片。我们学着样坐在木条凳上留了影。前行,见道旁石壁上有数十处历代石刻, 吃过早饭,租来自行车,三人骑上,朝着“月亮山”方向驶去。路过“蝴蝶泉”,停下来,远远站在刻在崖壁上的硕大的彩色“蝴蝶”下摄像和拍照。 经过工农桥,下车,凭栏欣赏桥两边“遇龙河”景色:桥的左边,河中央有三座山峰相连,形似骆驼,当地人形象地称作“骆驼过河”。骆驼身后则是“狮子回头”。桥的右边,群山倒映的河面上依然是竹排画舫和游客。此时正好太阳出来,景色艳丽,请路人给我们一家三口合了影。 过“大榕树”,未进去。只将车速放缓,看了看那棵据说已有1500年树龄的硕大的榕树。民间传说,当年刘三姐就是在此树下与阿牛订的情,也未可知。 将近月亮山时,远远便看到山顶果然有一穿山而过的洞,随车由远而近,洞也渐渐由小变大(恰似月的阴晴圆缺),及至到了跟前,洞已成了半圆,形似一轮半月。故此得名“月亮山”。 不去爬山。径直去月亮妈妈家。正在打听,恰巧月亮妈妈骑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来,便带着我们去她家。她家住在村子里头,向左拐过三道弯才到。很远就见墙上一排白粉大字:“月亮妈妈农家饭”。一进门,右首是一排高大的平房,正面一栋二层楼房,二楼屋檐处挂着某酒家广告横幅。月亮妈妈将我们领上二楼,此处右边正对着(呈半圆形)月亮山,显得很近,很清晰。我们请月亮妈妈坐下聊聊。她答应了。乘她与儿子谈话时,我边摄像边观察她:她黑而瘦,胸前挂着导游牌,脚穿一双塑料凉鞋,年龄显得比她自说的56岁要大。在我们的提问下,她说,她姓徐,她家就她一人在外联系游客,很多是慕名来的。饭店是儿子媳妇开的。等等。我说:你现在有名了,会多国语言哩。并试图用英语和她作简单交谈。她却站起来说要去联系游客了。中午我们在月亮妈妈家吃了农家饭:烧一个土鸡58元,炒一盘青菜10元。价格堪与城里任何酒店一比高低。但一想到毕竟是著名的月亮妈妈家的农家菜,也就觉得值了。临走时,向她家要了两个当地老丝瓜(作种用,结果一棵也没出,水土不服吧)。出村路上,远远看到月亮妈妈正与同村另一挂导游牌妇女在吵架,听起来像是为了招揽游客的事。我们联想到刚才见到的:别人家的饭店,吃饭的人寥寥无几;而月亮妈妈家,人却多得翻了几次台子了,心下想,难怪要吵架了。 回来路上,过了蝴蝶泉,见路右边有攀岩的,就下车看。见一男了攀到悬崖一半的地方,还在往上攀。崖下站着两男两女外国人,腰里都系着绳索。崖壁自上而下垂着一条竖幅,上写:“体验攀岩 挑战极限”。看了一会,离开。 晚饭,儿子在“红星特快”吃鸡肉卷和匹萨;我和老公则吃了一堆的当地小吃,诸如莲蓉糍粑、肉馅粽子什么 吃过晚饭,旅馆老板娘联系人来带我们去看“印象刘三姐”。每人40元。坐车到一个农家设置的观众台时,人已坐满,一家人被挤到三处,找了塑料小凳坐下。见台前江边有演员出出进进并停有演出用的船。见别人手里拿着望远镜,才想起来时带在包里的望远镜也忘了拿了。开演了,只见江面上出现数排大蜡烛状且不断变换队形的亮光,可能是象征漓江渔火吧。渔火还没消逝,响起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先是女声,随声响右边水面上出现一群女子,随着男声响起,左边水面上出现一群男子,男女互相对唱。听起来既熟悉又亲切。接着是当地一些表现男耕女织 的民族风情……又出现琼楼玉宇,“仙女”在通体发亮的月牙上来回奔舞,…… 文章引用自: 原创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d7251d010006mv1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