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156 4月23日晚8:30一行六人坐上广州前往阳朔的大巴。这大巴总的来说还算好,但是座位非 常不舒服。一个晚上下来,感觉只睡了一会,而且脖子很疼。
4月24日早上5:00到了阳朔,天还很黑,但隐约可以看到山峦的黑影。到了车站就有一堆 人拉人去饭店、旅馆之类。我们之前也没有约好旅馆,有人建议去“沁园”,于是就跟着 一个导游去了沁园。到了沁园发现挺贵。于是又转去另一家。100元一个标间,不错,能接 受。于是就住下了。
洗漱完毕,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于是一行人去西街上找早餐,顺便计划一下今天的行程 。陈建议去吃桂林米粉。大家都同意。这里的米粉似乎比单位楼下的“桂林妹”好吃一些 ,价格也便宜,3元一碗。时间早就到了7点的光景,但是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可能会下雨 。而且听人说政府不允许人徒步旅行。所以经过讨论,今天就在阳朔县城周围转悠。西街 到处是出租自行车的。我们也想用自行车当交通工具,毕竟好久没骑自行车了,也想过过 瘾。找到一个小摊,山地车8元一天,女装车5元一天,但说要有导游担保。正好早上给我 们带路找旅馆的曾阿姨出现了,于是说好20元一天导游费。于是我们就出发了。
根据流行的旅行手册,阳朔县城周围有两条游线,一条南线,一条北线。南线主要是蝴蝶 泉、大榕树、月亮山。北线则是遇龙河。
导游说早上去遇龙河吧。于是7辆自行车呼啸而去。阳朔县城不大,很快就到了郊外。现在 正是插秧的季节,农田里到处是嫩绿的秧苗。顺着小路和田埂我们到了一处漂流码头。船 主开价一条竹筏120元,讨价还价100元成交。其实我对坐竹筏兴趣不大,但是后来发现坐 竹筏还是很明智的。我们的竹筏顺着遇龙河而下,河水很清,水深大概有3米,还能看到水 底的石头。两边的风光也不错,都是农田和此起彼伏的山峦。天公不作美,一会就乌云密 布,接着就是大风,再来就是下雨。幸好我们的竹筏上都有伞,要是还在骑车的话,不消 说立马就成落汤鸡了。雨还是不见小,乘着风势,伞也抵挡不住,变成外面大雨,里面小 雨。船夫赶紧找了片河边的竹林躲起来。雨哗哗的下着,没别的事情可干,就看看外面的 风景。这时,群山之间出现了飘忽的白雾,有点仙境的感觉。
老天爷总算给面子,雨逐渐变小,并停了下来。继续上路。遇龙河上为了灌溉的需要修了 一些坝。这些坝成了我们行程中的一些小小的困难。船夫要下竹筏,把竹筏推下去。头两 次还好,坝矮些,第三个坝有些高,竹筏下去的时候水进得比较深,我都坐水里了。真惨 。
上了岸,雨还有些下。不过小多了,上自行车继续前进。但没多久自行车挡泥板里就都是 泥了,只好下车用树枝拨弄下来。
经过十几分钟的行程,我们就到了所谓刘三姐的故居——大榕树。花了钱买门票进去,感 觉挺差,都是千篇一律糊弄游客的东西。大榕树倒真是挺大的。这个地方大概是我们觉得 最不值的地方了。很快我们就从这个没什么意思的地方出来,前往月亮山。终于到了大名 鼎鼎的月亮山,原来是一个中间有个大洞的山。可以想象一下,天上有月亮,山上有个大 圆洞的景色,应该还是挺有意思的。接着就去找农家饭了。这里的农家饭也逐渐商品化, 物价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低。不管怎样饭菜还是可口,补充了不少体力。
中饭吃完后,导游建议去蝴蝶泉。结果到那里一看,只见一座山上,贴着一只10米长宽的 大蝴蝶,顿时觉得很恶俗。于是决定不进去,转而让导游带我们去漓江边。来阳朔好几个 小时了,还没见漓江呢。
于是一行人又杀回阳朔县城,导游还说我们这帮人是她带的游客中最早回县城的。
说到这个导游,是一个大约40岁样子的中年妇女。在路上,她告诉我们,她丈夫下岗了给 一个单位当门卫。提到她的两个女儿满是自豪,据说一个在云南大学,另一个在桂林师范 学院。在云南大学的女儿据说就要上研究生了。她还说她一个月给每个女儿200元钱生活费 ,这几乎是一个月她能拿出来的所有钱了(她一个月大概能挣600元左右,她跟丈夫两人一 个月花200元)。剩下的要两个女儿自己打工挣了。
骑回县城居然有了些累,主要是很久不骑车,车垫有些磨人。很快导游带我们去了阳朔大 桥。据说站在大桥上可以望见她小时候的村外的那座山,翻过那座山就到阳朔了。从阳朔 大桥上看,漓江真是很美。比遇龙河是宽多了。水也是很清,由于河床的深浅变化,河水 便折射出深浅不同的绿来。水面上漂着一两只四根竹子做的竹筏。漓江的美很早就听说, 如今亲眼看到还是觉得很激动。
为了更亲近漓江,导游带我们到漓江边。最近漓江水位不高,所以江边上都是河床上的卵 石。于是我们放下背包,开始比扔石头(原来想比打水漂,但是无奈河床上扁平的石头实 在太少,只好比谁扔得远了)。虽然漓江看上去不宽,但我们发现我们的力气还是只能扔 在江边上,连江边都过不去。
其实坐在江边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也是个很好的主意。这样彷佛觉得生命才是自己的。 无奈总有些东西会打扰这里的宁静。一艘又一艘来自桂林的铁壳大船从我们旁边呼啸而过 。我觉得船上的人是体会不到我的感受的。
不时江面上漂过我刚说的四根竹子做的竹筏。我很感兴趣。其他人不是不感兴趣,而是他 们都没有带凉鞋,我在广州带来的teva凉鞋终于派上了用场。导游很积极,帮我叫了一条 竹筏过来。本来想我只是站在上面感受一下,但是两个人分量太大,竹筏要沉。船主就让 我一个人上去,吩咐我别划远了。我颤颤巍巍上了竹筏,不敢站直,把竹筏划出去几米, 就马上划回来了。不管怎样还是感受了漓江水上漂的感觉。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我们回到住处。外面的西街开始变得非常热闹。其繁荣程度,可以类 比南京的夫子庙、广州的上下九(就街道空间而言,我不会把它跟上海的南京路相比)。 西街上主要是酒吧、工艺品店、旅馆。来往的人可能广东的多些,到处都能听到白话(我 们一行户口都是广东的,但没有人可以熟练说白话,真是脸红啊)。其他的口音也有,东 北、四川啊,令我惊奇的还让我听到了南京话。真是亲切啊。当然西街老外也有不少,英 语听到的频率也很高。据说这里卖东西的都会说一两句。在一个工艺品店,我总算见识了 一下。一个女老外指着印石上的龙问老板: Is this a dragon?老板说:yes。随后老外又 问:what does dragon mean?我愣了一下,什么啊?帝国?威严?老板回答:dragon mea ns good luck, just like phoenix. 老外问: dragon and phoenix both mean good lu ck? 老板回答: yes.我faint。
我们在西街逛了一遭,混得酒足饭饱,外加数量不一的工艺品,得意的回旅馆睡觉了。粘 了床就睡得不醒人世。真是爽。
我们第二天才开始徒步,比第一天的更精彩,明天再写出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