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偷得浮生几日闲-我的阳朔蜜月之旅 |
[游记]偷得浮生几日闲-我的阳朔蜜月之旅 |
2007-08-15 ctrip.com |
转眼结婚已近一年了,阳朔的蜜月之旅却一直没有机会用笔表达出来。今天终于放下一切工作,下定决心整理记忆中的甜蜜,重温蜜月…… 准备 由于我和老公都在北京工作,而婚礼要在双方的家乡举行,我们也就落得清闲,反正也不需要我们去准备什么,便一门心思把精神聚集到寻找蜜月目的地的选择上。作为旅游编辑的我更是义不容辞的担此重任,并信誓旦旦的对老公说:“包在我身上了!” 于是开始利用工作之便,查资料、问朋友。不过自由行这种方式是我们早已有了默契的。干旅游的还跟团?岂不是笑话?更何况,我们都是喜欢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人。记得当时翻阅得最多的书恐怕就是大番茄策划的那套丛书:《丽江的柔软时光》、《大理的游侠时光》、《爱在西街》、《在西街快乐中毒》、《乌镇的似水年华》……单看这些可爱的名字,就已沦陷。加上自己浓重的小资心态,决定就在这之中选定目的地。阳朔是在最后的时刻决定的,因为突然想起了过去采访认识的一对北京夫妇,他们在国子监附近开了一家茶馆,生意很好,赚了足够的钱后,他们毅然把家搬到了阳朔,在那买房生活,只是会偶尔回来照看一下北京的茶馆,他们说他们现在是阳朔人了,而北京只是他们的生意所在地……我知道阳朔定是有它不凡的魅力。在咨询了几个旅行社朋友的机票和酒店报价后,我们决定完全自助。自己订机票、到达后自己选酒店。 Ok,一切就绪,只待出发! 出发 从家乡结完婚回到北京,已是10月9日。黄金周已过,大部分旅游度假的人都已重新开始工作。而我们,则要在这个时刻出发旅游,想想心中不禁窃喜,几天的辛苦也已烟消云散。立刻打电话订票,经过一番比较,我们终于拿到了4.5折的机票,于是兴奋的准备行囊,准备出发。 第二天一大早6点多,我们就已坐在去机场的出租车上,无奈,这么便宜的机票,当然是早班!一向爱睡懒觉的我此时哈欠连天,却还强打着精神问老公这个带了没有那个带了没有?老公说放心放心,都带了,连那本书也带了(呵呵,《在西街快乐中毒》是我临出门时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去拿上的)。 到达机场却被告知由于有雾飞机晚点。一边吃着机场发的饼干和矿泉水,一边祈祷不要太晚。终于,在8点半的时候,飞机通知登机了。初秋的北京已有寒意,刚上飞机时我身上还穿着七分袖线衣和外套,下飞机时已经把外套脱下,出了机场却发现还是很热。 到达 刚看到两江机场回市区的大巴时,心里有一点点不爽。因为它确切地说不能算是大巴,而更像中巴!不过我很快就兴奋起来,瞌睡虫早已不见了,我们已经到甲天下的桂林了!车上发现有一对和我们同机抵达的恋人也在兴奋的谈论着阳朔,看来他们和我们目的地相同。下了大巴后,打听到长途汽车站就在不远处,我们就准备步行前去。累倒不累,但真得很热。感觉我们像是北极来的,当地人还是一幅夏天打扮。顺利的坐上开往阳朔的大巴,我四处打量,车上人不多,绝大多数应该是去旅游的。突然发现一个外国帅哥上了车,我高兴的跟老公说:“看,外国帅哥!”老公说:“看人家干嘛?你旁边不时坐了我这么个大帅哥吗?”正欲做呕吐状,却发现自己真的快要呕吐了,因为那帅哥身上也有外国人特有的“味道”……晕死! 车终于到了阳朔,就停在西街旁边的一个停车场上。看到牌子上的西街二字时,我真想高声大呼:“阳朔,我来啦!”我们事先没有定酒店,黄金周刚过,酒店还是蛮好找的。选了一个叫做“四海酒店”的地方住下,在西街上,但有阳台的房间没有了。不管怎样,先住下再说。简单收拾一下,我们就跑出去,还没有吃饭呢。走到西街尽头一家饭店,叫了特色菜啤酒鱼吃,味道还真不错。之后的几天,我们都发现他们上米饭不像我们北方是一小碗一小碗的上,而是一盆一盆地上,米饭通常一盆只要一块钱甚至不要钱,不禁感慨,南方米饭真得好不值钱啊!呵呵。 阳朔第一日 酒足饭饱后,我们开始熟悉地形。沿着西街漫无目的的闲逛,发现一路上有很多酒店旅馆带阳台,于是决定,边逛西街边看房子,如果有合适的明天就换房。西街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洋人街,所有的pub和酒馆的老板以及服务生都能用英文和老外们讲话。而且感觉在街上逛的明显金发碧眼的多,黄皮肤黑眼睛的少。在这里,我们更像是老外。从饭馆一出来,就有一个当地的大姐跟着我们要为我们当导游,说实话一开始我和老公都很有抵触心理,总觉得这样来拉客人的不可信。她却一直很热情,最后还告诉我们她每天就在街尽头,需要租车可以去找她…… 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有阳台的房间,酒店比家庭旅馆正规的多,卫生舒适,其实老板刚带我们进入三楼那个房间时,我就已经决定住下,但当然还是和她侃了侃价。听说我们要多住几天,我们最终以80元每天的价格成交。兴奋! 逛到西街的尽头,我们才发现漓江近在咫尺。虽然原来知道漓江离这里很近,却没想到会紧挨着,一下看到了过去只有在电视中看过的桂林山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再折回西街,发现有几个岔路,都起着好听的街名,街上一样布满酒吧饭馆旅店,一样热闹非凡。夜色已经不知不觉中降临,我们选择了一家叫做“如果”的酒吧进去,西街的第一个夜晚来临了!“如果”,这个名字气得真好,如果什么?又有没有如果呢?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才是如果……酒吧的老板是个帅哥,给我们送上鸡尾酒的时候还拿给我们几个厚厚的留言册。于是在酒吧昏黄的烛光下,我和老公开始翻看曾经来过“如果”的人们心灵的痕迹。看了那么多,我也跃跃欲试,想留下自己的涂鸦,可发现找到一块空白真的不易,只是如今已记不得我写的具体内容了,大概意思便是如果有机会还要和老公一起来阳朔吧。而老公则留下了一首小酸诗,呵呵,至今成为我的谈资。 大概11点钟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四海”,毕竟舟车劳顿,虽然夜晚的西街更加热闹,我们却已早早入睡了,一夜无梦…… 阳朔第二日 第二天的早晨,当我们从阳朔的迷人阳光中醒来时,已经十点钟了。不禁有点坎坷,这么晚了还有早饭吗?走出饭店觅食,却让我们惊喜得很。街上行人还不多,很多人也都正在吃着早餐,发现一家西式餐厅门口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早餐时间:上午10:00---14:00 哈哈才猛然意识到,对啊,我们是在阳朔西街,这个时间吃早饭是最正常不过了。(以后的几天,我们都是过着这种10:00多吃早饭。2点多吃午饭,8点吃晚饭,夜里还有一顿夜宵的生活......) 吃完早饭,我们回到四海把东西收拾退了房,搬到前一天看好的马可波罗,我们位于三层最西面的房间,这次真正搬进来才发现了阳台上挂着一排大红灯笼,很漂亮!每个房间的阳台都是相通的,只是拦腰象征性的有一个栏杆作为隔断。 我们又一次的在西街上闲逛,真的是悠闲。有多久没有这样毫无目的的逛过街了?真的记不得了。经过的每一个铺子都进去仔细的打量一番,却并不买东西,急什么呢?在这个街上,每个人都是悠闲的。何况,我们还要在这里住好几天呢!拉着老公的手,在街上停停走走,突然觉得这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幸福。街上,看到了那个很有名气的德国人,依然自顾自的拉着小提琴,表情随意;还有那个全身挂满民族乐器的艺人,嘴中吹奏者不知是不是当地的音乐;更有街上摆小摊的当地妇女,忽然就唱起了山歌,仿佛那本是他们的说话方式...... 就这样一边逛一边走,我们又走到了漓江边上。到里面玩玩吧,老公提议。好啊!我欣然应着,双手早就开始脱鞋跃跃欲试。这里的漓江水不深,很多当地的村民在水里弯腰捡着什么。我和老公也赤着脚往水里走,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在捡田螺......我的脚终于忍受不了铬脚的大石头,向我提出抗议,我只好坐在边上,拿着摄录机追踪老公的身影。老公已经弯腰在摸了,突然,他向我招手,扔过来一个好大的田螺,呵呵,怪不得从昨天吃饭时就不停有人跟我们推荐田螺酿呢,原来遍地都是啊。我们看到漓江上不时有从桂林下来的游船过来,泊在这里,然后游客们纷纷到西街一游再坐上游船回到桂林。看到他们匆忙的身影,想想还是我们幸福,在这里,想玩几天就玩几天。阳朔山水可是甲桂林啊! 晚上回到酒店的时候,看到灯笼早已点亮,红红的,让人心里舒服。这天我们没有去酒吧,而是买了一盒桂花茶,在阳台上一边俯瞰夜景,一边悠闲的品茶聊天,真是不亦乐乎...... 阳朔第三日 今天起床后,我们在对面的露天西餐厅吃了早餐。在临街的座椅上,悠闲的边吃饭边观察路人,那种感觉我们就是这里的主人,每天都是这样惬意的生活。 然后我们去街头找那个导游大姐租自行车。这几天我们总在西街遇到她,对于她已没有开始的抵触,何况我们今天确实需要租一辆车,去遇龙河玩。我和老公花10块钱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大姐骑一辆单车带领我们奔赴目的地。路很好走,一路上没有什么颠簸,听大姐说没有公车到那边,只能骑车或自驾。路上遇到很多骑着双人车的老外,目的地各不相同。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来到了遇龙桥(当年电影《刘三姐》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遇龙桥开拍的),也就是这次漂流的起点。遇龙桥是一座古旧的石拱桥,桥的两边长满了各种植物(大小不一的灌木和一些藤蔓,),见证着自然的变化,那感觉和周庄的小桥有点象,不过比周庄的桥要大得多,而且融入此山水中,比起周庄来更增添了几分野趣。 从遇龙桥乘竹筏到阳朔的大榕树大概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姐骑车去目的地等我们,我们的车则放在竹筏上,随我们一起漂流。因为是淡季,120一支筏的价钱。我们兴奋的上筏,脱鞋,舒服的靠在竹椅上。竹筏轻悠悠的载着我们顺水而下,站在竹筏上看清澈的河水,和在岸上看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河水清澈如许,有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潭水,连河中的水草和河底的卵石都看得很清楚……。 我们顺水漂流,不一会,就来到第一个堤坝,船家说:一路上有很多因灌溉农田而建造的堤坝,而现在因为水位较高,可以冲堤,船家问我们敢不敢冲(冲堤就是竹筏到堤坝时,人不下竹筏,连人带筏冲到下游下去,如果不冲,就是游客上岸走过堤坝,让竹筏下去),我们问危险吗?船家说:刺激而不危险,不过有可能弄湿衣服……。那我们就选择冲堤,出来玩就不在乎衣服的干湿问题。竹筏过河坝的时候,感觉和急流勇进相仿,我们准备好的尖叫声和劈头盖脸的水浪配合默契,过了坝,衣服鞋子无一幸免,彼此看着湿淋淋的样子笑闹不止。有的河坝冲不过去,竹筏便跷跷板一样架在了坝上,小心地下来,脚下的石头很滑,河水调皮地在脚趾缝间钻来钻去,痒痒的。船工把竹筏推下坝,老公有时也会去帮忙,然后回身招呼我重新上船。呵呵,那感觉好极了,一路上我们过了十几个这样的小堤坝。 河上很安静,只有几个竹筏顺水漂流,两岸的青山和河边竹子组成了一幅中国画的山水长卷《遇龙烟雨图》,随着竹筏的流动,画卷在我们眼前慢慢的展开,远的、近的、朦胧的、清晰的一一浮现眼前,让你细细品味,慢慢领会,真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此画图中去,也成了画中的风景……如果不是真的身临其境,我真不敢相信现实生活中居然还有这种地方,我有点象《桃花源记》里的村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种感觉很超脱、平静,让你到达一种完全忘我的境界,神仙过的日子也就如此吧? 偶尔看到三五成群的白鹭、三三两两的水鸟和一些耕作的村民,此情此景,不由的想到了刘三姐和山歌,如斯美景,惟有自然清唱的山歌才配得起。在这里唱山歌,就算没有人来和,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它们都会是最好的和声,你会感觉到它们的生命。突然,给我们摇船的船家真得唱起了山歌,我们报以掌声,好美……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我们已经飘到了行程的终点。真得不舍,我终于明白什么叫还未离开,就已开始想念了…… 下午我们又去了大榕树,与遇龙河相比,真得算不得什么了。门票18,里面只有一棵千年榕树可看,有点不值。不过我和老公都是用记者证进去的,无所谓啦!哈哈! 然后是回程,兴致勃勃地骑在脚踏车上,兴致勃勃地回忆着遇龙河,回到西街。晚上先跑到西街上一直放着刘三姐歌声的音像店中买了一盘刘三姐唱山歌的cd。又喝了一晚超好喝的桂花羹。然后就在飞鸟鱼酒吧坐着听歌手唱歌,一个晚上悄然而逝...... 阳朔第四日 今天是在阳朔的第四天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息时间,习惯了喧闹的西街和宁静的漓江,习惯了在夜深时,关上房间与阳台之间的木门后在仍能听到的歌声笑声中入睡,习惯了出门时和偶遇的隔壁老外打声招呼,习惯了...... 阳朔的岩洞很有名,周围有大大小小很多个,我们今天选择了一个最近开发的岩洞,决定进去玩。岩洞票价挺高,因为是私人承包的景点,我们的记者证也派不上用场。幸亏有导游大姐帮我们搞定了打折,帮我们省了不少银子。我亲眼看到旁边自己买票的姑娘花了比我们多将近一倍的银子。 岩洞很深,前半程需要乘船进去,后半程自己走。进洞之前我们每人配备了一个安全帽和一个照明灯。后来我才发现这两样东西真得很有用。在黑漆漆的洞里前行时,我屡次听到了自己的安全帽与洞壁碰撞发出的声音。汗!!!老公一手拿着摄像机,一手拉着我,慢慢往里走。洞里的景色一般,有一个著名的泥巴浴,但大家都没有去,那天有点凉,洞里更是阴冷,还有一个很清彻的池子,在我们的怂恿下,只有导游跳到里面游了一圈上来。 从岩洞出来,我们去吃当地非常著名的土鸡。到了一家叫“老莫”的农家饭馆,进去坐时已经饥肠辘辘。发现邻桌已经有几个人正在大快朵颐。听他们口音是广东人。来阳朔玩的广东人很多,他们利用周末就可以来一趟,真是幸福。在这里我们也的确很少发现北方人,所以很多人听说我们是从北京过去的都很惊讶。老莫的土鸡真的好吃,我们都不敢相信竟把那一大盘给吃完了。 下午回到西街时天色还早,我们去漓江边溜的时候,有很多船家问我们要不要坐他们的船晚上去看《印象刘三姐》。我们订了一艘船,约在晚上相见,船家临别告诉我们多带件外衣。《印象刘三姐》的门票180元,而我们是花了30块钱包小船在漓江里看的。小船驶向演出地点的时候,我们发现还有好几条小船和我们同一个目的地。老谋子果然不简单,漓江的实景演出被他导的亦真亦幻,加上各种镭射灯光,好美!靠在躺椅上,听着演出的山歌,看着迷人的演出,幸福!强烈推荐,去阳朔一定不要错过看印象刘三姐啊! 阳朔第五日 今天是在阳朔的第五天,仅仅在西街边看漓江毕竟不过瘾,我们决定去游漓江的精华段。 我们坐上了从阳朔到兴坪的中巴,大约半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下了车,走向码头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兴坪其实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镇。街道两旁的房子还是百年前的样子。不禁有些兴奋,拿着摄像机狂拍一通,嘴里还咕哝着就算来了一趟古镇游。 一直有几个老外根在我们身后几步远处,看样子是和我们一个目的地。果然,在又走了一段路以后,终于有一个老外忍不住了,大概怕跟错,跑上来问我们去码头怎么走?终于有显示我的英文口语的机会了,可惜我还是哑巴英语的受害者,最后只说出了“follow me”两个单词。幸亏这两个词已经足够了,他们开始高兴得跟着我们走。 终于看到了漓江,船家把我们引到了一处岸边,让我们先在那照两张相。我们大惑不解,船家却已拿出身上20元的人民币,原来背景正是我们身后的山水!真的一模一样! 开始游漓江。可惜的是,漓江上都是电动的船,而不是竹筏,据说是为了安全。但我总觉得有了马达的轰鸣声,就会破环一些什么。譬如说倒影。譬如说宁静。幸亏船家很善谈也很热情,一路上,他会指着左面右面的山峰跟我们介绍,这个叫什么峰,那个像什么,我们倒也听得兴致盎然。他还主动帮和老公找合影,一路上忙得不亦乐乎。而我坐在船的最前面,靠在老公的怀里,感受着漓江的清风,幸福的记忆周边的风景..... 回到西街,决定采购点特产,明天就准备回程了。桂花茶必不可少,爱死它的香气。还有桂花酒和一些糕点。最喜爱的收获是一条围巾,西街上的艺人用画笔很快的在粉色的围巾上画出我爱的几米漫画,真是爱不释手! 阳朔第六日 是要离开阳朔的日子了。虽然心里有太多不舍,但终归还是要回家的。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以后也可以像这里的很多人一样,安定在这里,了此一生。 前一天定机票时发现,从桂林回北京的机票价格最低的也是八折,不能和北京来时相比了,于是我们在青年旅馆定了火车票。 从阳朔坐大巴到桂林以后,还只是下午。离火车开车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于是决定在桂林找个地方玩玩。其他的地方太远,恐怕来不及,于是我们就直奔象鼻山,毕竟这是桂林的象征嘛。象鼻山已经被围成了一个公园。进去以后,才发现,除了那个我们早已在电视上熟悉的象鼻形状的山以外,没有什么其它的东西。倒是还有一个浮雕,用各种书体写着中国的文字,具体含义却无从想象。不过我们还是高兴的在这里消磨了一些时间,毕竟,这是我们在桂林玩的最后一天了。 踏上回京的列车,我真的不舍。这一次的阳朔之行是无数次旅行中最惬意的一回。一半是因为蜜月,一半是因为阳朔本身。再见了阳朔,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重新回来!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234641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