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西行之阳朔

[游记]广西行之阳朔

2007-08-16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面。地处东经110°13′~110°40′,北纬24°38′-25°04′之间,东与恭城县、平乐县交界,南与荔浦相邻,西与永福县接壤,北与临桂县、灵川县毗连。总面积1428.38平方千米。2003年末有人口299434人,其中壮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37760人。县治地阳朔镇。辖阳朔、白沙、福利、兴坪、葡萄、高田等6个镇金宝、普益、杨堤等3个乡,110个行政村。

阳朔建县始于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阳朔地置尚安县、熙坪两县,属荆州始安郡,为阳朔建县之始。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阳朔迁至今阳朔镇。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县治在今白沙镇旧县村北侧。与阳朔县同属桂州辖地。贞观元年(627年),撤消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

五代十国阳朔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由静江府所辖。元朝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属桂林府。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废,阳朔属桂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属直隶省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25日阳朔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1968年4月改称桂林地区。1981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阳朔划归桂林市管辖。1978年国务院批准阳朔为对外开放。

阳朔东北部和西部地势较高,为中山、低山盘踞,分布有黄壤、黄红壤、红壤、紫色土,是我县主要林产区。其中以东北部地势较高,最高峰松坪龙海拔1701米;西部次高峰为木湾岭,海拔1394米。石山星罗棋布,约56为喀斯特地貌,无数奇峰平地拔起,遍布于江河两岸。特别是漓江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蜿蜒于丛山之中,江流成峡,山光水色相互辉映,景象万千,构成绮丽多姿的山水美景,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之称扬名于世界,成为祖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人。境内中部、东部、南部地势平坦,水源条件好,是我县最主要的产粮区。在县内的中心地带有一块方圆150平方公里的丘陵,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壤含钾高,是我县四大名果金桔的主要产区。

阳朔,中国旅游名县。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城史已有1410余年。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度。全县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辖6镇3乡。全县人口30万,汉族占87,其他还有壮、瑶、回、洞、苗等11个少数民族。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观特色,造就了阳朔这方人间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赐,给予了阳朔富甲天下的灵山秀水。全县拥有奇特山峰2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8大景区,250多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个国家,300多位总统、总理、首相、部长等到阳朔观光考察。

——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在阳朔;

——美丽的漓江,山水风光的精华地段在阳朔境内;

——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悬挂的唯一代表中国自然景观的图画,是阳朔风光的“黄布倒影”;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发行的贰拾圆人民币背景图案,是阳朔的兴坪风光;

——1960年,轰动东南亚的电影《刘三姐》在风光如画的阳朔拍摄成功;

——2001年,荣获首批广西优秀旅游县;

——2003年,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又在阳朔获得成功,该项目荣获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

——2004年,世界旅游组织定位:阳朔——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被誉为“中国地球村”的阳朔西街,中西文化水乳交融,既充满了乡土气息,又洋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西街的独特魅力,已成为阳朔旅游鲜明的符号,成为中国旅游的著名商标。

阳朔投诉电话

桂林市旅游投诉电话:0773-2800315
广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771-552931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阳朔节庆活动

福利五月八节 农历五月初八前后
是阳朔县福利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
每年五月初八,圩上各户扎起三尺六寸高的立式彩灯到镇上公公、婆婆庙前燃放,然后祭祀两庙中的一百余尊菩萨并将其抬、抱到大街上游行。随队游行的有文艺、体育队伍,舞狮、耍牌灯、踩高跷、八仙纸扎等等。游行完毕则是民间文艺表演、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一般为时五至十天。节日期间(当地人称赶会期),家家酿制苦瓜酿作自家主菜和款待宾客。 小知识:人们在五月初八这天去祭祀公公、婆婆庙可多子多福、国泰民安。在祭祀公公、婆婆庙的神坛上有这样一副楹联:“婆婆一片婆心保佑人人生仔,公公十分公道教育个个孝亲”。活动中,谁来组织,抬、抱菩萨游行的是什么人,都有具体的规定。

六月二十三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前后
是民间组织在白沙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当地人亦称赶会期。六月二十三,是白沙镇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日子。
抢“花炮”是这个节日中非常重要的活动,在未到首事台报到以前,不论谁拿到红环都可以抢,这是力量和智慧的较量。
小知识:六月二十三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的诞辰,关羽忠义双全,人们便用各种形式纪念他。但却由此派生出许多民间特有的风尚习俗来,就如同白沙这会期中,每年辛辛苦苦抢去的四台“炮”,第二年却都自觉地送上价值相等或翻倍的四台“炮”来。  
阳朔社日 农历二、八月间
阳朔的社日分春社和秋社,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第五个戊日为秋社。一般在农历二、八月间。
阳朔农村普遍流行有“做官三年不如耍社一天”之说法。因为在每个村子里,不分贫富贵贱,少则十户,多则二、三十户,为了互相办理丧事,在社日中都要聚会“吃社”(每户1名男子),并就一年中办理丧事立约,规定当年丧事每户对丧主助钱、粮数额,负责抬棺送葬等,农村俗称“十友社”。凡不参加“吃社”的,则被开除“十友社”,社友不再负责料理他家的丧事。

原始链接:http://www.3608.com/article/2006-12-7/17333945.html
转自:1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