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阳朔游记 阳朔之旅 作者:袁浩 (这是本人在阳朔时的玩伴) 阳朔归来,已有日。因一些事务,以及奥运会的诱惑,出行笔记迟迟未动。同时,也一直未想好,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记载本次行走中的这些感受与慨叹。
这次去阳朔,感受繁复。阳朔不再是三年前来时的旧模样,同时也有些惊艳。点点滴滴,零零碎碎,都在我的908(手机)上。索性稍为润色,照搬过来。随心而至,不讲逻辑条理。定力不佳者,敬请小心了。 奈我何 行者,福也。然俗务所约,原本20多天的豪华行期缩水一半,且不可远行,奈何?去阳朔的车上,一对对牵手而眠,一群群谈笑而论,形单影孤若我者,奈何?取书而阅,未几,灯息。眼见别人MP3仙乐飘飘,奈何?奈何处,拔笔而起,908录之而后乐,奈我何? 一日千年 阳朔的常规日程基本如此:自然醒,携书、笔记本(电脑),在西街吃早餐,吃饭、阅读、思考、记录、看景、察人、(找人)聊天、发呆。阳朔10日,无人对时而抱着书哈哈大笑、时而掩卷沉思若塑、一个早餐泡3、4个小时的家伙,报以冷眼,甚慰。
再次肚饿时,买单,换一家,吃中餐,吃饭……发呆,至傍晚。再换一间,吃晚餐,或不吃,直接找一间酒吧,坐下,夜生活就来临了。
阳朔的夜生活景况,相信不用我多言:全部是陌生人、全部是过客、全部是看风景的人、全部是风景中人,疗伤的有之,休闲的有之,寻奇者有之,猎艳者有之……这里是一个万花筒,这里可以有完全鲜活的感受与体验!
喝酒,与陌生人相视一笑,隔空而饮。听歌,与歌者喝酒、聊天,谈他由桂林到阳朔的歌路历程。不是有意,亦非无意,一杯酒,一个角落,一台笔记本,一颗自在心,孤独,也可享受成自得其乐的羡慕。 酒逢老刘 老刘是阳朔桂花巷国际青年旅馆的老板,老刘老家河南,老刘生于七十年代(70),老刘阅历丰厚,老刘热情健谈,老刘沉实大度,老刘能喝酒,老刘爱老婆(每次打电话都热情洋溢、甜甜蜜蜜的先高声一呼“老婆”,老刘说当年老婆跟自己时连一张回河南的火车票也买不起老婆是天下最好的老婆),老刘也曾“人不风流枉少年”,老刘常常代表他即将到来的儿子给行者敬酒,让人推无可推。
我住老刘的青年旅馆,我也是河南人,我也生于七十年代,我也有些阅历,我也爱侃,我也能喝点酒,于是,酒逢老刘。
老刘说要写一本书,书名叫“阳朔青年旅社老板眼中的100个爱情故事”,我听了觉得角度独特,让老刘先给我尝一个鲜。于是在老刘的晚餐桌上,我挺着刚吃完晚餐的肚子,听着老刘《蔡老师的故事》,开始了我们的第一场酒。那天,酒喝得不猛,很自在。酒杯一碰,酒任意而下。不问多少,喝了再拿。酒进话出,意气风发,从18:30到凌晨2:00,互相说了很多豪情肆意的话,喝了13瓶漓泉。酒逢知己千杯少,多少年来,好象很少如此尽兴了。
老刘很忙,不常在阳朔,我以为无缘再续酒缘。但我走的前一天,老刘回来了。于是,青年旅馆的那几张小木桌上,酒锋再起。记得是六个人落座,我和几名住店里的人,蹭饭又蹭酒,第一场老刘不让提酒钱的事,所以我说定,这次酒钱是我的。酒陆陆续续的喝,人陆陆续续的少。大约12点左右时,又是我们两了。谈锋不减,酒兴不减,谈笑间,25瓶啤酒、1瓶白兰地灰飞烟灭。我酒意浓浓,老刘的话也多了起来。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摇摇晃晃起身,老刘却死活不让我数酒瓶。于是,我又欠了老刘一顿酒。 大寨行吟 去龙胜大寨梯田,源于同室何老师的邀请(我们所有的驴友,都以X老师称之),何老师运筹帷幄、左右张罗,其英明神武至把中巴车上的蒲扇当作自己的拿下车,经我提醒后又痛心疾首。车上又认识四川MM江老师、欧老师,加上我们同行的邢老师、门老师,再加上早我们一天过去的曹老师和刘老师,一行人可谓浩荡。
关于大寨,不必说翻山越岭逃票途中声称早知如此宁死不爬山的MM的声声血、字字泪,也不必说我等共同发挥魅力组织大寨歌舞晚会的盛景,更不必说闻名天下的大寨梯田何等壮观瑰丽。只那山如黛、雾绕山、七彩争辉、红黄优胜、紫金依次逐层托出的旭日,只那层叠盘旋、雄美壮丽的梯田上踏彩而去的夕阳,只那寒意逼人、默不知名、伴我们三个小时水趣欢声的山泉瀑布,只那水声伴、虫声吟、风声唱、月光舞、星辉耀、万籁共鸣的大寨夜色交响区,只那久违的斑鸠叫、清越的泉丁冬、耳花缭乱的群鸟争锋惊醒的黎明,让我怎能不想他? 行走漓江 行走漓江,是我本次阳朔之行唯一一件一定要做的事。用脚步去丈量漓江,用心感受漓江,是我预想中最美的风景。
同去的有曹老师、邢老师和我,以及后来车上认识的长沙MM小袁老师、王老师,真是一段美丽的旅途。
漓江之获,首推其水。这话老套,中学课本已讲过漓江的“清、静、绿”,但若你也象我们一样,花七个小时,一路走在漓江,毗邻的田园风光走过,水边的青青竹林走过,水墨画般的水牛掠过,村童撑筏江中划过,白石青山沿岸而过,你会象我一样发现,漓江水,远非“清、静、绿”一言可道。
漓江之获,重在体验。我们没怎么照相的一行人,还走了七小时,原因之一在于行进中,一再互为提醒,我们在体验风景,而非赶路。于是一行人雨中踏歌而行,于是放慢脚步、享受漓江。于是邢老师在美女们的注目礼中,豪情万丈横渡漓江。于是一次次放下行囊,用身体亲近漓江。于是小袁老师农家避雨时拍到了那只绚美的蝴蝶,于是我们第二次游漓江时,三位美女的入水唬了我们每个人一楞。于是如画的漓江边成语接龙源源不绝才情勃发,于是行程中又两位老师融入其中。 印象·刘三姐 本次行程的意外之喜。
我听说过《印象·刘三姐》,张艺谋借桂林山水实地演《刘三姐》,觉得创意很棒。亦曾向老刘打听到底如何,老刘说虽未看过,但看过的人都说不错,肯定比《十面埋伏》要好。188的票价有点让人心惊胆战(还好我用130就买到了),但没看一半,已偷着乐:票价值回了。
我无意在此给这个创意性的实景歌剧在此做广告,但他确实给了我震撼:原汁原味的民歌,原汁原味的山水,原汁原味的演员,现代化的音效,创新的形式与内容,出人意料的节目创意,张艺谋招牌式的色、光、影与磅礴恢弘……我用DV录了两段,便不再录了。我觉得无论录成什么样,都无法体验其神韵,只有介绍朋友来看啦。
我手机上对《印象·刘三姐》写下的评价是: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中流砥柱,艺术成就媲美任何一部张艺谋的作品,文化创新的贡献前无古人。 诤言阳朔 我三年前去过阳朔,再见阳朔,也有些遗憾。
首先,商业味越来越浓了,一些品牌店陆续在附近登陆。星期六你在阳朔西街上行走,人头涌涌的场面会让你误以为这是广州的北京路。阳朔以小资的休闲地著称,是一个小资们泡的地方。繁华如斯,谁还敢住?长此以往,这里或许只剩下了摇着小旗子的旅行团。
其次,心越来越远。我只说一点:青年旅社里,没有了相约出行的纸条!都市里的防卫心,已经蔓延到这里。如果心无法打开,呆在西街和繁华都市有何不同?
再有,建设规划……
我没有花太多时间专门研究,只是隐隐觉得又一个没有战略、忘却核心优势的旅游胜地。阳朔的核心优势在于小资与休闲,中国人太多,桂林名太胜,任意而行,三五年,阳朔可能还会繁华依旧。再往后,难说! 有故事的人 其实还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动,未入此篇。例如《蔡老师的故事》,还有老干妈,小郑老师与英国男朋友,以及本次行程中叫我大哥、大叔、袁老师的所有的小弟、小妹、老师们,他们都是故事,都是有故事的人。
他们,是我十天的阳朔之旅,比风景更棒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