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 小记: 爸爸上学的时候每次都经过桂林, 但总是没有机会好好的游玩, 妈妈一直都很想去桂林, 总是哼着那首著名的"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 过年时有些积分要到期了就给他们换了去桂林的机票. 也从网上打了很多攻略给他们, 每天都收到妈妈发给我的短信, 和我分享着他们的乐趣. 我让爸爸把他们的行程写下来, 和更多的人分享, 没想到爸爸真的写了12页的游记, 寄给我的时候还说: " 我好久不写东西了, 你帮我改改" 我打这些文字的时候, 看着爸爸的字迹...心中真的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动... 女儿孝敬我俩往返机票, 满打满算, 可支配的时间仅有四天。 再加上我等已是年过六旬的老人, 没有必要为旅游而疲于奔命。 于是, 便选择了突出重点的自助游。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山水甲桂林。 一早起来, 便打听行程。 宾馆导游小姐亲切的拉着我老伴的手, 不厌其烦的描绘着, 勾勒着条条令人神往的路线, 沿漓江而下, 豪华轮每人350元,普通轮250元, 宾馆派专车送210元, 还可以为我俩联系优惠宾馆, 不贵, 每人每人才150元…..那热情, 那耐性真叫人盛情难却。 但她哪里知道,我辈是“穷怕了”“抠惯了”的一族, 于是, 回馈一堆不要钱的感激话之后, 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大厅。 桂林的好人真多! 匆匆上班的女青年的指点, 晨练的老大爷领路, 出门买菜的老奶奶面授机宜, 我俩没费什么周折, 便径直来到了长途汽车站门前。没等上三五分种, 每人仅花10元钱(比进站买票少花4元)就坐上了空调大巴直奔阳朔。 按理说, 春三月山绿水清气候宜人, 应是旅游的大好时机,却是阳朔一年之中唯一的淡季。性以住宿为例, 仅花旺季1/5的费用(即70元)就住进了有彩电,空调,单独卫生间,24小时热水的双人间。 一试空调尚好, 夜半不至受冻,爽快地住了下来。 蓝天下的阳朔, 就是镶嵌在一弯弯, 一堆堆, 一座座拔地擎天的千姿百态的山峰之间的小城。城在山中弯延扩张,山在城中昂首独秀; 鳞次栉比的楼房在山前展()示美, 巍峨崚峋的山峰在楼顶斗奇吐翠。 当日下午逛西街, 西街,就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阳朔老城。槟榔花纹大理石铺就的街道, 白墙, 红窗, 青瓦, 飞檐的清代砖房, 呈现出一派令人陶醉的岭南小城的朴素典雅; 中西合璧的餐馆, 网吧, 酒吧…步行其间, 不时可以碰到操着英语向游人兜售古玩字画, 民间工艺品的当地人. 也能瞅见头系色彩艳丽蜡染头巾得意洋洋而来的金发女郎, 从嘴中的竹笛蹦出单个音符的黑人小伙. 兰眼球在墙上移来晃去拿不定主意买哪幅字画的大腹便偏的棕发老头, 以及围成一堆伴着叽哩呱啦的话语在计算器上讨价的一群老外….. 文章引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