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领队和地陪讨论结束后,决定我们接下来的行程是去遇龙河漂流。 一行人在地陪的带领下,穿过西街,来到西街入口一处租自行车的地方。选择骑自行车去遇龙河是有两个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遇龙河景区是近三年来才有游人光顾的新兴景区,交通很不方便。目前遇龙河的大部分河段至今还未通汽车。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还保留比较自然的景观。第二个原因是租单车价格便宜,我们周六租车才10元每天,而且可快可慢,健康环保,在骑车的同时,可以观赏沿途风光,这和坐汽车观赏风景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另外,骑自行车也可以不受道路影响,自由自在的在各个景区游览、走村访寨。所以在阳朔,骑自行车旅游是中外游客的首选。 每个人根据需要挑选了各自的坐骑——自行车。有的选择山地车,有的选择秀气的普通自行车,有的则选择了双人自行车。我选择了一辆漂亮的粉红色单车。试了试刹车功能,功能没有问题。等全部人都选好了自行车后,大队人马出发。 我们出了西街,沿着阳朔的一条算大路的路开始骑车。我们这些人好多都好几年没有骑单车了,也很少会这么多人一起骑单车,加上阳朔的空气、环境很好,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都觉得比较兴奋。  从西街到遇龙河的路上,走的是乡间小路,两旁是农民的房子——很多是土房。在我们骑单车的过程中,不时的会被一股水柱射中,原来是路边的小摊老板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向我们推销他们的产品——水枪。说到水枪,大部分人都会以为是我们小孩时玩的那种塑料的,里面可以装水的玩具小手枪,但是阳朔的水枪不是这样的。它是利用活塞原理,用一粗一细的两个竹子外加一些类似塑料袋之类的东西做成的。把一节粗竹子的封闭那端 转个孔,在一根细竹子(直径小于粗竹子内径)的一端用塑料袋裹住。裹上塑料袋后的细竹子直径和粗竹子的内径相近。使用时,把粗竹子开口一端浸入水中,然后拿出来,把小竹子往下一推,就这样重复同样的动作就可以了。做的好的水枪,射程可达四五米,做的一般的,也有一米,价格从一元到五元不等。  除了很多卖水枪的男女老少外,去遇龙河路上的另一个特色景观是,很多人,尤其是小女孩,在卖花环。红的、黄色的小花,戴在头上,甚是好看。瞧,我也戴了一个花环。  (注:后面的水柱就是那种五元水枪射出来的水柱。) 经过大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遇龙河。按照原先的计划,我们是从这里乘坐竹筏进行休闲漂流,终点是农工桥。竹筏是除骑单车、徒步外的第三种在阳朔旅游的较合理的游览方式。因为暂时没有竹筏,所以我们大伙都自由活动,实际上就是自由拍照、聊天了。在这里,我碰巧碰到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在我们等待竹筏的过程中,来了六七个老外,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要来漂流的。在他们四处张望的时候,过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只见这妇女和他们用英语很熟练的交流。大概意思是说要晚些时候才有竹筏,后来这个中年妇女介绍到另一个码头乘坐竹筏,那里的风景和这边的一样美。当老外们同意之后,中年妇女骑着一辆单车带着他们离开了。再次印证了前面说到的阳朔外语普及率很高的说法。同时,我也对自己的英语感到惭愧。 第二件事情:当我们几个同事一起聊天的时候,bingle的手机掉地上了,但他自己不知道。此时旁边的一个卖水枪的小妹妹告诉bingle手机掉了。这让我强烈感受到阳朔民风的纯朴。山青水秀,加上这里纯朴的人民,估计是阳朔或者桂林能这么持久吸引这么多人过来旅游的一个原因吧。(呵呵,是我自己猜测的,暂无考证。) 第三件事情:我赶上了这个码头(名为:朝阳码头)的揭幕仪式。除了久违的鞭炮声外,我还领略到了壮族独特的对歌。身着民族服装的一男一女分别站在两个竹筏上,拿着扩音器,你一句我一句的进行对歌。久闻刘三姐大名,却是头一次真实听到壮族的对山歌。虽然听的不是非常清楚,但那种架势和氛围,场景还是很吸引人的。在湘西凤凰城,我也听过苗族的对歌,但是感觉有些不一样。但因为我对这个也没有研究,所以说不出个所以然。 在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等到了竹筏,同时,我也有幸欣赏到卸竹筏的全过程。一辆小货车上装六个竹筏,每个竹筏上放着两张座椅。每个竹筏都是摞在一起的,很高。我看到这么高的竹筏时,我在想,这可怎么卸亚,好危险。下面我将整个卸竹筏的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司机将小货车倒到河边,两个船夫爬到竹筏最顶部,将绑在竹筏上的绳子(好像是橡皮筋做成的)解开,扔到一边,一个船夫跳下车来。然后一个船夫在最竹筏上推最上面的竹筏,推到适当位置,由另一个船工在河边用一根长竹子挑竹筏,目的是把竹筏挑到河里。你就看到竹筏慢慢往下滑。突然,砰的医生,竹筏掉进水里,溅起了一大片水花,马上,竹筏又浮出了水面。船工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多有竹筏全部卸到水里。竹筏掉进水里的一瞬间,水花四溅的场景很是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