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朔之行

[游记]阳朔之行

2007-07-16    live.com

阳朔之行

2006.1.4-7
我的家乡位于贵州,广西和湖南三省交界处,离桂林只有200公里。从小学开始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可是除了6岁时去过一次的模糊记忆,对桂林就没有别的印象了。工作后,朋友们经常提到阳朔西街,把那里形容成被忙碌生活折磨的心灵麻木的都市人们的避难乐土,可是多次经过都没有机会去领略。其实去西街是心中的久远的梦想,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今年过完春节和兄弟们开车回广州,途经阳朔时实在按萘不住心中的冲动,拿着行李独自下了车,住进了西街的一座小旅馆。

小旅馆就在西街上,临街的一楼是一个土特产超市。我到达西街的时间是初六,正好是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来过黄金周的人群已散尽,只留下不多的闲散客,本来180元一天的旅馆我只用了40元便住了下来。房间很小,一张床,一张桌,一个窄小卫生间,不过对我再合适不过。放下行李我便出去寻找有名的桂林米粉,一口气吃了两碗,满口留香。打着满足的饱嗝,我计划着晚上的活动。看印象.刘三姐,泡吧,这两个是不可或缺的。运气不错,今天晚上居然是刘三姐的最后一场,从明天开始因为气温太低的原因停演了。这出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歌舞剧舞台在宽阔的漓江上,我穿着一件皮衣,外面裹着风衣,站在紧挨河边的观赏台上冻的全身发抖。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们迎着凛冽的河风还要泼水作乐,想想都够冷。

表演台正对江水和远处的群山,两旁是茂密的凤尾竹林。灯光渐暗,面前是一片漆黑,只能隐约看到山峰在天幕映衬下的剪影。四周很安静,风吹竹林刷刷的响声清晰如雨。突然,对面江岸隐藏在山脚巨大的白色射灯亮起,将六座山峰照亮。起伏不平的山岩在灯光照耀中有明有暗,六座山峰前后坐落,山前高耸竹林的暗影,蜿蜒流过的漓江,一幅水墨山水巨卷栩栩如画尽现眼前。那是一种让人窒息的美,四周漆黑不见物,唯有眼前写意深远的山水画将你融入,混然一体。真不知庄生化蝶,抑或蝶化庄生,如梦似幻。我当时除了惊讶,便是油然佩服老谋子的气魄和眼力。那是如何的大手笔和对光影的把握,才能把这山水入画。美丽的风景看得多,将风景与艺术结合如此紧密地却是生平仅见。古云,朝闻道,夕死可以。就这几盏灯,几束光,我便觉得今晚来此不虚此行。

后面的表演很精彩,印象最深就是数十条横跨江面的宽大鲜红色布匹浸泡水中,几十位身着白衣的小伙子脚蹬竹筏,手拽红布在水面迅捷穿梭。他们拍成整齐的六行,将泡过水的布匹高高地举起,在灯光的照耀下惊人的美艳,完全没有平日见到的俗气。那一大片的红,红得那么彻底,那么纯粹,震撼着心灵,呼唤着旧藏心底的热烈,忍不住想欢呼,惊叹。小伙子们将红布前后错落重重排打着水面,掀起一片汹涌的红浪。

看完表演方才意识到自己早已手脚冰凉,回到西街找了一家风味十足的小店喝了一杯热咖啡才暖过来。耳旁是一个小乐队唱着歌曲,桌上一枝摇曳的蜡烛。我看着窗外石板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发呆,脑子中什么也不想。这就是西街的魅力,你来了,什么都放下了,轻松的就带了自己的心歇了下来。虽然人群还是熙熙攘攘,却没有了都市人得匆忙,每个人的脚步都慢下来,悠闲起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信步由缰得让眼光带着自己到处走去。失去目的的行走,让路旁的一切变得有趣,如此吸引。于是一家家小店的进出,听店主老朋友们的招呼。找一家舒适的小店,趁着朋友在选购,坐下来和空闲的店员聊上几句。聊到有趣的话题,不认识的其他游客也加入进来。平日的戒备,冷漠在这里消失不见。也许每个人心中都藏着这样美好的愿望,正是这个愿望让西街成了大家心中的桃源。

第二日起来已是中午时分,天气阴冷。本来计划上午去徒步漓江,现在只能下午了。从阳朔的汽车站有直达中巴到徒步路线的起点-杨堤,大致需要40分钟。车穿行中群山中,一路而下来到了漓江边。

杨堤是阳朔县的一个乡,在漓江的上游。从杨堤到兴坪镇一路风光秀丽如画,是徒步漓江的最佳线路。路线全程共21公里,都是依山傍河而行,可以沿着江边也可穿越河边村寨行走。漓江在两岸山峰的夹峙中缓缓流淌,很多地方挨着刀削般的绝壁流过。徒步的路线到这里就无法继续前行,只能摆渡往对面。从杨堤出发,首先要过一个渡口,缴纳16元的徒步费用。徒步居然要交钱,呵呵,简直一群土匪。这样的渡口一共有三个,还需要再缴纳4元钱,才能走完徒步路线。其中靠近兴坪的那个渡口,即使你不过河乘船而下也必须交4块钱,被来往的旅客称为“土匪渡”。

刚下了杨堤的渡船,天空便开始飘起很细的雨丝。只一会工夫,雨丝便打湿了头发,在睫毛上凝成雨珠。看来如果徒步走完全程,肯定是要湿身了。一个当地的村民和我并肩走着,不停劝说我乘坐竹筏漂流漓江。在村民抛出了请我吃沙田柚的条件后,我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坐他家竹筏漂流半程漓江再徒步的安排。

竹筏是用漓江边生长的粗大楠竹捆绑在一起,如果是游览的竹筏就是10支楠竹,如果是村民打鱼用的就只有4-5支。竹筏上摆着舒适的竹制双人靠椅,支着大大的遮阳伞。坐在竹筏上,可以看见江水在楠竹的间隙中漾动,但是不会漫过竹筏。船夫轻轻一推,竹筏擦着水下的岩石离开了江岸。

冬季的漓江水流很浅,温柔的流淌几乎感觉不到。两岸的山间布满迷雾,笼罩在乳白的飘雾中的山峰更显青翠。山风吹动下,薄雾轻纱一般在山间流动。江岸上满是翠竹,一簇簇高大挺拔,雨后竹叶青翠欲滴。因为春节黄金周刚过,整条江面上只有我坐的一条竹筏,安静到水流的声音都能清晰入耳。坐在宽大的阳伞下,江风吹来的雨丝在眼前密织成帘,不远处的江面朦胧一片,认真一派烟雨漓江的好景色。

从登船的浪石渡口到下船的老城客栈有11公里路程,慢船需要1个半小时。不赶时间,我们几乎是顺水自流。春来江水绿如蓝,还真别说,漓江水就是蓝得透明那种。江水清澈见底,坐在竹筏上就能看到鹅卵石和摇曳的水草。江风吹来带着凉意,我裹紧了衣服舒服的躺着。船家穿着雨衣,带着头篷,悠悠的摇着浆。船家和我随意的搭着话,沿着江岸慢慢漂着。岸边低垂的楠竹尾在雨中轻摆,雨丝落在水面荡起密纹。迷眼看着遥远的河湾,心情像迷雾下的山峰一样沉静。随风吹到脸上的清凉雨丝,让我有顿然解脱的轻松感。冷风深入腑肺,过去一年的积郁沛然而出。都说漓江美在山奇水秀,在我看来确是那一份简单的宁静最是迷人。

在九马画壁景点前,就是漂流的终点站老城客栈,船家在这里会逆流而回。我背上行李,认真的系好鞋带,踏上了剩下的徒步路程。路线基本上就是田间阡陌,在田地间周旋着向九马画壁前行。九马画壁是紧挨江边一面山壁,像被一把巨刀从山顶一刀劈下直至山脚。被水浸湿而成的黑色条纹将整个白色山岩分割成九块,形状如九匹形态各异的骏马,或奔驰,或嘶啸。漓江在山脚一个大转弯,徒步的路线到此嘎然而止,必须乘渡船前往对岸,这也就是有名的“土匪渡”所在。过渡,立船头,临江风,观绝壁,山水如画,暮色苍茫,真想有月中天,可邀而共饮。如果可以临风飞起,也不去那寂寞的月宫,就倚绝壁而居,看世间繁华脚下喧嚣而过,聚一二好友岩顶把盏言欢,该是何等幸事。

独自大步剩下的路程,暮色已然笼罩四野,四周山水如化不开的水墨朦胧一片。傍晚村庄的景色最是迷人,我走的怡然自得。袅袅而起的炊烟,呼妻唤儿的声音,路上偶遇村民亲切地招呼,生活如此真切。不远处竹林中的农舍点亮了门前一盏昏黄灯光,院子里一只花狗傻傻看着经过的我。

搭车返回阳朔时,天已黑透。朋友带着我去品尝了当地最出色的一家啤酒鱼,味道的确不错。一下午的奔波感觉有点疲累,于是早早便休息了。

第二天中午起来,我租了自行车前往月亮山。月亮山就在公路边,一面立于小山顶的石壁下沿有半月形洞窟,两面直透。远望如月出半山,欲露还羞。月亮山与象鼻山从我小时起就是心中无比向往的地方,此次来便有偿愿之想。许久未运动,10公里的自行车和半小时的徒步登山让我汗流浃背。

半月型山梁下是一小片平地,两张石桌和几条石凳,旁边的指示牌上写着徒手攀登山梁的16条线路。绕到山后,一块土路上立着游客止步的牌子。两旁的灌木密拥着,雨珠挂在翠绿的叶上。观察一下土路的走向,感觉是通向山梁顶。拨开当路的树枝,我踏着泥泞一路寻觅而上。山路渐陡,泥土被雨水冲刷干净,嶙峋的岩石露出来。石头都是直立的片状不规则簇拥,像一群奋勇朔溪而上的大马哈鱼,我就踩在鱼背上手脚并用登上了山顶。

山梁不宽,遍布巨石。放眼望去,小雨初歇的天地茫茫。去桂林的大路在脚下蜿蜒远去,路旁田野林木稀疏。带着雨丝凉意的风吹过,我掏出水瓶豪爽的痛饮一番,爬山的闷热倏忽而散。

爬山最快乐的就在于那种期望,忍受着牛一样粗喘,腿部酸痛,浑身的汗水,登上山顶那一瞬间的解脱让这一切都值得,并且正是这种煎熬使得登顶的快乐百倍增加。

转自:http://yesterdayonce.spaces.live.com/blog/cns!CCABF7F1A1EB65B0!113.entry?_c=BlogPart2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