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朔游记待续 |
[游记]阳朔游记待续 |
2007-07-16 bokee.com |
阳朔游记待续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 阳朔是读书时就一直想去的一个地方,而四年当中,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有时间的时候却没有钱,待到钱和时间兼具时却又少了志趣相投的玩伴,本着对旅游负责的态度甚至于到苛求的程度,总觉得三者缺其一就匆忙背着行囊出门,不仅对钱和时间都是一种浪费,而且也将对旅游的兴趣耗费在索然无味的行程中。本以为阳朔之行的“流产”会在毕业之后的忙碌工作中一直抱憾,却未料想到却实现在一个匆忙周末的心血来潮中,毫无准备地凑合着时间、钱、玩伴在深夜登上了去阳朔的汽车,待到被车上美女拎下车时睁开惺忪的双眼才发现已然是踏在阳朔汽车站的水泥地上。 困倦此时已掩盖不住兴奋的情绪,浑身的细胞都被这个南方小城的清新空气调动起来,不由自主地话也多了不少,顺着车站附近拉住客的大姐上来搭讪,跟她攀谈起当地小吃与最佳路线且颇有些收获。西街上的小旅舍不少,尤其以民居特色较多而价格却也不菲,地道的背囊族会在附近拣一间干净便宜的安顿,然后买一张很有特点的牛皮纸手绘地图,再与玩伴合伙租一辆双人自行车,阳朔背囊这一天的装备差不多就齐全了。 阳朔街头到处可见单、双人自行车挂着“for rent”的小牌子,骑自行车游阳朔是这里最适宜背包客打理行程的方式,不仅便于按个人喜好设计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线自由联结各经典景色,而且飞驰在小城的道路上体味这里的风情自是一番不同的感觉,游阳朔不用在乎是否兼顾到足够多的景点,设计一条最适宜的路线才是领略山水风情的主旨。 西南的山,是绵延数千里不断的山脉,没有明显的峰峦,山中蕴存着无数的溶洞、暗河,溪流由上至下地遍山而生,绕树而存,常常是闻水声而不见大流,处处能见飞流直下的瀑水银练,不大却足以点缀山色,人行于山中相形见于绌小,全然不见山之全貌。而阳朔的山,是一块块拔地而起的巨石,突兀而峻拔,距其百米足以观其全形,更觉得亲近,形状各异的石山随流水散落在各处,象是被大自然雕琢过一般,尽显各自神态风情,阳朔之水环山摇曳,山水相映,山因水定其灵性,水因山显其风情。 清晨七、八点骑自行车出游,象是踩踏着凉沁沁的风,披挂着蜜香的柚子花味道,满眼都是春天新放出来的翠色,似乎轻轻一拧就会从画中溢出来一般,伸出舌头舔舔颊边飘逝的风,觉得唇齿间都是花香和青草味道,整个人都涤荡在这奇峰秀水中。县城出来七、八分钟的车程。略过“春秋兰园”和“攀岩之家”,即是蝴蝶泉,还未进园子迎面就是山壁上的一只泥塑大蝴蝶,是被诗人贺敬之题为“天下第一蝶”的帝王蝶,约280平方米大小。花上三十五的门票入得景区,无论人数多少,都会有一位美丽的导游伴你游完整个园子,详细介绍景区内的蝶洞、蝶山瀑布、蝶桥、蝶湖、蝶缘、蝶馆及蝶山揽胜等景点,绕过蝶山栈道,从蝶桥步入曲径通幽的蝶山石林,如诗如画的羊角山、有“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等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景区中还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景致:其一是蝶洞中有一泉水,泉口上方立着一块奇石状如蝴蝶,泉水常年不断不足为奇,怪道是泉下一小潭积水无论洞中这眼泉水丰歉皆不枯不溢,却又并不见流向别出,怀着疑问游完蝶山才在山下发现其潭底是连着山下另一潭底,这潭泉水就不见源头,只见潭底不断涌出泉水。其二是“蝶缘”,实为蝶园,蝴蝶由卵到虫、由蛹化蝶的整个过程都可在这里看到,据导游小姐说这园子里还养着不少品种的蝴蝶,只是刚过大雨,蝴蝶都被雨水打掉不知躲到何处休养去了,蝶馆紧挨着蝶缘,里面有一幅百蝶图,集百种珍稀蝶类标本于其中,三大“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和珍稀蝶种——枯叶蝶,都能在其中寻到踪影,我尤其喜欢“蓝宝石”和“绿宝石”,那“绿宝石”的翅膀换个角度看又映出蓝紫色来,可以说是美伦美奂。蝴蝶泉除了纷呈的蝴蝶,其他黄连、蝶叶和许多不知名的花草植物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游完深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告别蝴蝶泉的美丽导游,继续踩车五六分钟就可到遇龙河,被称为“小漓江”的遇龙河上优哉游哉的竹筏游对于每一个游过阳朔的背囊族肯定都不会忘记,只是竹筏开价不菲,如随行一本地导游,自会替你砍价,不致让你身处这山水之间还充满着对苗条钱包的心痛。四五株碗口粗的竹扎成的筏子说不上很宽,三五米长,两头弯弯黑黑的显然经过火烤后翻翘起来,遇到有湍流时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游客不至于湿了鞋子,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不可小觑。竹筏中间再置上两张躺椅,是游历这较漓江更加小巧精致的遇龙河最适合不过的交通工具,不似自行车费力,也不似一般游船匆匆而过,更适于悠然自得地将自己放松下来,看水之嫣然,观山之俊秀,闻筏上主人的渔歌。阳朔之游如缺了这水上游历很难称得上完整,毕竟只有这水上的景色才能称得上流畅与连贯,形态各异的山形耗费着筏上之人的想象娴静温柔的遇龙河水绕与足下让我不忍打扰,水面中不少水葫芦随波起起伏伏,像调皮的村童那么可爱。撑竹筏的老伯一口好嗓子与河水一样明亮清澈,躺在筏上放眼皆是山水画卷,我醉然于这黛色的山水画中,醉然于这弥散着歌声和清新草香、水香的画中,久久不忍离去。只是再让人心怡的游程也会有段落,遇龙河的竹筏,是阳朔之行最亮丽的逗号。 由竹筏上了岸,清风明月的鉴山寺、枝叶茂密的古榕、炊烟寥寥、流水潺潺的穿岩村、与月宫处处巧合的月亮山也都显的平实无奇,遂掉了头返回县城去试试有名的啤酒鱼,不知是挑的地方不对,还是挑的鱼不对,总之被称为香闻百里的啤酒鱼并未给我那嗜好美味的舌头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耗费半日功夫游“小漓江”且是那般景致,这大漓江自然是不能不去,而游漓江首选阳朔的十里画廊,既是兴坪到杨堤一段,兴坪向下游去听闻船主讲还有一无名小渔村,因其无路不通车而保持着千年不变的村落特点,据说是连一辆平板车都没有,所有与外界的联系均依赖于水路,我虽怀好奇却因时间关系未能去到那小渔村一游,一直感到有些遗憾。 坐大船游漓江与竹筏不能比,山水景色都比那遇龙河上大了一号,这交通工具自然是该匹配,只是大了许多船头不见船尾景,我索性跳到船顶上找了个绝佳位置盘腿一坐,什么山水情态都尽收眼中。如将遇龙河上的山水比做是小家碧玉,这漓江上可不就是大家闺秀。无论是桂林山水还是阳朔风光,这山是一大特点,而其形态由不得你不为其放纵你的想象,“六分象三分想,一分要靠导游讲”,越讲越象,越象就越想,无论是到哪里,就连这看似蛮壮村妇的船家也有着专业的导游水准,论起这山水来,一套套让你只有点头的份。十里画廊不愧此名,抬头是画,低头是景,可称得上是漓江风物菁华。数十景点美仑美奂衬上两岸密密匝匝的翠竹,确实宛如一道千回百转的画廊,而且这水上一游觉得离云都要近些,尤其看远方云浪翻滚,峰上戏日感到整个人心情畅快,胸襟开阔了不少。童子拜观音、老人守苹果、仙人推磨、乌龟爬山、青蛙跳海、还有那美女峰,都是船家数的景,还有不少自己取了别名的峰峦,屈原问天、巨鲸戏水、夕阳耶酥,越看越想越觉得有趣,最有意思的应数九马画山,脑袋转了一百八十度也没数出一匹马来,骆驼、老虎、甚至维尼熊都看着象,船家说九匹没数全的人不少,但一匹没看出来的人也倒不容易,乐得我在船顶上没笑翻过去。 迎着夕阳游完漓江已肠中辘辘,回到阳朔县城正该是西街最热闹的时候。阳朔西街是不少背囊族阳朔之旅的重点。事实上西街只是一条不长的普通石板街,并且街道两边的居所远不及江南水乡的民居更有特点,并且小店里的东西也未有几个是有西街标注的特色,别处也能看得到。单就这条街道来说很难辨得出它是否是中国的街道还是国外的小巷,气氛已成为这里最大的卖点。“The biggest English corner in China”才是它真正的标识,这也是为何阳朔找不到没有英文的旅馆,几乎所有服务行业的介绍都是双语,如同一地球村,随意走进西街一家BAR,都可以感受到这西方舶来的概念在这里得到完全的融合与改良,吧中一般都有一壁书柜,放满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的各种书籍,而且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是一定不会少。 |
转自:http://eqdream.bokee.com/2983403.html2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