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6春节阳朔背包自助游记 |
[游记]2006春节阳朔背包自助游记 |
2007-07-16 hytrip.net |
很羡慕那种一个人独自背包旅行的方式,研究了不少攻略,首先把目的地定在了边城凤凰,但到了最后却又忍不住加入了一个小团队,热心的队员小毛替大家搞到了去桂林的卧铺票,所以目的地由凤凰变成了阳朔。阳朔的旅游业发达,是全国最适合背包客自助游的地方。 初一: 下午四点半在上海火车站集合,一行10人踏上了去桂林的火车,上车后小毛介绍了初步的行程,预定第二天到桂林后直接赶去阳朔,并且替大家预定了三天在阳朔的旅馆。可能是其他的队员都习惯于跟团旅行的方式,大部分队员均表示跟着他走,而我则倾向于走到哪算哪的自由行,一方面是对一个人旅行念念不忘,另一方面是听同事说过K149这班列车经常晚点四五个小时,如果真的晚点,那要半夜以后才能到达阳朔,第二天去徒步漓江会很累。所以决定不跟大部队走,打算到桂林后先住下,晚上还能轻轻松松看桂林夜景。 然后就是打牌,一直打到车厢内熄灯睡觉。 初二: 继续打牌。 火车晃悠了28个小时之后,晚上21点准时到达桂林,和大家挥手告别,约好第二天在漓江边汇合。其他8个人赶去坐到阳朔的最后一班车,我和小王则就近找旅馆,从火车站到市中心沿路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的宾馆旅店,空房间很多,并没有传说中的黄金周一房难求的场面。 在南环路找了一家旅店后放下包,然后和小王立刻杀到桂林市中心,其实桂林市很小,从火车站到市中心也就二三公里,一会儿就到了。市中心有榕湖和杉湖等四个湖,桂林市为了吸引游客,打造了“两江四湖”的夜景,夜景真的很不错,我们把榕湖和杉湖各绕了一遍,23:00夜景灯光关闭,然后去正阳路商业步行街,逛完步行街后穿过中心广场来到十字街,在微笑堂的对面有几家米粉店,有一家石记米粉店生意非常兴旺,已经将近24:00点了还顾客满堂,猜想可能是一家名店,所以也排队买了碗,不过闻名天下的桂林米粉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吃,或许是我调料放得不好所致,因为各种调料都是自助式要自己添加的。 吃完米粉打的回到客栈刚好24点整,小王打电话问其他人在阳朔的情况,得知他们预定的旅店不太满意正在另找,到现在还没有落实住宿。 初三: 事先从别人的背包客攻略上得知,早晨7点以前和早锻炼的桂林市民一起进象鼻山公园是不用买25元门票的,于是早晨6:20和小王出发前往象鼻山,到了门口看见售票处灯火通明,暗想不妙,我们来晚了。从门口进去果然被拦住了,没有桂林身份证就必须等7点以后买票进去。退出门口后在路上问了一个桂林老人,老人说公园只有一个大门,只能从这儿进。 因为攻略上说还可以在漓江上找个当地人划的竹筏漂进公园,花费也比买门票来的省钱。所以我们继续朝江边走,路边的公园内靠墙种有很多竹子,胆大的完全可以顺着竹子滑下去进公园。走到江边的时候,小王忽然发现一个黑乎乎的小台阶,我们朝下走了走,就这样意外地进了公园,原来公园不止一个门口,这个门口的看门人还没上班。 公园内有很多早锻炼的桂林市民,但是陆陆续续又来了很多的游客从免费入口进来,没多久手拿照相机的游客人数就超过了当地人,将近7点的时候又有一个导游带了一个旅行团从入口进来,旅行社居然也知道这个免费窍门。过了7点,黑乎乎的入口亮起了灯,工作人员开始上班了。 我们在象鼻山上上下下爬了个够,8点半出了公园,天空下起了小雨。 俗话说“阳朔山水甲桂林”,除了象鼻山之外,桂林没什么再值得我们留恋的。回到旅馆退了房,打包上路前往汽车站,汽车站只售桂林到阳朔的直达快车,而我们打算去徒步漓江,所以必须去火车站广场坐桂林到阳朔的慢车在杨堤路口下。到了火车站广场一打听,平时从桂林到杨堤路口的车票从7.5元涨到了12元和到阳朔是统一价,没办法只好认了,现在可是春节旺季。 快开车的时候上来一位广东大哥,也是准备去徒步的,正好和我们结伴同行,姓豆,很开朗的一个人,可以叫他大豆。买票的时候售票员不愿给车票,大豆从怀里掏出一张行政执法证,把售票员吓坏了,赶紧给大家补发车票。 到了杨堤路口下车,又看见穿冲锋衣从北京方向过来的小张和小武,五个人一起花了40元包了一辆三轮摩的前往杨堤码头,路上看见一个广东帅哥骑了一辆山地车跟了上来,没听说过漓江也能单车游,大家挺佩服这个人的勇气。 到了杨堤码头,坐国营的渡船渡过第一个渡口,开始徒步杨堤到兴坪的漓江精华段,从第一个渡口到第二个渡口是走田间的小路,风景没什么特别的,倒是藏在油菜花地里拍集体照的遵义热点户外俱乐部的一行18个人从地里突然探出头来把我们吓了一跳。 走了四十分钟来到第二个渡口,渡过江后,热点户外的人走了一条上坡路偏离了漓江边,村民告诉他们走错了,他们没听,过于相信了他们自己的领队,我们五个人则沿着漓江的大堤继续前进,不过两条路最终还是会交汇到一起的,区别只是一条路看不到漓江,一条看得到漓江。江面上开过来一艘艘的铁壳游船,连绵不断,船上都是些跟团的老年人和拖家带口的中年人,漓江上充斥着柴油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夹杂着导游的扩音喇叭声,等这批游船过去之后,漓江才恢复了真实的面貌,宁静与平和。 路上休息的时候又有北京来的小朱和小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七个人一起结伴同行。每隔一段路江边都停有一些竹筏揽客,价格很便宜,一张竹筏四五十元就能漂到九马画山,不过我们不为所动,我们可是来徒步的。远远看见对岸漂过了一张竹筏,上面坐着骑单车的那位广东人,我们还以为他放弃了单车游漓江,他告诉我们他在对岸一直骑到找不到路为止,不得不渡过江继续来骑,他的探路精神又让我们敬佩了一番。又徒步了一个多小时,小王从手机联系得知我们上海的大部队已经到了九马画山,而且是坐竹筏去的,为了尽快与大部队汇合,我和小王也决定坐一段竹筏,从这里的八仙过江到九马画山竹筏价格降到了20元,坐上竹筏漂漓江感觉确实不错,而且船夫会把各个景色介绍给你听,漓江上的景点模样都差不多,靠自己是很难分辨的。 我们的船夫是一对夫妻,是唯一的一只划在漓江中央的竹筏,而其他的竹筏都是靠着漓江边上划,一开始没明白,后来发现别人的竹筏是靠一个人撑竹竿的,所以遇到水深的地方只能在水浅的岸边划,而我们的船夫是靠两只桨划的所以能一直划在江中心。划了30分钟后到了一个滩地上船夫跟我们说九马画山到了,我看看周围根本没有九马画山,早就从攻略上知道当地船夫会欺骗乘客说九马画山到了,其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所以我早就把九马画山记了下了,船夫见骗不了我们只好继续划,当地人还是挺纯朴的,换成是国内其他景点的当地人说不定就会和你吵翻了天。到了另一个滩地可以远远见到九马画山了,看看船夫挺辛苦的,他们夫妻两人赚的钱只相当于别的船夫一个人赚的钱,挺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同意不用划了继续上岸走路。 其实这里到九马画山还是很远的,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了山脚下,九匹马我只数出了三匹马,经过小王指点又数出了两匹,剩下四匹马没能看出来,在山下和上海出发的大部队汇合,不过大家这时候已经决定解散队伍了,预付的活动费结清,准备回到阳朔后就各玩各的。 九马画山下的第三个渡口是私营的,渡船比前两个国营渡口的渡船要破旧,渡过江又看见那个骑单车的广东人也扛着山地车上了岸,我们问他感觉如何,他指了指他的山地车自嘲地说:“这哪里是我骑它,分明是它在骑我。”引得我们哈哈大笑。从第三个渡口到兴坪这一段游客多了起来,来来往往都是背包客,这里简直成了年轻人的天下。江上的竹筏也多的不得了,很多人走累了就上竹筏漂一段休息一下然后继续走。从九马画山到兴坪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的大部队不知道什么原因走路走的飞快,不看风景只顾低头匆匆赶路,没多久8个人就走没了影,而我和小王则和江边其他户外队的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各式各样的俱乐部旗帜在我们周围飘扬。在朝板山附近回过头来就是看20元人民币背景的地方,我摸了摸口袋就是没能摸出一张20元的纸币,路上稀里糊涂都把预留的20元纸币全花掉了,赶紧找人换了一张,在这里人人手里都拿着20元纸币对照比划着看景色,江边停留了很多人。 过了朝板山就出了徒步景区范围,然后就是前往兴坪,到了镇上意外地又遇见了大豆小张小朱他们五个人,大家一起商量接下来行程,大豆和小朱三个人赶去阳朔,我们四个人留在兴坪住宿,约好第二天在阳朔西街碰头一起骑单车游遇龙河。 兴坪怎么说也是个千年古镇,靠近江边有很多的老房子,我们先去了望江楼客栈,客满,吃饭的人也很多,我们打算过后再来这里吃啤酒鱼。然后去了熙缘庄客栈,落实了住宿。在等吃饭的这一小会儿时间内我一个人先去了江边的老寨山探探路,听说这里有一个日本人在 这里修了一条登山道可以直通老寨山顶。来到江边看见四个背包客正朝山脚下走去,于是跟了上去,他们没有登山而是住进了山脚下的一家客栈,我也走进去打算问问路,里面一个和蔼的老人接待了我,知道我准备爬山就告诉我登山道就在出门右转就可以看到了,还比划了一个登山的动作给我看,说完递给我一张名片,看到名片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个老人就是那个修登山道的日本人林喜多郎,他在兴坪安家落户开了这家客栈,虽然我平时对日本人比较反感,但是对眼前这个和普通中国老人没什么区别的日本老人却没有任何的厌恶,感觉很亲切。 和老林告别后我打着手电试探性的开始登山,山上没有任何灯光,手电筒照不到的地方完全一片漆黑。登山入口处标明了老寨山高200米,共1159个台阶,登山需时30分钟,在中日友好亭前的几个台阶上按着年代顺序刻着中日历史关系的发展过程。考虑到上山下山至少要一个小时,所以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再来爬山。 回到客栈和大家一起去了望江楼吃饭,漓江啤酒鱼果然名不虚传,味道好极了。吃完饭再回到熙缘庄,小张背的60升大包里装了他的笔记本,我们用他的电脑把照片发到网上,把相机的内存腾出了空间。熙缘庄内还住着一群自己开着帕杰罗过来的重庆游客,热情的重庆人邀请我们一起观看他们在熙缘庄的小院内燃放烟花,整个兴坪夜晚到处都在燃放烟花炮竹,过年的喜气充满了整个小镇。 初四: 早晨6点半出门,天还没有亮,打着手电上了老寨山,30分钟后台阶路到了尽头,出现了一个石门,穿过石门继续往上走之后台阶路变成了土路,土路的尽头有个小房子,小房子坐落在两座山峰的中间,看上去像个变电站,右手的山峰笔直向上没有路了,于是往左手山峰走,走走就看不到路了,我暗自嘀咕,既然台阶路已经造了那么高了,为什么不直接修到山顶,干吗还要留一手,站在这两座山峰中间可什么也看不到啊。 我不甘心就这么下山,于是攀着树枝手脚并用往上爬,可是接近90度的山实在太难爬,而且也太危险,不一会儿我就摔了下来,滑落了将近5米才被树枝挡住,把我自己吓个半死。心想这样爬肯定到不了山顶,一定还有其他的路,于是打着手电在山上到处转悠,终于被我在山后又找到了一条土路,这条土路坡度也将近七八十度,也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往上爬,所以爬的速度很慢,原先上山前估计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顶,现在已经花了一个小时,说好8点前必须下山集合,按照目前这个速度登顶然后下来肯定要超过8点,为了不使同伴等的焦急,我不得不放弃了登顶的打算。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一路连滑带冲往下跑,经过石门的时候忽然发现地上有很多红色的箭头指向石门之上,我上山的时候是直接穿过石门,手电筒没照到这个地方,顺着石门上面看,有一座钢爬梯直接通向右手较矮的那座山峰上,晕,怪不得我爬了那么久都没到顶,原来是我爬错了山,山下指示牌说30分钟可以爬到顶原来是对的,顺着钢爬梯用不了几分钟我就到了山顶,山顶上已经有四个广东人先到了,正好找他们帮忙拍照,如果不是我爬错山其实应该是我先到顶的。 在山顶上看景色与山下大不一样,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朝下看整个兴坪镇尽收眼底,漓江与龙颈河在这里交汇,清晨的榕潭渡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一路小跑下了山,在熙缘庄和大家一起吃了早饭,然后登上去阳朔中巴车,这回票价没涨,5.5元。到了阳朔西街和大豆汇合,先参观了大豆住的国际青年旅馆,然后发现旁边的蓝鸟酒吧有空房间,性价比更高,最后住进了蓝鸟酒吧二楼客房,大豆也搬了过来。放下包后大家来到西街口每人花10元租了辆捷安特山地车出发去遇龙河,按我原来的设想是沿遇龙河东岸的小路经骥马,朝阳寨,旧县,到遇龙桥,然后过桥从河西岸的小路返回,可是大豆雇了一个领路人带我们走的却是到白沙镇的公路,走公路还需要啥领路人,实在是太窝囊,最后我们一致要求领路人不许再带路,由我们带路,让他乖乖地跟在我们后面走。 到了白沙镇后左拐上了去金宝的路,到岔路口有路标指向遇龙桥,非常好认,根本不需要领路人带路。到了遇龙桥后在岸边休息,遇龙桥是竹筏的集散地,很多游客都是从这里开始乘竹筏漂遇龙河,遇龙河两岸的景色和漓江两岸很相似,所以遇龙河也被称为小漓江。 中午我们点了农家菜,并把餐桌搬上了大竹筏,大竹筏由两张普通竹筏拼接而成,最多可以坐8个人,上面还搭了遮阳顶,自己动手把竹筏划到了遇龙河中央,边漂边吃,这里的啤酒鱼是在河里直接捞上来现杀的,非常鲜嫩,比兴坪的啤酒鱼更胜一筹。吃完饭把竹筏划回码头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骑车上路沿着遇龙河边经旧县,朝阳寨往阳朔方向的小路而行,这样的小路也很简单,只要顺着遇龙河的流向走,根本就不会迷路。在一个很普通的平板桥前,领路人说这就是仙桂桥,结果后来我们前进到大石桥,在路边看见一幅宣传画,上面画的仙桂桥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就这样我们错过了广西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个可恶的领路人。 下午5点左右回到西街,把车还了,然后先去了名声在外的“没有饭店”,吃完了“没有”的比萨,然后逛西街,最后聚到“地球村”又吃了一顿,吃完了又逛西街,越到晚上西街人越多,摩肩接踵,从西街这一头走到另一头,七个人只剩四个人,半路走丢了三个。其他人还要去泡吧,我觉得酒吧里太吵就没去,晚上一个人到了江边,几个手拿对讲机的工作人员在漓江边的空地上燃放礼花弹,围观的人很多,看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我走走逛逛阳朔的其它地方,走到阳朔公园的门口,这里有个超级的大排挡市场,在上海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大的大排档,吃的人也特多。 走进阳朔公园,里面没有灯光一片漆黑,黑暗的角落里隐藏着无数一对对的情侣。打着手电直奔独秀山,桂林也有独秀峰,料想阳朔的独秀山一定也可以爬,找到台阶上了没多久就没有路了,原来这座山只能爬一半,像这种四面都90度笔直的山如果没有台阶,除非有攀岩的本领否则是上不去的。下了山在阳朔公园内转悠一下,在西郎山脚下又找到一个登山入口,时间已经是半夜12点,决定第二天一早再来爬西郎山。 回到西街蓝鸟,西街上还是那么多人,等到凌晨一点多,大豆和小王泡吧回来,凌晨两点多,西街才安静下来,然后我才睡着。 初五: 早晨七点半等天亮后出发去爬西郎山,清晨的西街空无一人,来到阳朔公园,早锻炼的老人却很多,西郎山虽然很矮,但是爬到山顶上俯看阳朔的全景足够了。山上有一块石头在山下看时很像一个人的侧脸,估计这就是为什么叫西郎山,想起昨天在兴坪到阳朔的车上也曾看到过同样的一张脸,想必那一座就是东郎山。 下山后在公园后门宝泉路上的宝泉米粉店吃早点,这里的米粉有三种汤料可选,比吃干乎乎的米粉味道好多了,感觉这才应该是正宗的桂林米粉。吃完后到江边溜达,对岸的鳌鱼洲上扎着许多户外野营帐篷,江上划着一艘艘小船,岸边的妇女在洗衣,小学生在轻轻地背书,一切都那么安宁。 忽然间,从西街方向传来锣鼓喧天的响声,我想是在庆祝什么重大活动,赶紧返回西街看热闹,远远看看一支长长的队伍处走在西街上,中间还有两只舞狮子,我追上去想看个仔细,这一看把我吓了一跳,队伍中间抬的居然是一具棺材,西街上满大街洒满了黄纸,整个队伍全都披麻戴孝,一路走一路哭声不断,看的我心里直发毛,举世闻名的西街上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旁边的路人说这叫做“扫街”,西街上每个当地住民死后都要被抬着再走一回西街,保佑西街能够持续繁荣昌盛。蓝鸟酒吧的小妹妹也指着前面死者亲属一步一磕头的动作介绍说这叫做“依依不舍”。。。。。。 大家集合后来到西街口,每人又租了一辆捷安特,阳朔有好几条骑单车经典路线,昨天已经去了遇龙河,今天的目标是先去书童山,然后到三色潭,勇村,从月亮山,大榕树返回,这条路线是我自己设计的,一次能把两条线路都骑过而且不用骑回头路。 因为到阳朔的大部分人都是骑遇龙桥加月亮山路线,很少有人去三色潭路线,所以当我把线路讲给新雇的领路人后,把他吓坏了,他连连摇头,说这个路线实在太长了,而且他也不认识从三色潭到月亮山该怎么走,他只能带我们去月亮山的路。 最后领路人退缩不干了,那样也好,我们可以自个探路自由自在地骑。出了阳朔往阳朔大桥方向一直骑,从桥下穿过走小路,路上会经过“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场所,穿过田家河没多久就到了书童山,在书童山下发现了很多当地人搭的小看台,每人花50元晚上就可以在这里远距离看“印象刘三姐”。当地人听说我们要到三色潭,都说那儿路不太好骑,而且太远,我们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放弃三色潭,那样晚上还可以早点到这儿来看“印象刘三姐”。 小朱和小钟因为想到福利镇去玩,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别,剩下我们五个人则掉头沿着田家河边骑行前往矮山村,过了矮山大桥后没留意岔路,错过了去大榕树的近路,问了路边的村民,知道继续往前到勇村有直接通往月亮山的路,只是路线较远要绕一个大圈。 不走回头路则继续往前骑,到了勇村在路边老乡家第一次看到了正在烟熏着的火腿,听说要熏三天三夜,不过味道不怎么好闻。勇村的路口通往普益乡,另一条通往月亮山。勇村到思柳村中间有一片很大的山谷,风景很美,我个人感觉这里比遇龙河两岸更美,不是指风景超过遇龙河,而是因为遇龙河名气大所以人也多,而这里是静悄悄的,真正像个世外桃源。 路边有个壮族老乡同我们打招呼,邀请我们到他的思柳田园休息,老乡姓吴,给我们指出哪儿是青蛙山,哪儿是马尾山,最后说他在这儿有6亩果园,希望我们在他家吃农家饭,想吃什么可以自己在地里摘,这下可把我们乐坏了,抓起篮子就跑到地里,在果园里各色各样的菜各抓一把,还摘了很多新鲜的沙糖桔,脐橙,然后自己到水井边打水洗菜,老吴又送了两个柚子,最后到鸡棚取来新鲜鸡蛋,做菜烧饭。这顿饭菜虽不一定比饭馆里的好,但是我们吃的相当满意,最后还把吃不了的水果全部兜着走,五个人一共才50元,超级划算。 过了思柳村之后是龙城村,这一段沙石路灰尘比较大,过了龙城村之后有个岔路口,这儿已经离月亮山很近了,一些从公路到月亮山不走回头路的骑行客就从这条岔路返回阳朔,他们很奇怪我们怎么会从另一条路过来。 从一个土坡上冲下来后月亮山出现在我们面前,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月亮山呈现为不同形状的月亮,借用小张的话讲:“大自然创造了月亮山已经够神奇了,又创造了背后的另一座山来改变月亮的形状更加神奇。” 看完月亮山后开始往阳朔方向顺着公路往回骑,这一段公路两旁景色虽然不错,但是公路上车来人往,美丽指数大打折扣,路过大榕树,门口黑压压挤着好多人,人看人没多大意义,不就是一棵树嘛。 路过蝴蝶泉,对面的攀岩基地引起我们的注意,大豆在广东业余担任户外领队,对攀岩很有体会,上前去和攀岩的人交流,我们则在旁边抬头看别人攀岩,真正的攀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过看上去和上海体育场的室内攀岩难度差不多,有些还要容易些。 回到西街先把山地车还了,在蓝鸟休息一会儿,快天黑的时候出发,在西街口花了50元包了一辆面包车,大家一起去看“印象刘三姐”,一路上的车辆全是往剧场方向去的,好像赶集一样,路上堵车严重。到了私人小看台,我们预订的第一排座位居然被别人先占了,占位的人不肯让,小老板已经上场演出去了,留在这儿的老板娘也没办法,连连向我们道歉。本来小老板还答应把服装借给我们让我们混进演出队伍上场表演,结果现在连他的人也见不到了。 开演后,因为离得远,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艘艘小船在江面上晃来晃去,一群群演员跑来跑去,色彩绚丽的背景色换来换去,至于究竟表演什么一点不知道,面包车司机推荐我们去一个更近的小看台,小王跟司机去看了,其实也好不了多少,不是正规看台看到的都不是舞台正面,反正是“印象刘三姐”,看个大概印象就可以了。 第一场上演了一半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雨,我们小看台有雨棚没关系,那些每人花了几百元的正规看台都是露天的,观众只能冒雨看演出。第二场开演后,小看台的人差不多都走了,我还想看第二遍,但是同伴们都想回去泡吧,没办法只好一起回到西街。 回到西街已经22点了,雨又停了,这几天的雨都是这样,下的时间不长,都在一二个小时左右,可能是桂林的特色吧。同伴都去泡吧了,我在街上游荡了一会儿很早回到了蓝鸟。想早点睡,可是睡不着,蓝鸟酒吧的歌手演唱得声音很好听,对面的吉米酒吧老外很多很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偏偏斜对面的石玫瑰酒吧把音量开的震天响。 凌晨两点半,西街上其它地方已经安静下来了,只有石玫瑰还在继续,一直折腾到凌晨四点半,石玫瑰总算才停了下来,然后我才睡着。如果下次再来阳朔,我肯定不会再住西街了,西街适合玩但绝不适合住。 初六: 只睡了两个小时,我早晨六点半就起来了,想趁早赶回桂林买返程火车票,然后再打算去兴安看灵渠。其他人都订的是返程的飞机票,和大豆小王告别后,七点半在阳朔汽车站坐上开往桂林的直达车,65分钟后到了桂林汽车站,然后到了火车站一问,三天内从桂林到上海的火车票全部卖完了。由于害怕春运的力量,思想斗争了15分钟,我最终决定放弃兴安灵渠,提前返回上海。 火车桂林到衡阳,衡阳到上海。 初七: 下午三点到达上海,出了火车站,一阵阴冷的寒风拂面吹过,于是又开始怀念起在阳朔的温暖日子。 |
转自:http://www.hytrip.net/n54846c1672.aspx1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