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行日记(25)龙胜梯田和红瑶长发大年初五.

[游记]西行日记(25)龙胜梯田和红瑶长发大年初五.

2007-07-23    blogcn.com

西行日记(25) 龙胜梯田和红瑶长发 大年初五 小雨转晴

假如321国道从江至三江段是一截烂路,那么三江至龙胜段就不是路了。据说,该路段已经修理了三年,全线开挖,遇雨天经常瘫痪。66公里,票价居然要20,司乘人员解释说,要开近四个小时的路,油费啊。
这次远行的计划中,始终没有龙胜的字眼。先前看过龙胜梯田的一些图片,跟我家乡的梯田也差不多。最初计划是看云南元阳梯田,那才是真正世界第一的梯田,但旅途的转向永远比计划实用得多,邂逅台湾洪先生后,元阳的计划泡汤,却增加了丽江和中甸的许多景点,孰是孰非,不讲得失。这次路过龙胜作了两天的停留,最初的意思也是弥补与元阳失之交臂的遗憾;另外,由于黔东南交通不便,便缩短在该地区停留的时间,因此接下来的时间还比较充裕。
龙胜是个安静的小县城,市容整洁,一条清澈的大溪穿城而过,市民有素质也相当热情。由于对外宣传非常到位,又是南下桂林北上黔东南的中点站,因此龙胜梯田成了许多南来北往旅客的“顺手游”景点。前往平安梯田和大寨梯田专门开辟两条旅游线路,来往的中巴车非常多。
平安龙脊梯田(壮族)开发得比较早,而金坑大寨梯田(瑶族)开发较晚,后面一截还是狭窄的砂石路,我坐的是前往大寨的中巴,坐到了终点。听寨子里的老人说,梯田的开垦有600多年的历史,元朝时他们的祖先为躲避战火,从山东逃难至此,便在这荒蛮之地开垦梯田种粮食,一直到清初才完成今天的梯田规模。大寨的梯田依山而建,自山脚至山顶,象一层层台阶。因为山势陡峭,水田非常狭窄,多则五六行少则一二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一位东家交代一个农夫,要在当天犁完山脚那两亩206块田才能收工。能干的农夫把田挖完后,从低数到高,又从高数到低,怎么数也只数得205块,怎么找也找不到那块未挖过的田,无奈之下,他拾起了放在地上的斗笠蓑衣准备回家,这才意外地发现蓑衣下面还藏着一块田。
说实在的,我对龙胜梯田本来感觉就不好,加上这个季节还不是蓄水开犁的时候,因此心中的期望值不高,倒是对红瑶这个民族颇感兴趣,背负重包一步步上到金坑,也无非是想看看那儿红瑶人的民居罢了。
红瑶这名我还第一次听说。去年在写一篇有关畲族的文章时发现,传说中瑶族和畲族是同祖的,都是高辛皇帝的后裔。高辛皇帝的子女西入广西的,慢慢演变成现在的瑶族;东逃福建、浙江的演变成现在的畲族。当然,这是传说。
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喜穿红衣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广西龙胜县。红瑶姑娘有三件宝:长发、银饰和手绣服装。乌黑修长的秀发用青黑色的土布在额头前盘成高高的发髻,这是她们最为自豪的装饰。龙胜县和平乡黄洛瑶寨因有六十多名长发红瑶嫂而成为著名的长发村,因此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看完了大寨的梯田,我回到了黄洛村,太阳下山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红瑶妇女的盘长发表演。
在贵州和广西一带,少数民族算是弱势群体,特别是生活在交通不方便的地区,生活更是艰辛。就红瑶来讲,也是一样的。在平安和大寨一带,替旅客背行李上山的都是妇女,没有一个男性去做这样艰难的活。从大寨回黄洛村时,一位在县城重点高中读高三的姑娘坐在我身边,据她说,他们大寨总人口一千多人,但能或肯上高中的只有她一人,其余的都外出务工了。
其实,说到务工,不单单是红瑶,我一路走下来,黔东南绝大部分村寨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在都市里经过大汉民族的洗礼后,将现代意识带回村寨,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这是值得庆幸呢,还是悲哀?谁能回答?
天暗之前,黄络村只有我一个游客,一整天忙乎表演的红瑶妇女显得很轻松,他们穿戴同样的服饰聚集在一个角落分红。所谓的分红是这样的,这十多个红瑶妇女白天为旅客表演的同时(观看表演费用10至30元不等),还有一项重大的使命,就是顺便向游客推销她们的民族工艺品,所得利润当天分发。我坐凳休息的饭店老板娘的女儿非常漂亮,薄唇高鼻子匀称的轮廓,是一个精致美人。她是表演对中惟一一个未婚的女子。分红结束后,她拿着22元钱交给她母亲,显得好高兴。我说,这是一天的收入吗?她母亲说,不是的,还有表演收入还没有分红。不清楚这位23岁的漂亮姑娘有没有加入打工的大潮,或许凭这不俗的姿色能打一片天下?
差点忘了红瑶的民居。其实我不是民族建筑的研究者,因此我觉得这里的民居好像跟侗寨的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

左为已婚生子妇女的发式,中为已婚未生子妇女的发式

未婚女子的发式

loading...

转自:http://www.blogcn.com/user18/singell/blog/53562014.html3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