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之行,科技馆及其他 |
[游记]上海之行,科技馆及其他 |
2007-07-28 sina.com.cn |
五一长假的最后两天,去了上海。当然不是出于我的首选,而是带着喜宴的任务去的。因为之前5天的繁忙,因为对上海这个城市的毫无感情甚至些许讨厌,开始的情绪并不高,以至一度有提前返回的打算。 以前去过两次上海,分别是在小学和大学的时候,对上海的总的印象就是人多、车多、红绿灯多。我对城市的现代和豪华是不感冒的,更何况是于我没有任何渊源的异乡,虽然商品是繁多奢华的,建筑是摩登气派的,不过总觉得商业气息太浓而让人无法亲近。在熙熙攘攘的人流、匆匆忙忙的脚步声中,心会不自觉地变得浮躁,找不到杭州那种闲适平静的感觉。至于为很多人诟病的上海人的傲气,留有印象的是80年代那次出行中上海商场售货员、公共汽车售票员那种快速的语调和高人一等的腔调。 带着对上海的成见,重游故地。人和车依旧是多的,无论是数据统计还是我的直观感受上,在宜家生活广场,人流密度大大超乎我的想象,即使与菜市场相比也不遑多让,加上疲劳的因素,那天我差点没闷晕过去。 当然,这次也的确从很多细节感受到了上海许多优秀的地方。例如地铁的便利,我们从徐家汇到浦东世纪广场,也只不过花了每人4元钱和极短的时间,这是在杭州和宁波无法想象的。在更加注重环保的今天,上海的卫生措施和状况个人感觉也让人比较满意。 7号那天去的科技馆也颇为让人赞赏。富有创意的钢架建筑内,容纳了信息、生物、科普、航天等包罗万象的科技知识,用声光电等丰富多采的手段加以表现,而不是千篇一律冷冰冰的图片+文字说明,真正完美实现了寓教于乐。不用说孩子们了,就连我们成年人,也会在那些可以亲身参与的好玩的装置面前开心陶醉。以前只是从网上下载IMAX的超宽屏幕高清记录片,这次亲眼领略了18米高的IMAX巨幅屏幕,带着特制眼镜,屏幕上神奇地展现了热带雨林中各种生物的三维立体形象,那蝴蝶、那螳螂,似乎就在你的面前,触手可及,这种极端逼真的效果让人大呼过瘾。 虽说还是对上海不是太喜欢,但不得不承认,因为它的国际大都市身份和频繁交流,在科普、文化以及人们素质的现代性等方面,它还是走在中国领先地位的。 自己编曲? 蛛网各部分的电子展示 从楼上看这个钢架构的球体效果 喜欢这种现代元素,让指路牌都成了一种艺术 喜欢在墙角的这一为人忽视的图案,象征科技让人类飞升进步? 海底世界 在声响室排队的时候,一束光线在地上打出的字样,抓拍之,这里的确是学习科学的“天堂” 和名主持陈雷对话 很喜欢这种鲜艳绚丽的光电球 很妖异的感觉 光线效果随你的手指运动而改变,有成了魔术师的感觉 悬空的水龙头流出的无源之水,怪异地有如一件行为艺术 有名的“怒发冲冠” 硕大的展厅,让人不知该把眼球往哪里放 通过这条走廊,你注定眩晕 在“设计师”展厅中发现的这把小椅子,特别喜欢它的造型,特别是椅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6facd330100086s9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