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恬雅的坝美 今天早餐黎大妈给我们做了五色饭,五色饭要先提取野生植物的汁液,将糯米染成各种颜色,再将染色后的糯米蒸熟就成。黎大妈因为赶时间,只做了三种颜色,但是这个三色饭已经是颜色鲜艳,卖相突出。 刚步出黎大妈家,就看到几位大妈在纺线,在自给自足的坝美,每一位妇女都懂得从纺、染、织到制的每一道工序,黎大妈家里就有一台织布机。这些既让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人近距离的接触了传统技术,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坝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 日间的坝美依然宁静而美丽,一股若隐若现的淡雅气息漂浮在空气中。远处是悬崖峭壁的高山,分叉后又汇合的坝美河日复一日的流淌。阡陌纵横的水田,田中辛勤劳动的农夫,三三两两的水车群,乡村小学的操场,繁茂的竹林树林,路上拖车而行的黄牛,树根纵横交缠的“夫妻树”,还有正对村中心、树冠如华盖、根爬半山坡、合围四五人的万年古榕王,就如是一幅构图精美的图画一样分布有序。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坝美与世无争的悠然自得。这里可以让人忘却繁华都市里的一切你虞我诈与斗争倾轧。 午后闲逛时碰上一位黄姓的老船工,他热情的招呼我们到他屋里坐。老船工告诉我们,坝美现有120户635口人,分黎、黄,侬、徐、李、周、杨等七大姓。自从1995年外界知道了坝美以后,这几年都在发展旅游业,每户派出一人,承担操舟、救水、解说等工作。村里也有了小学,由外来的老师执教,中学就要到广南县里去上。年轻的一辈也有出外打工的,但一般两三年后就会回来,因为始终无法完全适应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再年轻但腰板依然直挺的老船工一边抽着水烟,一边给我们慢慢叙述着坝美的故事,他正是一个坝美的代表。 第四天 八宝 一早告别了黎大妈,离开坝美经富川去了八宝镇,本是因云南省最大的瀑布——三腊瀑布慕名而来,却因为是枯水期而失望而回。 第五天 峰岩洞 峰岩洞,位于八宝镇外,车行需两小时,是我国最后的穴居村落。整个村子全部建在峰岩洞内。大约明朝时期,一群山西人为躲避战乱逃难至此,见洞中冬暖夏凉,便世代在此繁衍,发展到300余人,人住洞上、牲畜住洞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村58户共居一洞已有多年历史,许多人家“三代同堂”、和“四代同堂”。学校原建于洞内,全村已培养大中专生二十多名,高初中生数十名,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做到了全村无青少年文盲。 现在峰岩洞内的村民已经基本迁出到洞口边的新村落,只剩下两三户还没有搬迁,还能见到丝丝炊烟。目睹这数百年来已规模完整的洞内村落,就如同人类生存的活生生的博物馆,无法不让人对人类坚强不屈、努力斗争的精神深存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