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之行 在国庆时就打算去百色看那里的瑶寨,但是当时回家去过中秋了,没有去成.不过不后悔,如果但是去了也许还没有这次的收获大呢.下面由我细细道来: 中午12点乘上开往昆明的火车,踏上了我的征程.望着窗外向后跑的玉林城,心理颇不平静.目的地到底是什么样呢?我充满疑问.在火车上遇见一个也是去百色的人,就和他聊天,然后充当了一会老师,教他如何教育小孩.想想如果我做老师也应该会比较称职的哦. 在晚上7点半时到达百色,可是已经没有车去目的地了.只好在火车站附近找个地方住下.虽然知道火车站附近的旅馆是很差的,但是没有想到是那么差,有臭有脏,没办法啊,只好拿出带的睡袋睡,相当于只是借他的地板而已,幸亏我有准备啊,哈哈.难过的一晚上总算过去了. 早上很早就醒来,收拾好行李开始新的一天的行程.搭上开往市区的公交车来到我没有印象的城市.惟有的影象是他的贫穷,然而今天我将深深的体会这些认识,这将影响我.以后的行程. 二 到汽车站时,去买了些橘子,看似慈祥的老大娘帮我选的橘子竟然有2/3是坏的,这让我以后还怎么敢信任人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坐上去凌云的汽车,随着地势的升高,道路也越来越险,这是新修的路,但是有很多弯道,随着惯性身体也是歪来歪去.然而窗外的风景也变得很好,道路的一旁是高山,一边是悬崖,车就象是在山的腰带上攀爬的蚂蚁. 经过2个小时的行驶,到了我的中转站下甲乡,以前在网上认识的杨老师来接我,这次旅程杨老师帮了我很大的忙,在这里谢谢他. 虽然我们以前没有见过面,但是我们向老朋友一样聊天,和他骑摩托车约18公里,来到目的地弄新移民新村.今晚我将在这里休息. 杨老师去上课了,我就到处去逛.沿着小路走,去看这里特有的茅草屋。 在这里什么都是贫瘠的,无论是土地还是人民;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但是他们却乐于现状,即使政府给他们建立的移民新村,但是他们却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茅草屋,不愿意离开没有土地,没有水的山脊。我和杨老师去了一个叫做岩流瑶寨的背陇瑶聚居地,那里全是茅草房子,那里的人很贫穷,他们没有土地,那里也没有水。种地就只能靠石缝的一点土种上一两株玉米,吃水就只能靠天上下雨,在这里吃大米是很奢侈的事情,在这靠天吃饭的地方,他们也活得很安然,我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他们的茅草房都比较小,但是有些很多人就住在那只有我们宿舍这么大的面积,那时什么情况,或许没有见过的人不会相信,但是他给我的是震撼与无奈。我现在无法帮他们解决什么,或许将来能? 岩流瑶寨我的梦魇. 在那里的石板路上留下了世代瑶族先民的足迹,也留下了我的痕迹,但是我是过客,而他们在那不毛之地开垦出现有的一丁点土地上生活,是令我们惊叹还是什么呢?我不清楚. 在富饶的谷地都是住着壮族居民,而在深山里,住着的是瑶族,这是不公平的.壮族是富裕的,而瑶民却是勉强能保持温饱,甚至温饱都不能解决.有天晚上我去一户瑶民家看看,当时他们家来客人了,你知道他们吃什么吗?他们有八九个人,但是只有一丁点的猪头肉很自己做的豆腐,其他什么也没有了,这个怎么吃呢?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城里人来说是不可以想象的,但是对于他们却是非常好的食物了.他们实在太贫困了.是我们想象不出的. 他们一般都是吃玉米粥,把玉米碾碎,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就用机器来碾,而困难的就只有用石碾来碾,那样碾出来的玉米是很粗的,吃在嘴里就象是有很多沙子一样.然而他们却很满足,而且很热情,只要是男客人就一点要喝酒.酒是自己酿的玉米酒,有很浓的玉米味,度数也不高,味道还可以. 因为当地非常缺水,他们喝水都是靠下雨是用石缝里凹口来蓄积,然后还要省着用,因为那是要用很久的.后来政府帮助建立的水窖,现在他们有部分是用水窖蓄水了,但是在山上的,没有搬迁的瑶民还是只能靠石缝里积水.他们的水窖里有石头,泥巴,树叶,甚至是羊粪.水面上是青苔水垢.这样的水在城市是属于污水一类的,但是他们就是靠这样的水生存. 他们很尊敬老师的,这是他们那里教育水平太低了,即使现在是免费教育,但是他们的观念还是以前那样.那些学生有"三天"是不去上学的。一天是冷天,一是赶街天,一是什么我也记不清了。 我去的地方是瑶族的一支叫背陇瑶,他们背背篓,穿蓝色上衣黑色的宽大但很薄的裤子,头巾是瑶壮通用的手织布,是格子花纹的,很好看。我忍不住买了两条来收藏,还有发簪。他们年纪大点的都不穿鞋,一是习惯,还有就是太穷了。穿鞋也都是清一色的解放鞋。,因为这是最便宜的。 赶街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既可以去买东西,还可以去看小伙子或姑娘。他们谈恋爱很多就是爱赶街是认识并结合的。当然还有对歌,不过这次我没有听见他们唱歌,很遗憾啊。但我见到过他们谈恋爱,双方在公路旁,离得很远,都不说话,偶尔想对方瞟一眼,然后羞涩的低头,很有意思。他们可以这样一整天。 在岩流瑶寨200米的地方有个天坑,澄碧河在浩坤就钻入岩洞,在岩流瑶寨的这个天坑露了个脸,然后有钻如地下了,很神秘的。岩流瑶寨的意思就是“岩石中的河流”。在地下穿行了几千米后在次露出地面,形成很大的的一个湖,就象碧玉一样。水是青绿的,看不见底,在这里露面一下又钻入了地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见一般了吧!这里的天坑大都有200米左右的深度,石头仍下去很就才听见声音。这里有如此景色却是如此的贫穷。 以前没有修路是,他们去那里都是要爬山,往往要步行几个小时。在这里我遇见了一户人家的男主人在百色打工意外死亡了,但是他的女人因为没有钱坐车,而车费只要12元左右。就这样她是步行去百色,你知道有多远吗?80公里啊,80公里就是用双脚去丈量,但是当女人到百色时却被告知尸体已经火化,但是她找不到殡仪馆,就只好回家。在现在她的男人的尸骨还是不知在何处。当你听见这个故事时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不想写了,明天继续吧! 四 今天继续写我的游记,在岩流瑶寨的后面是“世外桃源”浩坤,怎么说呢,浩坤村和岩流瑶寨仅仅一山之隔,但是在没有修路之前是要爬艰难的山路才能到达。现在在他们之间开凿了一条隧道,但是很奇怪,这条隧道是转弯的,因为若直通的话,隧道尽头是一个天坑,所以在开凿隧道时转了个弯。村民经过隧道时必须有手电或者打火把。 浩坤村坐落于一座大山要,情况和岩流瑶寨差不多,但是浩坤村面前却是澄碧河,浩坤村面前是澄碧河谷,河谷被山围起来了,澄碧河在浩坤村山脚就钻入地下了,在岩流瑶寨在露出地面。这里有土地,但是只有在枯水期才能种上玉米或者青菜。在春天来时,河谷的荒地上张满了绿油油的小草,满眼碧绿,在这恬静的桃源,却是十分贫瘠。这里的村民依然是住茅草屋,生活和岩流瑶寨也没什么差别。 现在要在这里修建水电站,明年的3月份浩坤村门前的这片仅有的土地将被淹没,那时,我担心他们将如何生活呢?以前没有修路时,这里的村民出山要走很远,出去的路只有一条,但要经过一个山洞,才能上山。这个山洞叫猪笼洞。象一个立起来的猪笼子,大约有20多米高,因为是垂直的没有阶梯,这里的瑶民就用树木架木梯,一层层的架上去,当以前的木条腐烂的就在用新的木条添加上去。就这样一年一年的累积,到今天已经是很牢固的了。几百年来,这里的瑶民就是通过这个阶梯和外界联系。现在修好了路,这里已经很少走了。今天我重走了,来感受瑶民的汗水和血累积的成果。 文字  06年最后一次远行----广西百色岩流瑶寨之行 导入论坛引用链接收藏分享给好友推荐到圈子管理举报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