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出行日记之十七[百色]:那一段风雷乍动的红色岁月. |
[游记]出行日记之十七[百色]:那一段风雷乍动的红色岁月. |
2008-06-15 edu.cn |
广西大地,龙人龙马,古有洪秀全金田举义,今有邓小平白色起义,革命之火星星燎原。 1929年,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广西开展统战工作,领导广西的革命斗争。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拨群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开辟了著名的右江革命根据地。 怀着对革命先辈无限的敬仰与怀念,清华大学博士生广西报告团沿寻邓小平的革命足迹,参观了粤东会馆等百色起义旧址,重温了那段风雷乍动的红色岁月。 8月9日下午,报告团首先来到了田东县二牙码头。这里是邓小平第一次踏上百色土地的地方。1929年10月,邓小平面对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式,果断地将我党掌握的武装力量拉出南宁,挺进左右江地区,与当地农民武装汇合。二牙码头就是当年邓小平上岸的地方。 我们在江边看到一个数十级的石阶,当年邓小平就是沿着它踏上了百色。后来这个石阶经过了几次整修,中间部分的石砖是当年的原物。当地群众为了纪念邓小平,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下台阶时只走两边,只有在上台阶时才走中间的那块石砖,以此表达对革命先驱的敬仰。 随行的玉副县长告诉大家,码头旁的一幢老屋里曾住着一位107岁的老红军,当年在这里参加了红七军,投身革命。老人家在暮年时什么都不记得了,唯一留存的一点记忆就是当年邓小平上岸、组织革命的情景,每次向别人叙述起来都格外兴奋。可惜现已去世,我们无缘采访。 (博士生报告团在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从码头出来,团员们又参观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在一块草坪前,讲解员告诉大家,这就是当年起义部队宣誓的地方。面对着周边的一草一木,同学们眼前仿佛浮现出邓小平振臂高呼,当地群众敲锣打鼓庆祝起义的情景。 8月11日清晨,报告团又来到了位于百色市二龙山的百色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外形如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又似一杆红缨枪直指天宇。正面镌刻的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三个金色大字,背面是相关纪事碑文,两侧分别是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来到百色,以及韦拔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两幅浮雕。 (向百色起义纪念碑敬献花圈) 在纪念碑前,报告团召开了一次报告团临时党支部支部生活会。第一项内容就是向百色起义纪念碑敬献花圈。在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马兆瑞的主持下,报告团所有成员(全部为中共党员)面向纪念碑深深三鞠躬,并由支部代表李辉进行致辞。然后由随队老师吴倬教授带头,全体成员齐声高唱了《国际歌》。 告别了纪念碑,团员们又参观了毗邻的广西民族博物馆。然后拾级而下穿过红军桥,来到百色起义纪念馆。馆里有这样一副对联:“遥想几十年前,星火话燎原,问何处乡关,未藏碧血?目睹半世纪来,老区著新景,有一园馆舍,以慰英魂。”这既是对百色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百色人民缅怀先辈、深情纪念邓小平同志的真情流露。大家在此参观了百色起义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红七军枪支、军服等实物展出。
|
转自:http://test.daf.tsinghua.edu.cn/newsinfo/shownews.jsp?newsID=35202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