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桂平西山三

[游记]桂平西山三

2008-06-27    sina.com.cn

《桂平西山》三

2007-07-08 22:04:17

大中小

标签:家乡印象系列

桂平西山(五)

这节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桂平西山的人文历史。在众多的题词中,我最喜欢的是“别有洞天”这四个字,不简单啊,看了五岳还能有这翻感慨~!

五岳归客 别有天地

四十年代曾驻锡西山龙华寺的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于一九四三年在《旅行杂志》上撰文说,西山之路“很像杭州的云栖竹径,又像灵隐寺的飞来峰路,但树木种类之多和姿态的清奇,又比灵隐寺好多了。就是石头、也比飞来峰有味、它好像有意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似地布置着、和厦门南普陀的五老峰、可称难兄难弟。但五老峰未免尘俗。此地则市喧不到。如高卧的隐士,又如守贞不嫁的名媛。”又说,“风景近于长沙岳麓山的爱晚亭,我则以为有爱晚亭的明丽而幽深过之。从岳麓山望去。虽然也看得见滚滚江流,横绕城郭,但满目尘嚣。丘陵又是那么光溜溜的。引不起人们的空灵之感。此地则登高远眺,天南。白石的双峰,矗立云天,旁边起伏着的岗峦,都是青蓬蓬的。对面平畴万顷,一望无涯,涤荡着入们的心胸。自然浮起一种崇高的超旷的作意。沙鸥点点,隐现波心,衬托着横江的塔影,又几乎会令人铜琴铁棹。唱大江东去。所缺少的是远浦闲帆。”又清乾隆年间进士,被乾隆皇帝亲手书赠“大手笔”的曹秀先、曾把他游过的北京西山(小清凉山)、武昌西山(寒溪山)、南昌西山(伏龙山)等名山的某些方面与桂平西山等同起来。他在《游西山记》云:“此思陵山,其林壑之美,岩峰之奇,未能方彼三山。然黔、郁两江回互如抱,悉在山前。则与武昌寒溪密迩城廓,开兹灵贶,仿佛同之”。

桂平西山,早在公元六世纪初期,南朝梁武帝建桂平郡、设郡城于西山半山腰的大窝坪。(宋代嘉祐年间,即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府治县治才从山上迁至今址),便逐渐成为人们栖息的场所,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以后。又经过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代劳动人民的开拓修缮,更加名扬海外。

有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然而。民国期间有一位中将军衔的“五岳归客”游览了西山之余,还感慨系之,挥毫写了“别有天地”四个大字刻石于山中的绝壁之上,落款为“五岳归客”。

这不能不使人想到“山外之山,楼外之楼”。

墨客名流 游踪不绝

历代在桂平郡县做过官,在山上山下留下过足迹,声名特著的,唐有李明远,宋有姚坦、周敦颐、程颐、程颢、苏拭,明有徐霞客,清有曹秀先、李少莲,民国期间则有孙中山、李宗仁、邹鲁、郭凤岗等人。

李明远,唐代山东人,昭宗乾宁年间(894—897)曾任御史,后被贬作得州刺史,因官场失意,并慕西山景色秀丽,遂在山上隐居不出。传说,山上的吏隐洞,就是他隐居并羽化“成仙”的洞穴。李公祠也是为了他而建的。


坦,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前后)任浔州知府,任内“卓有惠政,盗息民安”。公余常游西山,与高僧唱和于今“姚翁岩”前。

周敦颐、程颢、程颐,均宋代著名理学家。皇祐元年(1049),程颢程颐兄弟随父程珦到龚州(今平南),程珦当时任龚州太守,周敦颐是程颢程颐的老师,也跟随到了龚州在龚州讲学。后游桂平罗丛岩,见罗丛岩风景优美,就在那里筑屋讲读。也曾游西山,在西山刻“畅嵒”二字于石壁。

(关于周敦颐及其弟子程颢、程颐到龚、浔时间,诸说不同,有大中祥符年间说,庆历年间说,嘉柏年间说,皇祐年间说等。今考清光绪版《得州府志·列传》程珦条,证实皇祐年间一说是正确的。该条引《方舆胜览》云:程晌皇枯间守龚州,二子随侍,乃明道、伊川也。”引《上谷郡君家传》云;程珦“公以景德元年甲辰十月十三日生于太原,皇祐四年壬辰二月二十八日终于江宁。“这就是说,程珦生于公元1004年,死于1052年,那么,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5)程珦则四岁至11岁,不可能到龚州做官,大中祥符说,显然是错的。嘉祐元年已是公元1056年,程珦已死去四年,嘉祐年间说,亦不对。庆历年间说有点近似,庆历在嘉祐之前,是相邻的年代,但《府志》又引《南安志·道源书院记》:“周程三先生相授受以道,起于宋庆历丁亥,相遇于南安。”庆历丁亥,即1047年,是庆历末年之前一年,此时。周敦颐在南安任军司理,程珦在南安任通判。庆历末年来龚州吗?不可信。《府志》引张《县志》(当指张某所编《平南县志》云“大中任龚州只二年,皇祐四年已出岭南道,则移龚当是元年。”这就是说。程珦是皇祐四年最多是皇祐三年离开龚州。在回京赴任途中病死的,那末,程珦在龚州二年任上,当在皇祐年间,不会在庆历末年,庆历年间说,亦难以成立。)


拭,即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曾出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陷入复杂的新旧党争之中,屡遭贬谪、先贬黄州,又贬惠州,再贬琼州,在赴贬所琼州(海南岛)时,途经北流,也曾到桂平,民国版《桂平县志·纪文·文录》载清王俊臣《唐御史李明远西山郡主庙游记》一文,中有云:“东坡曾访孝子梁诏来浔,睹此佳山水,度先百年恋恋于此。”袁氏《红豆诗集》载苏词一首,名《定风波·红梅》,有小序云:“思陵山中,武陵桥畔,红梅林下作。”思陵山即西山,清乾隆年间,桂平知县吴志绾所编《资治图志》在西山脚下标有“武陵桥”,约略在今官桥处。又有传说,古时西山脚下盛产红梅,有个红梅村。苏东坡所作此词,当在西山无疑。又据桂平老人郑宏元称,其幼时曾跟祖父到万寿桥附近地坪游览,祖父指其地说:“此处旧有东坡亭,我小时常到亭里及其周围游玩。”此亭当为了纪念苏东坡曾来桂平游览而建。

徐霞客,明地理学家,江阴(今属江苏)人,其所著《徐霞客游记》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颇负盛名。崇祯十年(1637)七月二十日由武宣乘船到桂平,本想上西山游览,因碰上雨天,又因住处还未安顿好,才“不遑命屐”(来不及上山游览),只登上小北门的城头向西眺望,在其游记中记道:“循埤西行,望西山屼(山枭)出云表,……上有石纵横,土人指其处有寺,当郡志所称三清岩也……”

曹秀先,江西南昌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清实录》、《四库全书》纂修,书法造诣甚高,乾隆皇曾御书“大手笔”以赠。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曾来浔游西山,写下了简洁精当的《游西山记》,将桂平西山与北京西山,武昌西山,南昌西山相提比论,哪些比不上,哪些“仿佛同之”,都坦诚论及,感情真挚,说要到西山吏隐洞避暑,并把这个愿望告知当时在得州当知府的胡南藩(植堂)表兄。

李少莲。湖北景山人,清道光年间落藉桂平,慕西山景色清幽脱俗,便在山脚筑屋为居。号“别有村”。他与他的妻子崔娟娟、均学识渊博,擅琴棋书画,善作诗词,合著《别有村诗抄》,在西山石壁刻“碧云天”三个大字,并在其下刻草书对联:“尘世路间,不觉忙忙终日;碧云天里,何妨息息片时。”

孙中山,民国十年(1921)任非常大总统,
10月21日,为与驻在南宁的陈炯明谈北伐事宜,从梧州沿西江赴南宁,经桂平时,因故驻跸县城,次日畅游西山,览形胜于姚翁岩,品茶于乳泉亭,进餐于洗石庵。午后始下山,乘小军舰离去。

李宗仁,民国十二年(1923)任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混成旅旅长。为讨伐陆荣廷旧部陆云高,进军桂平,陆部败退,李宗仁驻桂平,次年6月,曾一度离桂平西上讨伐陆荣廷,同年10月复回,军事之暇,常登西山游览。又次年,倡建飞阁于西山姚翁岩之前,并写《飞阁记》。


鲁,广东大埔人,字海滨,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民国十年(1921)秋,以孙中山大总统特派员身份由广东赴南宁劳军,经桂平时,与同僚登西山,游览之余,于龙华寺文昌阁宴饮,席前,孔文轩心血来潮,出45字的上联征对,并声明,要有人对得出才开宴,邹鲁才思敏捷,略一沉吟,即对出了下联,众人无不击节称赞,说上下联均情景交融,音韵铿锵,对仗工整贴切,这就是至今还悬挂在洗石庵那副长联的由来。

郭凤岗,桂平江口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先在旧桂系头目陆荣廷部当中校副团长,民国十二年(1923),奉陆荣廷之命往玉林与李宗仁谈判,谋求合作,李宗仁不允,却留下郭凤局在他部下任参谋,李部进驻桂平时,兼浔州水上警察厅厅长,长书法,在西山石壁上刻“别有天地”四个大字,落款为“五岳归客题”,向为书家和群众所称道。

建国以后,来游西山的名家、学者,更是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罗尔纲、胡绳(著名历史学家)、冯雪峰(著名作家),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陈白尘(著名剧作家),何雅伧(博士,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文学院院长、英文文学教授),西川喜久子(女,日本历史学者),小草晋治(日本历史系教授)。

3月22日

桂平西山(六)

这篇之后,桂平西山的介绍就要结束了。编排这个系列也让我对日对面对的西山重新有了感觉,有了新的认识,希望也能带给您不一般的感受。

生物多样性

西山山门数百步之外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沿桥的路两旁有很多柳树。乳泉亭周围,绿树如盖,修竹掩映,古藤蔓天。

西山风景区约为三干多亩,长着各种树木十三万多株,木材积蓄量1.7万立方米。列为世界著名五大林木中的樟树,油桐、漆树、杉树,在西山上都有它们的落脚点。松树、榕树、樟树和鱼尾葵称为西山林中的“四大家族”。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原始林木的一些痕迹。在鲶鱼溪里,“碧云石径”的山谷中,数千株鱼尾葵密密麻麻地长在那里,五世同堂、灭灭生生绵延不断。

松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西山就有好几个属、十多个种、另外还有变种、总共有松树约十万多株,一色盈抱的古松,三百多株,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在这些众多的松树中,犹以忠勇亭附近的六、七十株为最古老,最壮观。它们已经有数百年高龄,参天挺拔.凌云摩天。有的像热情好客的主人,整整齐齐地站列在路旁恭候着客人。每当山风掠过,松涛浩浩,有如大海怒涛。又如深山虎啸。人们观赏这些古松,往往引发忠贞高洁之思。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0fecc01000915.html8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