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朔遇龙河漂流 |
[游记]阳朔遇龙河漂流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暑假向往的地方-阳朔遇龙河漂流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临桂县的白粘岭,自古里河流来,经阳朔县五个乡镇的二十多个村庄,在大榕树附近的工农桥与金宝河汇合成田家河,过古榕山庄、青渡水寨、抱朴园、鸡窝渡、矮山桥,由书童山入漓江,全长四十多公里。遇龙河象一个清新亮丽的少女,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两岸树绿柳翠,峰青路白,瑰丽多姿;蓝天白云倒映遇龙河透亮的水中,形成一幅幅美丽壮观的立体自然景观。沿河人文景观荟萃,散落着许多古村、古桥、古井、古树、古碑,是遇龙河流域岁月的留痕,也是阳朔县悠久历史的见证。遇龙河主要游览景点有:富里桥、遇龙桥、归义古城遗址、仙桂桥、旧县民居群以及遇龙河风光等。 交通:桂林-阳朔直达客运车13元/张,时间7:30-19:00,平均30分钟的一班。 游览方式: 徒步游:从阳朔开始沿着河岸,至遇龙桥。遇龙桥长约六十米,宽五米,高九米,跨度十八米,属于单拱料石结构,而这么巨大的石桥,没有使用一点灰浆填缝,全靠工匠们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严丝合缝,石头之间插不进一张纸。在遇龙桥旁边的古榕树下或者小卖部小憩片刻,便可沿着遇龙河畔继续徒步行走,走约一个钟头,就到了阳朔县著名的人文古迹,即归义县遗址。归义县遗址,也就是唐朝时归义县县城遗址。归义县建于公元六二一年(唐武德四年),从阳朔县分置归义县,县治就在此地。公元六二七年(贞观元年)又划归义入阳朔县,此县治自然取消。从公元六二一年到公元六二七年,归义县仅仅存在了七个年头,只不过人世间的一刹那,转眼就消失了。然而,归义县由黄土夯成的城墙遗址仍在,城墙砌成正四方形,全长八百余米,厚六米,高三米。现在,在归义县遗址的西北角,还有一口古井和二户人家,古井旁边镌刻着繁体楷"守旧"二字。沿路往前走不远,就是遇龙河畔的旧县村。旧县村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正是得名于归义县的古城遗址。由于旧县村建村历史悠久,多数街道民舍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因此旧县村的古村落古民居是最值得观赏和游玩的。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可以说是整个遇龙河景区的精华和高潮。旧县村的村落街道布局合理,民舍住宅多为南方传统的青砖灰瓦马头墙建筑,而其正门多为大理石砌筑,门楣、门框、门槛等基石坚固牢靠,具有官宦的气势和质地,气派大方,古色古香,曲径通幽。同时,民居内部的门窗、隔板等木构件,其上的各种动植物均是精雕细琢,美仑美奂,且多数还保存完好,实是一笔宝贵的人文旅游财富。旧县村的一些民居前还陈设着几处石刻雕塑,雕塑上镌刻的祥云、龙凤、狮子和花鸟虫鱼等吉祥图案,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此外,旧县村"禹门"牌坊,也是值得一看的著名人文景观。继续往前走,便渐渐到了遇龙河的下游,沿途经过大石寨、朝阳寨、珠头山村和凤楼村等。这一带山水风光与上游毫不逊色,亦为景中佳品。
|
转自:http://xuzhenhua-s.blog.163.com/blog/static/3062406200562611564701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