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美丽的红山,中华文明发祥地

[游记]美丽的红山,中华文明发祥地

2008-05-22    sina.com.cn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延续时间达二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全盛时期,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月,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牲的彩陶与之字形纹陶器共存、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微型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炙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隔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土近百件之多,其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代作,也是目前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因赤峰境内多龙形玉器出土,故赤峰被誉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为正宗龙传人.

位于赤峰市东北郊三公里处的红山,蒙语称"乌兰哈达",它不仅景色宜人,而且以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闻名于世。

红山海拔665米,方圆一万余亩,全部为红色花岗岩构成。从正北望去,红山五峰似五朵并蒂花,在阳光映照下,山山彤红,如云如雷,五峰之间,

呈四个马鞍形交错相连。从第一鞍向上登攀,约百米处,有一灰色花岗岩石匾嵌在赤壁之上,十分醒目,传为"木芝碑",附近有两个岩洞,被称作"鸽子堂",洞前有一方巨石,平滑如镜,凌空垂悬,似有坠地之状。攀登峰顶,会看到一段石砌"长龙",这就是春秋时代的燕长城遗址。

红山南麓和后坡上,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红山文化"最早的发现地。如今红山已被辟为旅游区,每当黄昏,晚霞红岩融为一体山上山下生机盎然,湖光山色妖娆多姿。

赤峰概况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与河北承德、辽宁朝阳接壤。“赤峰”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全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是草原青铜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八五”时期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敖汉“兴隆洼聚落遗址”,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被史学界定名为“华夏第一村”。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赤峰资源较为丰富,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储量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草原、沙漠、冰臼、石林、温泉等自然资源和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人文资源富集,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赤峰市地域十分辽阔,资源非常丰富,是具有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是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盛地。全市有草原9000万亩,林地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23。境内有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乌尔吉沐沦河、叫来河和贡格尔河五大水系,常年蓄水的天然湖泊70余处,其中克旗达里湖面积为35.7万亩,是内蒙古第三大湖泊。农业是赤峰市的基础产业,全市耕地面积1760万亩,种植品种除小麦、谷子、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甜菜、油葵、烤烟、药材等经济作物。牧业生产方面,肉牛、细毛羊、肉羊、白绒山羊、瘦肉型猪、肉鸡、蛋鸡等畜禽饲养在自治区举足轻重,羊毛、羊绒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点千余处,主要有煤、石油、金、银、铜、铅锌、钨、铁、莹石、大理石等。

尤为难得的是,境内有广大区域未受过任何工业或城市污染,保持着原生状态,蓝天白云、明月星空、芳草绿地、白沙碧湖,可谓物华天空人杰地灵,真山真水淳朴风情。

赤峰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潜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发优势的地区,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以医药、食品、有色金属、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自治区东部的工业和农牧业基地。1996年,国民经济提前五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5.41亿元,财政收入14.2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8.9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47元。同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0c1f50100063w.html2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