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途径克拉玛依百里油田随想 克拉玛依旅游攻略 游记 |
[游记]途径克拉玛依百里油田随想 克拉玛依旅游攻略 游记 |
2008-03-07 kuailv.com |
清晨,北京时间六点新疆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人活动的迹象,因为新疆和内地时差是两个半小时,我们一行五十多人睡眼朦胧地被唤醒后,又开始了艰辛坐车的旅行。 从布尔津出发,汽车飞驰电闪般地行驶在国道217道路上,沿途经过了魔鬼城观赏后,于是北疆的克拉玛依的百里油田开始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望无际的油田,密密麻麻的钻井塔不停上下摆动着。导游说钻井塔每动一次就消耗一百元人民币 ,我此刻尽我最大的能力想来数数有多少,但是我望不到边,我们车上的人都感叹这个场景。我此时想起了清朝大臣——左宗棠,有时一个人英明的决策会让后代人收益,这次我真是体会到了政治家的远见。 19世纪70年代清朝政府内部关于新疆是否弃取有过一次激烈争论。它是由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新疆实际被沙俄和阿古柏(西亚的一个武装势力)瓜分了。1874年12月,直隶总督李鸿章借口海防筹饷困难,向清政府提出放弃新疆,把准备西征的费用移做东南海防之用的建议即所谓的“海防论”,但是这个主张立刻遭到陕甘总督左宗棠等人的反对,他认为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与塞防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缺一不可;还提出“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强塞防抵御沙俄是当务之急。正是左宗棠远大的眼光和爱国的精神,在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开始了“先北路而后南路”的战略部署,最后收复了新疆。当然他大胆地提出也是依据要对付的入侵者处于冷兵器阶段,当时的海防已经进入到热兵器阶段。我国的国防自古以来就是靠长城抵御外族入侵,两千年来都是封建王朝的心患,最后清朝和蒙古通过联姻,把蒙古族人代替了长城抵御北部入侵,然而中国漫长的海防又成为了心患,所以中国“海防论”与“塞防论”到现在都是国防的重要战略。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左宗棠只是从国家整体和战略上来考虑,但是面对现在地下蕴藏的石油,他永远不知道这个资源对于我们进入了现代工业化和科技时代的人重要性,真是他地下有知又会感到欣慰!也让我们体会国家领导人的策略以及胆识对后代的影响。现在新疆的“一白(棉花)”“一黑(石油)”是国家重要资源,同时天然气一直疏通到上海,它的资源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保证。“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此时真是要向左宗棠致敬!他让我们后代收益匪浅。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克拉玛依 |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782143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