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喀那斯游记! |
[游记]喀那斯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一 喀纳斯,当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花刺子模时曾路过这里,并于此驻跸了一段时间,谋臣耶律楚材眼见这“松桧参天,花草弥谷。群峰竞秀,乱壑争流”的一方胜土,不禁赋诗一阙盛赞之:“谁知西城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当年读书看到这一节,不禁悠然神往,心想总有一天要亲临其境,好好陶醉一番,体会一下。 N年前曾有一次已约好驴友准备参加一个骑马摄影团去的,但临时被一专项工作给搅黄了,为此让我懊恼了好长一段时间,毕竟肯连续几天骑马、吃野炊、睡帐蓬的人是少之又少。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给我逮住机会去了,虽然只是坐车前往,与我心目中的路线、去法相去甚远,但也算是一种巨大的补偿了,当时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焦急,就象虔诚的信徒终于可以去圣地朝圣一样,恨不得一步千里,马上就到达目的地。嗨…………喀纳斯!我来了! 去过喀纳斯的人都说,喀纳斯四季变化分明,各有胜场,但相比之下秋天的喀纳斯是最美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受其所惑,于是我也选在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的金秋时节,踏上了北疆行的旅途,去造访仰慕已久的喀纳斯秋色,不!去朝圣才对。 记得曾有一次与北方的网友交流时他说过,你们南方不爽,四季不分明,弄得人都不知是否该按节气活动,夏日过于荼毒、冬天失于阴冷,全无春秋,没意思……把我噎了半天,气得够戗!但细想之下也不得不承认,南方的秋天是过于妩媚了,金风扫不尽黄花,寒霜蚀不落瑟叶,忸怩中还略带几分羞涩,间或还闻虎踪(秋老虎)。这样的秋天来的缓,去的迟,拖拖拉拉的未免过于含蓄。 北方的秋天则不同,它是刚阳的,豪气干云的,寒山脱翠,草木褪衣,淋漓中又具酣畅。这样的秋天来的热烈,去的豪放,行迹中更具秋的真切。那么,喀纳斯的秋色又是如何的呢,我还真想象不出啊! 二 前往喀纳斯的路上,要经布尔津,再经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一路北上。 车子在欢快地跑着,同车的游伴东倒西歪,作周公之会,而我却不敢稍憩,惟恐漏掉什么美景,贪婪的将路上景致尽收眼底,一路惊叹于北疆的壮美河山,不知不觉间就已过了七、八个小时,前面要上山路了,心内不禁一阵窃喜:要到喀纳斯了! 短短的一段山路过后,视野一阔:还是一片黄绿参半的草地!但这时的草原已不能对我产生吸引力了,公路象一条巨蟒盘据在草原当中,一直通往远方的阿尔泰山,唉!还远着呢!司机就象知道我心情一样,快马加鞭催着车子在狂奔,再次翻过了一段惊险万状的盘山路后,眼前出现了一片错落地镶嵌在山谷里的,美丽的欧洲式建筑群,这就是我们晚上要住宿的地方——贾登峪营地。 有人可能要问,你们为什么不住宿喀那斯景区呢?问的好,我们当然想贴近喀那斯,可由于近年来那里接待的游人太多,景区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很大破坏,为了保护喀那斯、保护她童话般的美丽容颜,当地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逐步拆除景区内的木屋,并在离喀那斯30公里左右的贾登峪修建可供游人吃住的大本营。 行装甫放,为填饱早就空虚的五脏庙,我和驴友们迫不及待地向当地专为游人开放的唯一一座自助式餐厅走去。当我们兴冲冲地打开餐厅的门帘不觉呆住,这是餐厅吗?这分明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吃喝大巴扎。 屋里几百号人围着十几盘品种可疑,且看上去令人毫无食欲的食物争相取食,人声鼎沸,高分贝的嘈杂声能让人发疯,哦,我真想转身就走……可又一想,唉……管他呢,能有地方胡乱填饱肚子就行,我们来这难道是为了享受豪华餐饮服务的吗,不能本末倒置啊! 三 晚饭后从灯色昏暗、聒噪喧闹的餐厅里出来,远处不时传来游人嬉闹的声音,有些泥泞的路上三三两两的哈萨克骑士跨着高头大马在巡弋,操着并不纯正的普通话在揽生意...... 走着走着,忽然感到天空有些异样,感觉不象是晚上的样子,哦!原来是月亮从山那边出来了,银白色的月光是那样的晃眼,使任何人都不需要灯光的照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室外活动;在这里,苍穹低垂,圆圆的月亮离我们是那样的近,近得使人仿佛可见吴刚在伐木、嫦娥在起舞,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招下来...... 夜凉如水,此时已是摄氏6度左右的气温,让人恨不能马上躲进温暖的被窝里。但我仍不愿马上躲进屋里,这里的夜色如此之美,又岂容让她擦肩而过呢,此时天上的繁星密密麻麻,恍如无数大大小小的银钻镶嵌在一块黑天鹅绒上,众星拱照下的月光显得越发的清亮,四周万籁俱静,夜色中的景物是那么的祥和、安谧,这一刻,我的心就象脱缰的野马一样在这个如梦如幻的仙境里飞驰,思绪万千,无拘无束,检讨得失,觉种种之昨非而今是,算是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宁静致远”。 不觉夜已深、人已倦、气温更低了,想到翌日还要一睹喀纳斯湖的芳容,这才返回屋里养精蓄锐去。 四 第二天一早,我们从贾登峪出发向西北山谷挺进,车子在山间公路上穿行,顺着山谷一直上升,拐了一个弯,喀纳斯河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沿河上行,秋天的喀纳斯河,宛如一条蜿蜒的翠绿色玉带,或曲折地缠绕在山岭间,或随意地舒展在草地上,碧绿的河水在山谷里欢快地向前流淌,哗哗地轻唱着欢迎客人的歌。喀纳斯河两岸的白桦林,纷纷挥扬着自己生命的旗帜,使那种明亮的金黄色枝叶,与河流相依相伴地一起绵延不绝,就像一条色彩醒目的绶带,披挂在阿尔泰山的秋天里。山上长满了白桦、云杉、红松......眼中一片黄绿色的景象,红、黄、绿的搭配是这么完美,使我们感到眼前就象是一幅幅充满油画色彩般的图画,美的让人心醉。 但见远远近近的山坡从山脚到山顶,由深绿到浅绿,浅黄,金黄,黄绿相交,金红交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色彩强烈,满山的灿烂。美啊!此刻,车子里的人不约而同纷纷急切地伏在车窗前,共同分享着喀纳斯的秋色,车子每转一个弯,车内就发出一片惊呼声。这边尚未回味那厢又叫了起来,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在一个天然的油画长廊里浏览。 喀纳斯的秋天美得让人张口结舌,真是眼前有景说不出啊,这是那些在四季常青的地方生活的人们所不能体会到的,即便是以前我也在金秋时节去过不少北边的地方,感觉上也难以与喀纳斯并肩,这才意识到以前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是那么的肤浅! 走进秋天的喀纳斯,就像走进了一个热烈而舒展的激情天地,在不经意之间,会感觉到生命融入到一种自然和谐音韵中的从容。 五 沿河而上,车子一路颠簸,经过了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等一干风景点..... 一路上我们饱览湖光山色,雪岭云海,还不时见到三三两两的牛羊在远处的草地上、林荫下、河滩旁,悠闲地反刍;偶尔还有一队载满了货物的驼队迈着四平八稳的方步、驼铃叮咚地走向远方的集市;忙于转场的牧民驱赶着畜群向山下的冬季营地进发,不时地中断着我们的行进。 车子走走停停,复行行间山路渐缓,我们终于到达了喀纳斯河边。 这一段喀纳斯河水流平缓,水色非常纯净,令人马上有种捧上一掬来喝的冲动(事实上我后来整天都在喝这些水,拿个瓶子装起就喝),也让我想到城市人天天念叨的桶装水,在这里,这么纯净的水可不需要花钱的,也不用人送,想喝就喝,还不用担心假冒伪劣呢! 河两岸不少礁石已被岁月冲刷得棱角全无,河对岸是笔直的云杉、白桦树、塔松和不知其名的树,树树腰杆挺直,黛绿黄绿金黄橙红交错其中,象是造物主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盘,于是满山的七彩;西斜的太阳从山顶普撒金光,给树枝轻镀光辉,更是绚丽斑斓,令人留连忘返。 我们徜徉在这天赐的美景中,戏水、拍照……忘记了天地,仿佛也忘记了自己,直到导游再三催促,才依依不舍地向开往观鱼亭的车站走去…… 六 “观鱼亭应该说是喀纳斯景点的极品,它的价值并不在于亭子本身有多美,而在于它是惟一一个能饱览喀纳斯美景的绝佳场所。它是喀纳斯湖区为数不多的人工建筑之一,但它最初建造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喀纳斯保护区工作人员观测湖区的资源和气候。 该亭始建于1985年夏季,正是那一年,有一天喀纳斯的大红鱼浮出水面,恰好被来喀纳斯科考的工作人员用架在亭子上的高倍望远镜捕捉到,这个亭子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作观鱼亭”----------引自喀纳斯景区介绍。 要一览喀纳斯湖的全貌,就必须登上这个湖边的制高点—观鱼亭,这是游喀纳斯所不能缺少的项目。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是直接坐车到半山腰再徒步上山,另一条路是在山脚下的湖边直接上山。因时间关系,我们选择了坐车,车子穿过一片图瓦人的聚居地和草原,很快就到车站了,下车后活动一下筋骨后就开始了登山。 为了直接感受不同高度的喀纳斯美景,我们不时停下脚步回头看喀纳斯湖。凉风轻轻柔柔,景色瞬息万变,步移景换,恍若画中穿行。每回望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每看一次心房就受到一次强烈地撞击,喀纳斯湖太美了,美得让人窒息! 继续前行,镶嵌在幽谷中的喀纳斯河呈现在我们眼前。三步一转身两步一回首地我们继续攀登,山坡上叶红草黄,树叶的颜色由黄绿完全变成了金黄桔红,秋意浓浓。 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b291f7010007pu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