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疆游记三 阿勒泰、布尔津 |
[游记]新疆游记三 阿勒泰、布尔津 |
2008-05-22 sina.com.cn |
新疆游记三--阿勒泰、布尔津 2007-11-05 15:11:25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 第三天 由于吐鲁番的沙尘暴,我们放弃了陆路穿越北疆,放弃油田、魔鬼城,直飞阿勒泰。因为这次旅行的重点就在号称“东方瑞士”的喀纳斯湖。从飞机上往下看,地貌与天山南北就大不相同,郁郁葱葱,不时有大片的田野铺满北疆大地。难怪说占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是各种地貌的集合,可以看到沙漠、戈壁、荒滩、草原,也可以看到田野、森林、高山、湖泊。终于我们到达了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尾巴尖儿上――阿勒泰机场,停机坪上只看到两架飞机的机场。非常安静,远离燥热,烟尘的小城。去往喀纳斯湖所在的小城布尔津的途中,我们一直行使在辽阔的高山草场的中间,两旁时不时有小树林、水塘、水鸟、牛羊跳入眼帘。最让人激动的是大片的向日葵,黄灿灿的,在蓝天的映衬下象油画一样充满生机。 布尔津也是个纵横几条街的小城,夜宿布尔津最有趣的就是上夜市吃烤“狗鱼”“五道鱼”。好几个夜市都可以吃到狗鱼,我们选择了一个较干净的蒙古包,20号人挤在一个蒙古包里,点了一些60块钱左右一条的狗鱼,比较大,(正常的30左右),五道鱼,羊肉串,要上两瓶酒,其乐融融啊。狗鱼味道鲜,撒上孜然、辣椒粉,特别香。再来几个西瓜、雷瓜、哈密瓜,特爽!按导游的交代,布尔津是准备给养的好地方,上了喀纳斯、贾登峪、禾木就没有可吃的东西了。东西不贵,我们买了不少瓜果,零食。做足了准备。 第二天我们就上山了。导游是个爽朗的北方女孩,很不情愿爸妈给她一个和全国24万人一样的名字:王芳。她热爱生活,热爱旅游,天天干旅游的活,到了休假的时候,还是自己做背包客四处旅游。王芳给我们介绍了新疆47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民俗信仰。维吾尔族的聚居地在南疆,北疆特别是阿尔泰山地区主要是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真正的原住民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祖先是从蒙古大漠迁来的回鹘人,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欧亚大陆的亲兵。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还在这争夺水草,结果俄罗斯人败走。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天空辽阔,老鹰翱翔,高山草甸,马壮羊肥,成吉思汗六次西征,都经过这里,一些伤病员和后勤给养部队就留了下来,就是现在的“图瓦人”。俄罗斯联邦有个图瓦共和国,跟这些人应该有渊源,他们的图瓦语经考古学家鉴定属蒙古族的一支。马背上的民族,散居在大山之间的毡房里,逐水草而居,年年迁徙,很少能回到过去居住过的地方,死去的亲人了无踪迹,更没有祖先崇拜的可能。对民族的历史、先人、文化、语言,只有一些歌曲舞蹈,传说故事的口口相传。“敖包大会”算是民族的宗教大会,所有的族人居在一起,从四面八方各带了石块堆在一处,聊表对上天的敬畏和对族人的思念。少不了的赛马也给大会带来无比的乐趣。草原上有一些神秘的石堆人像,据说是草原上每次战役的英雄,人们为纪念他们堆起的石像。如今无名无姓,连故事也不记得了。我的心里闪过一丝黯然的担忧,47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正在逐渐地淡出历史:象回族已没有自己的文字,靠信仰伊斯兰教保持他们的民族独立性,从外表上很难看出和汉人的区别。满族人与汉人更没有区别,要找到可以读和写清廷的奏章折子的高手,据说只能到相当偏远不太被搅扰的乡村。图瓦人的历史还需要考古学家去寻找和判定。除了每年春节晚会上的民族大联欢可以看到一两个舞蹈和民歌,以后,我们的后代要上那里去寻找这些民族的痕迹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51fed01000dok.html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