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攻略 猎奇白哈巴

[游记]游记攻略 猎奇白哈巴

2007-09-14    elong.com

猎奇白哈巴

去白哈巴的路果然艰险,窄窄的蜿蜒于高耸的山边,仅容两车通过。对面过来一辆大"东风",我们的"牡丹"找一个稍为宽绰的停下,让它过去。那司机大佬艺高人胆大,车子马力又大,差点没把我们娇弱的小"牡丹"挤下深谷。路面铺的不是水泥或石粉,而是为开路而炸出来的碎石,十分锋利,一上路"牡丹"爆了两次胎,临近白哈巴驶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时,胎又爆了。备用胎都已换完,好在是下山,司机只好强忍着心痛让"牡丹"一拐一拐地溜下山去。

奇怪的是我们穿行在诺大的村子里只见到一排排空荡荡的木头房子和用犹疑的眼光张望我们的几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却连一个壮年的男子都见不到,给美丽的白哈巴平添几分诡秘--为什么这里要摆空城计呢,是不是这里刚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故? 一直走到靠村尾的村招待所,我们才见到了第一个男人。那男人身材高大健壮,约莫60岁,有着高原特有的古铜色皮肤,头戴一顶旧毡帽,正在修整自家院子里的花草。这是村里最漂亮的一所房子,前庭后院的篱笆都漆成朱红色,很仔细地种上许多花草,门上挂着"文明之家"的牌匾,门柱上还描上了黄色的花纹。我们猜想他是村里的长老,不然就是村长之类的干部。

因为这里是边境地区--在村子里就可以遥望哈萨克斯坦雄壮的山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们手持教师证、学生证以证明身份向前跟他搭讪,他竟毫不客气地仔细检查,俨然边防长官审查我们是否偷渡客,但我们也只好忍着,因为看起来他是白哈巴惟一会和我们说话的人了。

原来"长老"是布尔津县前任教育局长,现在退休在家,村里的青壮的男人都到外面的草场去打草准备过冬了,所以村里大多是妇孺。别看他身在边陲小山村,却坚持收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还曾经在北京进修学习,到天津、上海等地旅游过,见过大世面的。他问了我们很多广东的情况,在他的印象中,广东人的生活水平是比较高的,但人们的钱大多都来路不正,偷税漏税、走私、贪污等等,对我们说起话来也颇不客气。我们当然责无旁贷地极力向他解释那些只是一小撮不法分子的行径,大多数广东人都靠自己双手创业,安分守纪的,主流还是好的这大道理。"长老"听了只是半信半疑,不置一词。接着他又问我每月的薪水多少,我老实地告诉他平均1500元左右。他一听就急了,"我干了一辈子到退休也就1000多块钱,你这小娃娃乳臭未干,有多少经验,居然薪水与我不相上下?"也难怪他心理不平衡,又只好跟他解释广东物价高,实际上我比他穷多了,辛苦攒了一年才四五千元,一路上都没敢乱花钱,不然只怕回不去了;几万几万的大钱我们是花不起的,我们都不是蛀米大虫……这样他的怒气才稍稍平息。我们就这样围坐在"长老"的院子前一直聊到黄昏。

我们也从中了解到:白哈巴是一条有六七百人的村庄,原居民图瓦族人,他们的祖先是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蒙古骑兵中的一支,他们不愿长途跋涉去欧洲征战,见到白哈巴水草丰美,是个适宜定居的地方,就留下了,所以"图瓦"在蒙语里又是逃兵的意思。还有就是哈萨克族人,他们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躲避乡里的政治斗争迁居此地的。村子分成两部分,山下的是住的是蒙古族,山上的是哈萨克族。学校也有两所,一所蒙语小学,一所是哈语小学。村里不少孩子交不起每学期200多元昂贵的学杂费,要辍学;老师们爱生如子,为保证学生们完成义务教育,舍尽家财为孩子们垫上学费、书本费…… 对我来说这决不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我觉得哪天我们不再听到这些"动人故事",哪天中国就真正强大起来了。让人痛心的是--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总还是那么少,我们的孩子还不能高高兴兴、无忧无虑地上学去,我们的"蜡烛们"仍然是鞠躬尽瘁,燃烧了又再燃烧!我们在为中国近2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综合国力跟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我们肩上扛着国家发展的重担,还是邓伯伯说得好--"发展才是硬道理"!

晚上我们住在村招待所,这里的房子构造十分特别,全部用碗口粗细的原木搭建而成,屋顶有如宫殿的藻井一般,用一根根原木按八角形一层层垒上去,从外面看十足一个个木头的蒙古包。屋顶外面再糊上厚厚的泥巴,把所有缝隙都塞紧,这样既保暖又可以防止下雨、融雪时漏水。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图瓦族是蒙古族的分支定居下来的缘故吧:新疆冬季酷寒,大雪纷飞,气温最低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其他游牧民族在这样酷寒的冬季,会迁徙到较温暖的地方,现在很多都在城市过冬;而白哈巴的图瓦族是定居民族,他们的房子必须牢固、保暖性能好才能熬过一个又一个严寒的冬天,否则房子很容易被大雪压倒。这样巧妙的建筑正使我们不能不叹服图瓦人民的智慧。

为抵御严寒,店主人做了一件狼皮大衣,长可及地,我们不禁偷笑--谁穿了它,谁不就是"披着狼皮的××"吗?大家越想越好笑,终于忍不住要试试做"披着狼皮的××"的滋味,便向主人家借来大衣,轮番摆弄起来。

小冯是位极爱美的姑娘,自告奋勇率先做"狼"。她对华贵的皮草大衣向往已久,这件"狼皮草"虽然做工粗糙,只是把狼皮缝在一件军大衣上而已,而且还发散出阵阵古怪的膻味,但毕竟还是皮草,乐得小冯披着它左顾右盼,摆出无限风情让我们拍照。于是各路大狼、小狼、男狼、女狼纷纷现形,作凶狠状、贪婪状,玩得不亦乐乎。其中有"群狼合影"--八九个人全部隐身于张开的狼皮后面,露出一个个恶狠狠的狼头,有的目露凶光,有的龇牙咧嘴,也有的忍俊不禁。那件狼皮大衣足足让我们玩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也在笑声中迎来了白哈巴的日落。

天空万里无云,所以日落并不壮观。我们爬上屋顶,俯瞰白哈巴村和远处的哈萨克斯坦,村里一道道炊烟相继地升起,有时会一两辆打草归来的马车驶过。最美的是天空被染成玫瑰色的时候,不知哪里飘来了几片彩霞,一道金黄一道紫红,整个村子--房子、牲畜、人都映成了玫瑰色,使白哈巴平添几分浪漫气息。
(转载)

转自:http://bbs.elong.com/viewthread.php?tid=2678952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