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白哈巴的风情边界行行摄摄 游记游趣 |
[游记]十一白哈巴的风情边界行行摄摄 游记游趣 |
2008-06-10 21cn.com |
10月1日下午 地处西伯利亚地区的阿尔泰山,美丽地暗躺于远离人烟的角落,神秘而自在,山里环抱着一个叫“白哈巴”的小村落,被誉为西北第一村。也是今天行程的目的地。 从禾木到甲登裕又是几个小时曲折的盘山路。从甲登裕用过午饭,就直奔喀纳斯景区。进入喀后必须要换乘景区内的环保车,一路随着流淌着的喀纳斯河越行于群山金林之间。途经喀纳斯的任何景点都未落车,因为要赶去白哈巴。 中途又换了几乘车,办了几道入边境手续,交了几次钱,翻过几重山,白哈巴到了。雪峰、白桦映于镶有大朵云彩的蓝天下,深吸一口美景的气吧。还没来得及赞叹一声此等美景,就被赶着下车。应该是为了创收,进村的唯一途径是乘坐村里人赶的驴车,权当交钱扶贫吧。几分钟几百米,本来并不坎坷的路被生气的驴颠簸得我七零八落。 跳下驴车,还没来得及细寻村子里异样的景致,又被呦喝着继续乘上刚才坐的景区专用车前行,终点是“西北第一哨”白哈巴边境哨卡。可哨卡也只能在车上浏览,不经停不允许拍照,但这难不倒我,我有的是快车行驶拍景的经验。 司机是景区内的职工,敬业而严格,比如车里有个韩国人被告知只可到小村不可去哨卡边界后,就一直被他盯得死死的。嗯,可能是怕这些人钱人偷跑到哈萨克斯坦去带坏了人家。他一人带着大家的身份证到哨卡办理最后一道手续后,终于可以去边界了。这一路真浪费时间啊。 界河默默地流淌着,两岸的变迁与她无关。河那边的树显然比这边要茂盛得多,据说,那边的鱼也比这边要多得多,真是奇了怪了。阿尔泰山开阔地呈现在眼前,夹带着一丝寒冷的雪。界碑一如既往地成为拥挤的中心,一车人争先恐后拍下一堆到此一游状照片,全然顾不得周围的美景。突然发现西伯历亚落叶松和白桦树都喜阴,所以往往向阳的山坡上林木并不茂密,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要逆着光才能拍到大片美丽的温带落叶针叶林。 天气有点热了,帽子也脱了,头发又立起来了,像故意在理发店耸立起的那样桀骜不逊。想来想去,表面再温和的人,骨子里也定有这样固执的一面,好比我。只是当现实与梦想达不成一致时,谁向谁妥协?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只好放弃这等张扬,但同时我们又往往会悄悄冒出这样的倔强给自己无奈的心灵聊以慰藉。所以,年少轻狂虽常为外人所笑,可过来的人又有谁会真正从内心上来责斥这样的叛逆的力量呢?狂就让他狂吧,何况头发。 约半个钟头后,老司机催大家上车返回。把最后一点美景收到内存后,我头都没回就上车了。有的时候,不回头不代表不留恋,反而恰恰是怕陷入更深的怀念。不知此生还有没有可能再来看看这条默默流淌着的界河和河对岸阿尔泰山下的白桦林,但这并不会影响这次净土继续自我的动人。 重返白哈巴小村,本寄望着司机能停留片刻,无奈我们要去赶七点出喀纳斯的末班车。又是一路的上山下山,在快回到喀纳斯景区的山脚,我看到了图瓦新寨,听司机说这是那些散居的最后一部分游牧的图瓦人被政府行为拉拢成的新村落。看到新修的马路,看到图瓦人梦想中的电线,不知道这里是他们幸福生活的起点还是终点。 出喀那斯又要经过整条河,途经月亮湾时下了车,无奈阳光已落到了山谷的那一端。在缺失了阳光的地方,景色已黯然,唯独湾内的一潭碧水,更显出润如翡翠般的质感。 明日,我将重游此地,重拾大好河山。也请各位期待吧! 白哈巴入口 抖动全身的驴车 雪山下的小村庄 还不懂事的图瓦族娃子。更大点的会在你举起相机的刹那对你笑着喊五元钱! 俄式风情,恍如异国他乡 小 河淌水流经村内 逆光的云 浓郁且无添加的色彩
|
转自:http://free.21cn.com/forum/bbsMessageList.act?currentPage=1&bbsThreadId=14835342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