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走进禾木已经下午6点多了,是从布尔津3点半开始出发的。一路上经过托洪台水库、白山纪念碑、冲呼尔乡、海流滩、阿贡盖提草原石人、禾木河大桥等,最终到达禾木乡。禾木乡的全名是禾木喀纳斯蒙古乡,大约住有2000多人,主要由哈萨克、蒙古等民族组成。最有鲜明特点的就是在这里可以一览蒙古族图瓦人的生活风俗。 挤牛奶、打酥油、做酸奶、蒸奶酒,在这里完全可以体现到图瓦人与世无争的生活,一个世外桃源。哈萨克族喜爱骑马,有“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他们说,早晨在山坡上拍摄晨曦,那时侯禾木是最美的。 我在一家叫做桃源山庄的地方住下了,傍晚参加了禾木乡篝火晚会,篝火晚会上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家围着火堆站成一个圈,由当地少数民族着装美丽的服饰,为大家唱歌跳舞,大家围着火堆手拉手也跳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大约6点多,只怪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竟然下起了小雨,天空漫步着乌云,我还爬不爬山呢?我决定先问桃源山庄的人,怎么去爬山才快呢?一个图瓦人自称为我带路。自己索性冒着小雨爬山去了。雨并不太大,有可能会停下来,到时候太阳出来也不会后悔。途中经过禾木河的一座木桥。走过一片白桦林和松林混交的林子。山不算陡峭,不过也爬了将近1个多小时。山顶仍然下着雨,前方还打着雷,闪着电。可能没有希望了,按照平常这时候该出太阳了,东方云层中一片煞白,挡住了云层。刚刚打闪的地方应该是南方,在禾木河的对岸山头上。 看不到晨曦也不后悔,山下是刚刚睡醒的山村,正是禾木乡政府所在地,虽然没有多大点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得请远处的公路从山里延伸到村里。山下的木楞屋有个别已经开始炊烟袅袅。图瓦人,多数妇女们开始起床劳作了,她们用干木材点起炉火,升起蓝色的烟飘在空中,一副宁静的山村极其诱人。看来太阳不出来,我也不会后悔,这里真美。 太阳终于有点耐不住了,露出点头,阳光微弱穿过隐隐的白雾。白雾挡不住眼睛的视线,足可以看得请公路。由于有点雨,雾就小的很。晨曦才算开始。阳光照下来,炊烟升起,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山村啊。 最有传说的还是图瓦人,在中国图瓦人也是只分布在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附近,最主要的有三个地方,那就是禾木村,大约有1300多人,喀纳斯村大约有800多人,再者就是白哈巴村。禾木村是拥有图瓦人最多的村落,传说喀纳斯附近的图瓦人主要是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留下的后裔,由而发展成为图瓦人,新中国统计民族时,最初把他们确定为图瓦人,根据他们的民族特征,他们已经没有自己的文字,说话和蒙古族非常相似,最终归入蒙古族。图瓦人自己也说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图瓦人喜欢在家中挂上成吉思汗的图片。 他们住的木楞屋也很有特色,尖顶房子,梁上两边是空的,可以存放东西。 早上下了山,到一户图瓦人家看挤牛奶、打酥油、做酸奶、蒸奶酒,吃着图瓦人的布尔萨克(一种油饼),蘸着酥油(类似外国的食用黄油),极其美味。奶酒飘着香味,淡淡的味道,听说后劲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