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攻略 |
[游记]游记攻略 |
2007-07-19 |
望着眼前工作人员忙忙碌碌的身影,轻轻抚摸着厚实而又坚硬的城墙,一股激越的情愫不由得涌上心头,我真想大喊一声:交河,你终于开始露出迷人的新姿了。 这是一个令人魂魄心动的地方,这座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大地上的巨型雕塑”的古老城市,当它即将永远消逝的时候,人们才猝然发现深藏在它身上那种深邃的美。当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的《(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正在一步步地按程序开始实施时,我才发现,自己对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故城,知道的是那么少。 近日,新疆艺术研究所的同志们一起来到这里,看到敦煌研究院和兰州大学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一个个手拿着专用工具,小心地在城墙土坯上进行着砌补、裂隙灌浆,他们不想让这座雄伟的故城的任何一段城墙,甚至不起眼的一小块改变原来的模样;他们正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修补技术,对这座快要倒塌的古代城市,做着精心修护,让它整个城体都能得到一个加固。这个浩大的工程,从今年开始实施。3年后,这座故城将变得怎样迷人,我无法想象,但至少现在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从外表看,你基本上看不清它究竟有什么变化。透过原封不动的城墙,你用肉眼难以判断,这里是不是真被修复过,它的变化是悄然的:形状和颜色根本没变,松软的土质却变得结实了。尽管不少城墙体上摆满了固架,一些土坯上吊着像是医院给病人输液的液体瓶,技术人员们站在太阳底下,自己埋头忙碌着,顾不上和我打招呼。但这并不影响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源”后,对这座故城过去模样的理解:它曾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它不是按兴建城池的常规用一砖一瓦垒起来的,是在吐鲁番盆地西部的一块沟壑纵横的黄土台地上,由交河的先民们一寸一寸地硬掏出来的,是从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一座城。 不少中外历史学家们,都说这是一座有名的奇城、王城和佛城,这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在河谷中从原生土中挖出的城,城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方法,这种方法只有在吐鲁番盆地这样极为干燥和炎热的气候里最适用,创造了世界建筑史的奇迹。据《史记》记载,在战国时期就居住过姑师人,到了西汉时期,这里开辟西域的通道,后来它一直成为车师前国的王都,直到一场由西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中,损失惨重的交河城,终于被连绵的战火毁废了。一想到这里,我再一次被这座雄伟和壮阔的故城里曾发生过无数动人的历史故事所震撼和感动。 放眼望去,整个断壁残垣的城里仍有不少佛寺和佛塔的遗迹,我想象不出,曾在高昌回鹘佛教盛行的时期,这里6000人口当中,僧人就有1000多,家家都在念佛颂经。我信步游走在一个又一个的断壁残垣中间,细细地体味着这座古老城市里的一切东西,布局设计竟然如同现代城市一样精致:大街小巷、寺院、民居、市场、官署、佛塔、墓葬、城门、便道……一点点感受着一大片没有屋顶的土城墙,正被渐渐换上“新装”,依然毫无顾忌地向人们露出深藏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时,我感到十分欣喜,这座挺立在高崖上的宏伟建筑,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所关注,更欣慰它能得到国家如此巨额资金支持,有望全面展示它迷人的雄姿。 面对这座故城,我在思索:3年后它将会是什么样子 |
原始链接:http://www.bbbar.com/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4&id=23101 |
转自: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