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游记之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
[游记]西游记之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
2008-04-14 baidu.com |
吐鲁番是中国最热最干的地方了,第一天就让我们领略了它的厉害。所以要看沙漠一定要趁早,10点之后,沙子就烫得难以立足了。早上来到了库姆塔格沙漠公园。库姆塔格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也是古楼兰王国的最后一片圣地。这里的沙漠具有其他沙漠没有的独特造型:羽毛状。看上去果然比甘肃的沙漠造型要多样化。脱下鞋子,光着脚爬上一座沙山,能感觉到沙子特有的细腻和清凉。在山顶上和维族小伙子席地而坐,聊聊伊斯兰教,聊聊各自对生活的感受……别有一番大漠风情呦。从沙漠公园出来,吃上几块西瓜和甜瓜,一口下去,又凉又甜,沁人心脾,这时才知道新疆人把哈密瓜叫做甜瓜的道理。 驱车来到土峪沟,从山上走到沟底,领略当地维族居民的风土人情。也许从物质的角度看他们的生活比较清苦,但是我始终认为,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的幸福感,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又悠闲,令我羡慕。在沟底有一条长长的通往山上千佛洞的栈道,我实在没有力气爬上去欣赏两千年前的壁画,但是至少知道了:维族人在很久以前是信仰佛教的。 正午最热的时候来到了火焰山下,山上的红岩远没有旅游杂志上拍出来的火红,不过被风化的岩石造型的确很像火焰在燃烧。这里地表温度有四五十度,据说砂子里放个鸡蛋一会就烤熟了。我可没有兴致试验了,匆忙下车拍张照片就奔到车上,否则被烤熟的就是我了。 下午来到了美丽的葡萄沟,这里绿荫蔽日,溪流环绕,满眼都是层层叠叠的葡萄架,还有许多用空心土垒砌的专门晾葡萄干的“晾房”。在心旷神怡的葡萄园盘腿坐在炕上,只见桌上堆满了葡萄:无核白(我最钟爱的一种哦)、玫瑰红、马奶子……这里的葡萄甜到骨子里啊,后来实践证明:新疆其他地方的葡萄,再没有这里这么甜的了。真是恨不得说“日啖葡萄三百颗,不辞长做此地人”啊!午饭时,我在这里第一次吃到新疆的“拉条子”,也就是拌面,从此以后,我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道美食,真希望在上海也可以吃到正宗的拉条。凉粉、土鸡就不必说了,本来就对我的胃口。值得一提的是羊肉串。羊肉我是不吃的,而且对羊肉的味道我是非常的敏感,一道菜里哪怕是放了一丁点羊肉沫,都逃不过我的鼻子,但是来新疆不吃羊肉串不是白来了嘛!这里的羊肉串比内地的大上好多,同样的价钱,同样的三四块瘦肉夹一块肥肉,肉量和味道却相差很多,这里的肉串焦香鲜嫩,一点吃不出膻味。若是钟爱羊肉串的人,不知道该多么地满足啊!烤全羊也不能错过,但是我尝了一口就放弃了—羊肉味道太重了。当然白酒又是必不可少:伊力老窖,全新疆人都喝的白酒。 下午参观了坎儿井博物馆。原以为博物馆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参观过后还是觉得值得一看。坎尔井是与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古代的吐鲁番劳动群众创造出来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利用地面的坡度,将天山融水引用到干旱地区。如此浩大的工程,难以想象2000年以前的新疆人是何等的聪明和勤劳啊! 回乌市的路上,还参观了高速公路边上的柴窝堡风力发电站,这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数千座风车整齐地排列在戈壁上,场面很是壮观哦。 晚上吃过上海城隍庙小笼之后继续乘飞机到南疆的喀什。 8.19晚
|
转自:http://hi.baidu.com/cuckoo22/blog/item/a3ec35d9c054efeb39012f03.html1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