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些吐鲁番的记忆

[游记]一些吐鲁番的记忆

2008-05-22    sina.com.cn

我对她既熟悉又陌生,她有着地下的"京杭大运河":坎儿井,有着中国的最低点艾丁湖,还有新疆的形象名词:葡萄,这样许许多多的形象组合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这是一个与生俱来就与众不同的城市,是一个不是一两天不是一两次的亲密触摸就能了解的地方。

从另一个视角另一个高度来解读吐鲁番,可能更有意味些,虽然谈不了有多深了解吐鲁番的文化,但这么多年的游历生涯也使我明白,在丝绸之路的文化长廊中,只有吐鲁番和敦煌齐名,是一个以地名命名的文化学流派,研究丝路文化离不开吐鲁番。这一点从一个多世纪来的考古发现已经说明了一切,我数次去过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的壁画让我心痛不已,而又为阿斯塔娜的完美保存欣喜,当我张目仰望苏公塔时,也不会忘记由衷地赞叹伊斯兰砖雕建筑的精致,而关于吐鲁番的宗教故事、民族变迁与多文明的交融的书籍,足够把一头牛累死了,估计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研究透。

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去吐峪沟,并且对它了解很少,后来有机会接触到鄯善的朋友,才知道那个地方的神奇与影响力,吐峪沟大峡谷,被称之为中国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这儿有千佛洞、有清真大寺、有藏传佛教遗址、有保存完好的{民俗活化石}之称的古老维吾尔族村落;是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驿站也是中国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有东方的麦加之称。但凡越是神奇的地方总是越难以到达,我也时常告诉自己,有点遗憾是好事,有了遗憾才会更向往,才会更渴望见到她!

记得有一年的暑假,应该是大学二年级时,我和同学在火车上坐着小马扎,一路颠簸游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一站就是葡萄沟深处的同学家,帮他们摘葡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见识怎么种植葡萄,早上坐着他家毛驴车,迎着晨曦,呼吸着带露珠的新鲜空气,空气中弥散着刺鼻的牛粪味,一个人倦缩着或者半蹲着钻进葡萄架下,仔细地把成熟的葡萄剪下来,等到阳光慢慢强了,就赶着驴车回家,然后会安然地坐在土坯屋里看太阳,正午时分足足有四十多度,而在屋子里格外凉爽,这种感觉不再常有!
大学时一位姓候的老教授对我们很好,他终身就研究楼兰与吐鲁番,作了很多原创性的工作,说真话,他的书与论文我们没读过几篇,但他的为人与作学问的态度着实令人钦佩,有一次他坐在我的座位上改作业,看到我夹在书中的读书单与写的书评,他给我写了一句话:"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读活",也许因为这句话的影响使得我对吐鲁番学格外的好感,当然了,吐鲁番也就成了我心头的一个文化情结。
看过中央台和日本人合拍的《新丝绸之路》,拍得非常精彩,是我最喜欢看的记录片之一,其中有吐鲁番的专门一集,其中又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各种文明交融的故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彩绘着的吐鲁番的大门,每个临街的人家,都会在自家的大门上画上各种图案,看那些图案很有意思,有反映当地农耕文明、狩猎情形的画面,也有反映当时美丽风景与当地人们生活习俗的画面,更多的是各种动物、植物的图案,仔细探究其中,能找到很多汉族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子,这儿的门门很有味道,与喀什、和田、于田等地都有所区别,若懂一点民俗学、人文地理学就看出更多的东西来了,所以人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头脑中的知识“看”。
上个周末的那两天,我就一直在葡萄沟的小村落里转悠,村民们正忙着农活,把过完冬的葡萄藤从地下挖出来,重新固定牢葡萄架,把葡萄藤重新拉到加子上,给种满葡萄的土地松土施肥,三月的阳光很柔和,村子的人们很惬意地干着农活,一点也没有黄土高原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般的艰辛,看着他们劳动很快乐,女人们带着孩子在田头玩,看着自己的男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他们渴了就送碗水过去,孩子们带着很友好的眼光看着我们走来,他们一点也不惊奇,每一年的旅游时节,会有多少人在他们的眼前走过,他们都是些很懂得与人交流不怯生见过世面的孩子。对着黑乌乌的镜头,孩子们不跑,会很开心地笑,还会要求在照完之后让他们看看。我从街的这头穿过小村子到街的那头,老人们靠着墙角晒着太阳,听着我的脚步声只是微微地睁开眼睛看看我们,然后又继续享受他们的阳光,我不敢靠近他们太近,生怕打搅他们的好梦,远远地用相机记录着我眼中的每一个不同。葡萄沟其实只是火焰山西侧的一条沟谷,这里的美丽应该感谢终日川流着天山雪水。
三月的季节,是桃花杏花盛开的季节,沟的两侧山坡上虽寸草不生,但沟里已经是繁花似锦了,好几次我是无意识地走入杏林中,成群的蜜蜂把我包围,我好象走到了蜂窝中,但蜜蜂也忙着采蜜没时间顾及我,在花谷那刻有种幸福感涌上心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377210100915e.html1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