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快乐的新疆之行吐鲁番 |
[游记]快乐的新疆之行吐鲁番 |
2008-05-22 sina.com.cn |
太阳慢慢升起的时候,车子离开乌鲁木齐市,向着东南方向的吐鲁番市飞速前进。 阳光,把白云映成了金色,感觉天空是那么地纯净,那么地湛蓝,又是那么地遥远,这种感觉在内地是尚未有过的。平坦的大地,一条笔直的柏油路随着车轮的滚动,不断地向前延伸,延伸,摇下车窗,迎面扑来的清爽空气里夹杂着丝丝干燥…… 放眼望去,大片的风力发电充满了视野,银白色的风机,或成队列,或成方阵,迎风而立!顿感,一种壮美、神奇;顿觉,内心的一种冲撞、激动。朋友说,这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有几百台风车呢,情不自禁摄起像来…… 车子很快就到了吐鲁番,只见路边和沟沿,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葡萄棚架,更不用说那如海的大片大片葡萄园。神奇的是,朝阳的山坡上,排列着栋栋四面有孔的土坯房子:晾房。朋友告诉我们,那里面不是住人的,而是住着葡萄呢。秋天,收获了新鲜的葡萄就晾晒在这里,自然风干,就成了我们吃的那甜酸耐嚼的新疆特产--葡萄干。 犹如到北京必去长城一样,到了吐鲁番,一定得去坎儿井看一看。 在吐鲁番郊区的田野上,许多连成一串的大土堆,景象颇为壮观,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坎儿井。吐鲁番的夏季,气温高达摄氏40多度,年降水量仅20毫米左右,酷热干旱。为了生存,聪明勤劳的吐鲁番人创造了从地下引来天山雪水的方法,水是从地下流过,避免了过量蒸发和渠岸的崩塌。这蜿蜓于地下的清纯冰凉之水,流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绿州,便是千顷的棉花,便万亩的葡萄,便是香甜无比的哈密瓜,便是吐鲁番人丰衣足食的生活…… 我们在坎儿井博物馆里盘桓,看石斧、兽皮、陶罐、骨针之成列品,听漂亮的维族姑娘细细为我们讲解;漫步在米衣木阿吉坎儿井旁,静听古老的坎儿井中涓涓泉水那极富生命力的流淌……沉思默想中,我仿佛听到了蕴藏在一片古井古水中的古魂歌唱,它们已在这里回荡了千年,日日夜夜伴着古老的坎儿井,年年月月伴着永不枯竭的地下泉水…… 交河故城遗址的规模很宏大,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那么高,经过2300年风风雨雨的考验,依然巍然屹立,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我们参观了城内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都保存的较好,故城的一边是一条很长的深陷的地裂,宽足有上百米,下边长满了杨树,还有农田…… 火焰山位于在吐鲁番市东南,当那一抹隐约的赭红色的山岩渐渐清淅起来的时候,我再次发出一声惊呼,叫醒了小寐在旁边的夫。眼前是,骤然出现的景象,一下子就热热地揪住了大家的目光:一座连一座大厦一样的红色土丘,一冢接一冢通体光裸的红色秃岭,呈现着一律向上的线形纹理,极像一束束熊熊燃烧的火焰,极像一片片烈焰升腾的火海,连连绵绵,起起伏伏,无边无际,壮观无比!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更有意思的是,老孙和铁扇公主斗法的地方也就是此地!哈哈,反正那猴头正在西天悠哉悠哉做他的佛爷呢,到底是真地假地,谁又管他? 到新疆不可不去吐鲁番,到吐鲁番不可不去葡萄沟。 葡萄沟可算是吐鲁番的仙境,这里流水潺潺,安静幽雅,葡萄覆荫满架,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啊,令人垂涎不止。这里的气温也要比市区低得多,在葡萄沟乐园里,最怡人的就是那葡萄长廊了,长廊内的葡萄架浓荫蔽日,上面结满了茂密的葡萄,一串串碧玉般的无核葡萄顺藤垂下。加上和煦的阳光,从葡萄架的缝隙间,透射下来,斑斑驳驳,留在地上成了碎碎的影儿,照在我们身上后都变成了花花衣了。哈哈,我们开心地大声雀跃起来,这景色,美妙之极! 来到一蓬葡萄架下歇息,一个漂亮的长帽红衣裙的维族姑娘,怀抱着冬不拉长琴飘然而过,好奇地跟随她走向果园深处,哈,好多维族老乡都聚集在这里,手鼓达甫在咚咚作响,不知名的各式琴弦也在叮咚相和,他们欢快地载歌载舞。旁边,还有一对维族少男少女,也正翩翩起舞着。当地的朋友给我们介绍说:爱唱爱跳,是维族人的天性,你要是吐鲁番葡萄节来这里呀,男女老少都在唱,在跳,热闹得很!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1640401000bhy.html1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