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者无疆(八)高昌故城的千年哀怨

[游记]行者无疆(八)高昌故城的千年哀怨

2008-05-22    sina.com.cn

10月4日下午

高昌是吐鲁番的古称,如同楼兰一样,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经历了无尽的繁华后,也在西域的漫漫黄沙里沉睡了几百年。

先来回顾了一下高昌的历史:

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军李广率队建高昌壁。

汉、魏、晋历代曾在此设立“戊己校尉”,管理屯田,抵御匈奴,又名“戊己校尉城”。
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设置高昌郡,开创了西域郡县制的先河。
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车师国灭亡,柔然人立阐氏伯周为王,定名为高昌国,从而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
南北朝时期,此处诸王争霸,但国号仍为“高昌”。
公元604年,唐贞观年间,高昌王勾结西突厥截断丝绸之路,唐太宗派人平定了高昌王国,将高昌改称“西州”。
公元9世纪末,由漠北西迁到此的回鹘人建立了回鹘高昌国,仍臣属中原王朝,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
公元1208年,高昌回鹘则顺成吉思汗,称“畏兀儿王国”。
公元1283年,高昌城毁于战火,高昌回鹘王国灭亡,至此,高昌城被废。

公元1383年,黑的儿火者任察合台汗,率军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圣战”,强迫当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高昌城因此毁于战火。

尽管高昌名字源由“地势高敞,人广昌盛”的美好景象,但纵观高昌故城两千年的历史演变,它只能悲壮成为一部西域部族的兴亡写照而为无关的后人参观。

虽然中学时历史课本中的古代少数民族的争斗,往往是我讨厌而易混淆的部分,但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即使是在这个不需要热血沸腾和豪言壮志的时刻,从喧哗的商业的大门走进故城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这片广袤的黄土上承载了如此激昂的历史,我根本无法平静而以观赏的姿态去面对这座零落的古都。

无奈的是驴车依然成为此程的交通工具,闻见赶车者抽打着小毛驴的刹那,五味瓶打翻。驴车行处尘土飞扬,带着沉重的我们来到城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隋代大佛寺遗址。这里应该是游人集中地,熙熙攘攘的游人一定令当时取经路过此地的唐玄奘感慨。导游人不断重复着这个或真或假的传说。

话说玄奘在西行路上,途经伊吾(今哈密),当高昌王麴文泰得知东土大唐不远万里来了一位求法的高僧时,便派人把玄类请来,专门安排在王宫内居住,与玄奘结为兄弟。他还苦口婆心地劝说玄奘留在高昌当“国师”,但不能动摇玄类西行探求真经的坚志大愿。高昌王无奈,只好请玄类讲经一月后再走。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行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鞠义泰抱住大师失声励哭,亲自送至100公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走出大佛寺,从高处远眺,无垠的戈壁上突显的一座座小土墩,已被西域的时光雕琢得完全看不出当初的样子了。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幻想着千年前这片丝路上的绿洲的样子。不!即便你是幻想家,也一定复原不出这座完全模仿长安城建立的城市的盛景。你能想像它人口达3万僧侣3千吗?你能想像它的城池周长五公里多吗?你能想象它外城墙基厚12米,高11.5米吗?你能想像在它城墙上有着12重大铁门,并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吗?如果不能,你还是当个游客,坐驴车进来还乘驴车出门吧!至少还不夹带走这里的一丝黄土。

你可别小瞧这些黄土,有了它们,高昌故城才得以在今天为世人所见。自古中国就是木制结构建筑,这最大的缺点就是保存期极有限,并更易于毁于天灾人祸。五百里的阿房宫,不见了,因为一把火;地球上最伟大的城池之一,那个诺大的长安城而今也连个土堆都没留下……而它们包裹住了木头,以夯土筑成了这个城市,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这座城市。

不经意间一前一后已两千年。两千年的大漠风沙吹走了那个曾经的绿洲,吹灭了这里曾经繁华似锦的一切,唯有当你看到这片无尽的戈壁上顽强长出的土墩时,你才会相信,有些东西有如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一样是无论如何无法吹尽了去的。

突然想到边塞诗人王昌龄诗云:“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些有如战士一样直立不倒的土堆依然迎着烈日与狂风,即使周遭已找不到一颗小草。

到此,我仍要说这座城池还留下更多的是哀伤的怨嚎。因为它曾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它曾是不同民族不同政权竞相争夺的重镇,它曾被视为是人类征服大自然战役的伟大杰作。所以,当这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它的剩余价值只最大的体现在为地球上怀有猎奇的心理的现代后辈提供匆匆一瞥的机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355025010006gh.html14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