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依巴代提日记:连通天山-北京

[游记]依巴代提日记:连通天山-北京

2007-07-29    

今年56岁的依巴代提·依山大妈是农十四师皮山农场二连的退休职工,她生在皮山长在皮山,在皮山种了几十年的田。
4月7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依巴代提·依山大妈赶到18公里外的皮山县邮政局,把一袋精心挑选的自己种植的大红枣、一本近10年来所记日记的摘选、一封写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信,一同寄往了北京。
这是她多年来的心愿。
她最大的心愿是,到北京,将这些东西亲手送给胡锦涛总书记。
她在日记中写到:“我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像库尔班大叔一样见到毛主席。我的愿望是能够见到胡锦涛总书记,因为家中82岁的婆婆需要照顾,所以无法成行。”
依巴代提只有小学文化,她的日记不是流水账,常常是有感而发,只记录那些让她感触极深的事情,从家乡的日益繁荣、自家的日渐富足中,她悟出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就没有她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而,她日记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感谢”。
“兵团为我们送来了电视机,表示感谢。”这是依巴代提日记最近的记录。
她家那台新彩色电视机是2006年2月兵团党委赠送的,那一次,兵团党委给皮山农场职工送来了2400多台电视机,“大家晚上不再寂寞了。”
依巴代提·依山记日记始于1997年7月1日。
“在电视上看到了香港回归,看到了江泽民主席,特别激动。”从此之后,用写日记的方式抒发对党的热爱和感激,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她总在家里没人时静静地记日记,她将日记本锁在箱子里,连她的家人都不知道。
那时,她家里有一台“雪莲”牌黑白电视机。1987年,她和丈夫一商量,咬了咬牙,卖了头牛,才让一家老小看到了电视。这台黑白电视机在依巴代提家“服役”了近20年。
在黑白电视机之前,依巴代提一家人每天都从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里收听中央的声音。孩子们每天早上听完新闻后才去学校,而依巴代提便将收音机挂在身上,去地里干活,边干活边听。
那是一台上海生产的“海燕”牌双波段收音机,每次要装3节1号电池。1984年,依巴代提花了88元,从皮山县将这个宝贝捧回家。88元,放在1984年,那可是这个家庭一笔巨大的开支。
这台收音机的皮外套上落满了尘土,背带也用手工“加固”了无数次,但依巴代提至今仍将它视为宝贝。几十年来,她一直在听一个名叫阿依仙姆的女播音员的声音,那台砖头般大小的收音机一次次为她送来党的政策和致富的信息。
“在广播里听到阿依仙姆说,土地承包30年不变,去找场领导要求包地。”依巴代提的这段日记大概写于1998年。
她家里有5个孩子,丈夫当时是二连三排的排长,是她的“领导”。此前家里只有7亩地,种的是棉花,籽棉单产只有200公斤。
1998年,依巴代提承包了19亩地。3年后,一份承包期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证”发到了她手中。
“2001年,地里开始种红枣,第一年成活了85%,第二年成活了95%。因为我的劳动,挂果后,场里来拍了照片。虽然我是一名妇女,但干活一点不比男人差,场里说我管理得好,还组织职工来地里看。”
那一年,正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二年,退耕还林开始在皮山农场这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团场推动。
那一年,二连只有10户职工种红枣,二连一共种了148亩。
“依巴代提是第一个报名种红枣的,而且,她家19亩地全部种上了,是连里种的最多的职工。”二连连长买买提依明·艾合买提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
2004年,又是依巴代提,头一个在二连将原先种植的19亩“灰枣”,全部嫁接成一种名叫“骏枣”的新品种。“在她的带动下,二连的红枣基本上都改良了品种。现在,要求种红枣的职工越来越多。”买买提依明·艾合买提说。
2005年,依巴代提家的红枣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仅红枣的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加上枣林里套种的棉花,“加起来有3.5万元”,依巴代提脸上满是喜悦。
2005年,皮山农场二连已种植红枣1700亩,占该连耕地面积的41%,职均收入接近9000元。“种红枣前,只有4500元。”买买提依明·艾合买提告诉记者。
“2001年前,农场总共种了640亩红枣。去年,红枣种植面积已达1.36万亩,今年新定植了2400亩。经过结构调整,红枣种植面积已占农场耕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红枣收入已占职工收入的50%。”皮山农场政委穆坦里甫·买合托乎提在当地工作了十几年,他目睹了红枣给这个贫困团场带来的变化。
“在兵团,在和田,在农场,我们的路已经是柏油路了。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有路;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有电;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有电视。”这段简单、费解的文字,记录着兵团农牧团场十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样的变化也发生在依巴代提的家门口。
2003年,从皮山农场通往皮山县的等级公路改造完毕,这条路就经过依巴代提的家门口。在她的记忆里,门前这条路第一次铺柏油是在1992年。因为年久失修,这条路早已不能称之为“路”了。
“从场部到皮山县,18公里的路要走1个多小时,车子时不时还要陷在路上。现在,从场部到县里10多分钟就可以到。”穆坦里甫·买合托乎提对此深有体会。
2004年下半年,“连连通”工程在皮山农场全面启动。至今,全场已新修通连公路150公里。“再过一个月,一连的路一通,全场就真正算是‘连连通’了。”穆坦里甫·买合托乎说。
2003年,清澈的自来水也通到了依巴代提家中。
“感谢上级领导,为孤儿寡母和贫困户改造住房,为他们带来了温暖。”这段文字印证了依巴代提家2002年的变迁。
这一年,依巴代提家盖了6间新房子,总面积有120平方米。兵团、农十四师和皮山农场为依巴代提家新建的两套住房共补贴了3.2万元。
在一间存放黑白电视机的卧室里,床上整齐地码放着十几床锦缎面料面被。床头有一只镶边缕花的大木箱,依巴代提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存放着个头颇大的红枣,但已为数不多,仅盖住了箱底。
随行翻译告诉记者,最好的红枣已经寄往北京。
依巴代提去年秋天就把自家地里出产的红枣留了一部分,又在其中精心挑选出一颗颗又大又红的,装在特意缝制的布袋里,不让家里任何人动,她要寄到北京去,她希望胡锦涛总书记能亲口尝一尝她种的红枣。
去年年初,她将原先记在软抄本上的日记前后誊写了5次,用了5本较高级的硬皮封面本,20多支记号笔。今年4月7日,她将其中最满意的一本寄往北京,足足有80多页。
她要把它寄给胡锦涛总书记,让总书记听听来自祖国边陲贫困团场一个维吾尔族职工对共产党无限感激的心声。
依巴代提的日记,记录着皮山农场每一个难忘的昨天,见证了党对少数民族群众的体贴和关怀;记录下了团场、自家和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记录下了她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
她随红枣和日记寄给总书记的信写在一块洁白的丝绸上,一笔一画,非常认真:
“尊敬的胡锦涛总书记,你好
在你的领导下,全国很多人民都奔小康了,我们维吾尔族人民也住上了好房子,看上了电视,过上了幸福和平的生活。我代表皮山农场人民诚心诚意感谢你,祝你长寿。感谢兵团、农十四师、皮山农场领导,祈祷你们健康长寿。”
4月7日下午,依巴代提请皮山县邮政局的工作人员帮她填写一张包裹单。在“收件人详细地址”一栏,工作人员按她的意思郑重地写上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收件人姓名”一栏,写下了“胡锦涛主席”。包裹总重量6545克。
做完这一切,依巴代提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那张包裹单收据被她精心地折叠起来,放在贴身的衣袋里,每天与她相伴。(完)(徐俊编辑)

原始链接:http://www.xj.xinhuanet.com/bt/2006-05/16/content_6999098.htm
转自:2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