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探访丝路南道(喀什东四县) |
[游记]探访丝路南道(喀什东四县) |
2008-05-22 live.com |
8月25日 西行八千里——探访丝路南道(喀什东四县) 悠悠岁月流逝,时间趟过历史长河,祖先们用血与肉浇铸的西行之路或已变为吾辈子孙开着120迈招摇过市的大道,或已掩盖在黄沙泥土碎石之下。时过境迁,即便坐拥再多的金钱与科技,我们也无法重走2000年前祖先们走过的路,那是沙漠中夕阳西下时驼队倒映在沙坡上长长的影子,那是和着驼铃百转千回的昆仑奴的歌声,那是杀戮成性的子孙们自己埋葬的记忆。 英吉沙—以刀的名义 早晨9点,一个上海女孩,两个新疆独山子人,三个性格天南地北的人临时凑成了开赴和田的旅行团。屋子里的朋友们还在熟睡中,过去七天,一同在帕米尔高原的星空下醉酒发疯,一同在攀登幕士塔格峰时吃芬必得克服高反,今天走了,也许今生都不会再见。本该很怅然的事因为我和新疆本驴们的沟通始终存在代沟,倒也没太多扰乱我继续出发的兴奋劲。那两个独山子人是在上帕米尔前就确定去和田的,虽然我更想经历一个人的探险旅程,但多了同伴总是踏实些。那时候一心期待下一站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下一站恰恰成全了另一种人生。 打车到达喀什客运站,喀什去和田的班车很多,票价100元,行程在12小时左右,也就是一天的时间会花在路上。同行两人中的大姐最先跑去问了辆红旗车,司机开价660,最后600成交。同行中的男人似乎有点心疼钱,我也一样。其实不论在什么地方,坐当地的班车,和当地人挤在一起听他们神采飞扬地说自家方言,是和看风景一样快乐的。而且如果坐班车就是和一车子维族人相处12小时,什么民族风景异域风情不都一起拿下了。可惜大姐有很多说服人的理由来坐红旗车而不是大巴车,我们也就随意了,这里多说一句,出去玩还是该找些万事随意的旅伴。 大约1个小时多后,我们抵达了英吉沙县。许多没到过新疆的人都知道英吉沙小刀是新疆的特产之一,在乌鲁木齐的大巴扎里买把英吉沙小刀带回家,是在新疆“到此一游”首选的纪念品。因此,仅仅是喀什东四县之一的英吉沙,在内地的名声似乎比喀什都要大。 还未进英吉沙县城,各色的英吉沙小刀店铺就在路边一字排开,这些小店大多是平房,用花花绿绿的帆布撑开个顶棚,黑洞洞的房里隐约看见摆满小刀的柜台,去这些店买东西就如进了阿里巴巴的财宝洞一样神秘,可惜我们时间紧迫未做停留。车子继续向前,渐渐地速度慢了下来,路几乎成了毛驴车的天下,摇开车窗就能摸到毛驴子憨憨的脑袋。今天是英吉沙的巴扎日。 在新疆游荡的这些日子,英吉沙的巴扎是我所见不多的巴扎中最纯粹的一个。集市上卖木材、羊、土陶、瓜果等生活类用品,甚至还有猫。多说一句,新疆那边似乎不流行养猫做宠物。我们几个汉族面孔引起了老乡们的注意,老乡们都很可爱,看着我拍照片大多正正经经地摆好POSE,然后羞怯地笑着。有个老乡还拉我们去人堆,那里似乎有样宝贝。凑近一看,原来是在卖锦鸡,大约是这么个名,反正五颜六色得挺好看的。见我拍照主人还不乐意,旁边的人立即叽里呱啦说了他一通,他这才肯在镜头前和他的宝贝来了个合影。短暂停留了半个小时,我们继续上路。
|
转自:http://zleah.spaces.live.com/Blog/cns!671FDD828101C7F0!725.entry1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