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喀什的街、巴扎 |
[游记]喀什的街、巴扎 |
2008-05-22 sina.com.cn |
喀什的全称是喀什噶尔,简称喀什。老新疆人不把喀什念ka 喀什是伊斯兰风情极浓重的城邦,是新疆维吾尔人的“麦加”。不到新疆,不知中国大;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 喀什有种散漫的氛围,行人散漫地走着,车辆缓慢地行驶着,艾提尕尔广场上到处是散坐的来“圣地”“朝圣”的穆斯林们。或许是冬天,也或许是汉族人的年初一,广场上漫步、朝圣的都是维吾尔人族们。 香妃墓又叫阿巴克霍加墓,是为纪念和卓时期南疆六城(莎车、喀什噶尔、阿克苏、英吉沙、和阗、库车)的宗教领袖阿帕克.霍加而建的,宏伟壮观,是其家族墓。后因葬有清乾隆皇帝的爱妃——香妃而得以闻名,据说香妃身上的香味是沙枣花的香味。 香妃墓在市郊5公里的浩罕村里的白杨林间。通往那里的路正好路过喀什的大巴扎,路旁大巴扎上,熙熙攘攘,几乎清一色的黑衣人(南疆的维吾尔族男同胞,很少穿其他颜色的衣服)、马车、驴车形成的潮流,好不热闹,我们的车几乎无法前行。 巴扎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集市。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遍布新疆城乡。每到巴扎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一些农民把自家生产的少量瓜果、蛋禽、羊只、手工制品之类拿到巴扎上兜售。卖小吃、冰水、酸奶的也穿插其间。卖完了存货,再买回他们需要的物品。巴扎上有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大到家电,小到一把奥斯曼草、一束香菜、一个纽扣等。 巴扎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农贸市场是天天开放的,而是每星期一次,多在星期五或星期日,相邻的几个巴扎,通常是时间错开的。我们出发的时间恰到好处,以至于每到一处都赶上当地的“巴扎日”。在巴扎上闲逛,可以感受到浓重的乡村风味,不需要买什么东西,走走就有很大的收获。 杏在维语中称“玉吕克”,是受人们普遍喜爱的果实之一。喀什杏子品种繁多,其中以英吉沙县的赛来提杏、叶城县的黑叶杏、库车的小白杏为最佳,肉厚汁多,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杏子除鲜食外,还可以晒制杏干。 当地的维吾尔人就是这样销售杏干的,你可以随意品尝,不买杏也没关系。因为给这个维吾尔族姑娘拍了张照片,我们离开时,她还送了我们一大把杏干,好淳朴的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c1e2c010007mw.html2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