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游新疆喀什和田游记之4.喀什市内民俗游 |
[游记]神游新疆喀什和田游记之4.喀什市内民俗游 |
2008-06-10 sina.com.cn |
早就听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因为喀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新疆原有维吾尔少数民族的特色和习俗。而北疆的大多数城市,甚至是南疆的库尔勒,也已经逐渐被汉人的文化渗透,演变,统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 喀什,古称疏勒,与于阗(今和田),龟兹(今库车),焉耆(今库尔勒)并称为“安西四镇”,在汉代和唐代边疆历史上占有重要经济、军事位置,如今成为南疆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市。 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来喀什市内游就是看一个巴扎,三个麻扎(维语:墓),一个巴扎是指位于市内土曼河东岸的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又叫喀什大巴扎;三个麻扎是指阿帕克霍加麻扎,即著名的香妃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麻扎和马赫穆德.喀什噶里麻扎。司机建议我们去一个巴扎,一个麻扎就可以了,麻扎就去香妃墓,最知名也足有代表性了。于是我们直奔香妃墓。 香妃墓喀什东北郊5公里的浩罕村,打车去来回才20元。可能由于不是周日和节假日的原因,游人 并不多,若大个院子就只有游人几对,显得冷冷清清的。我们胡乱地拍了几张到此一 香妃墓里配有专职的免费的讲解员,由于人不多,得等到大约墓里聚集了八九个人才开始一并讲解。原来此墓是喀什地区一个大家族的墓地,其中二代传人的阿帕克霍加最有名,是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在当地德高望重,故此墓本名叫阿帕克霍加麻扎,而并非我们熟知的香妃。香妃已是墓中第5代传人了,因嫁给了乾隆皇帝并且身体有浓郁的沙枣花香而得名的。来香妃墓实际上是来看她的建筑,是典型的伊斯兰教式的古建筑群,圆拱形的屋顶全用砖砌成,无任何梁柱,体现出当地高超的建筑水准。 香妃墓旁边有大小两个礼拜寺,建筑已十分古老残旧,但仍然对外开放,到了周五的“主麻日”,仍能容纳近千人礼拜。我们转了一圈,也看不出个究竟。便决定直奔下一个景点-艾提尕尔清真寺。 旅游就是这样,一些景点即使是索然无味,你也得去,因为它有名气。你如果放弃了,回到家中,亲戚朋友父母提到这些知名景点,会惊诧地问你怎么这都没去。有人把这叫做:不去一辈子后悔,去了后悔一辈子。而我把它叫做到此一游景点,即拍上一张照片即可走人。如北京的长城,西安的兵马俑。。 艾提尕尔清真寺号称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也是全疆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据说在每周五下午3点开始的“主麻日”,有6-7千人在此礼拜,场面宏伟壮观。可惜我等偏偏是星期四 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前的大广场正在修缮,巨大的推土机,挖掘机轰隆隆的震天响,灰尘漫天飞舞。前门紧锁,我等只好从右侧旁门进入。 由于不是主麻日,占地16800平方米的大清真寺空空荡荡,只有少数虔诚伊斯兰教众三三两两的在礼拜,祷告。我也脱了鞋,走在空空的礼拜寺内,脑袋幻想着盛大的礼拜场面,幻想着6-7千人同时叩头礼拜的壮观场面。 匆匆地照了几张相片便离开了冷清的大清真寺,真主是伊斯兰教徒们的,存在于伊斯兰教众们的心中。对于我等异教徒,(严格的说是没有信仰的人们),它只是供游人观光,拍照的墙。 出了东边的侧门,我们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无意走进了大清真寺后面的一个巷子,信步走出几十米,我才惊喜地发现,竟然走进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维族世界,这,正是我希望的看到的世界。 巷道两边全是土砖砌出的两层楼高的传统维吾尔族式的建筑,高大圆顶的砖墙拱门雕刻着花纹,拱门两边是砖墙圆柱,顶上立着伊斯兰教特有的弯月标识。原来我们无意中走进了喀什的老城,走进了喀什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带。 这里已经完全是一个维族人的世界,路边的商场、店铺、摊贩比邻接踵,店招,广告已几乎全是维文的,汉字已退缩到角落,或仅仅出现在小小的门牌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熙熙攘攘,有高大的维族小伙,蒙着面纱的维族姑娘,带着毡帽的维族老大爷。我们三人穿梭在人流中,时不时引来好奇的目光。 我细心地数了一下,在着近百米的小巷内,金店,牙医诊所和理发店最多,许多金店内,聚满了维吾尔族妇女,热烈地讨价还价着(我猜的,因为听不懂)。还有许多卖羊肉,卖馕的摊贩都集满了人,一幅热闹的民俗场面。 我提着相机,咔碴咔碴地抓拍着这特有的民俗场面。在一座三层的雕花木楼的窗口,一位美丽的裹着红头巾的维族姑娘探出头来,好奇的看着我们奇怪另类的3人在古城的人流中东张西望。我赶紧举起相机,想抓拍一张珍贵的相片。看见我的镜头对准她,那维族姑娘赶紧缩了进去,远远地望着我们,她害羞了。 在吾斯塘博依路的路口,一个摊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张长桌上,放着两个白色的铁桶,几个酒瓶中灌满了棕黄色的液体,一叠蓝色印花海碗,还有一大块塑料布包着的冰块。桌边的长凳上座着几个维吾尔族老乡,端着海碗,边喝边聊着,幸福和快乐在阳光下写满了脸上。 胖子煞有其事的说道:我知道,这是卖酒的,维吾尔族人自酿的酒。于是我们涌向前去尝尝这维族特有的“酒”。 |
转自:http://bbs6.sina.com.cn/cgi-bin/newsoul/soulview.cgi?id=860402&fid=109&postdate=2003-08-29&ver=type3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