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访问喀什,新疆游记

[游记]访问喀什,新疆游记

2007-07-21    


有种说法:汉族演员在喀什演出,最好带上一个翻译,要不台下的人多半听不懂。这种说法最终演变为“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
去新疆前,我重温了上述的说法。乌鲁木齐只小作勾留,便转机飞往喀什。
刚一落脚,喀什就给了我一个惊奇。乘出租车去一家宾馆,司机听不懂。我扫了一眼地图,让他先到五一剧场,他仍没听懂。我又解释剧场是演电影演戏的地方。“电影?”他模仿我的发音,绘声绘色。方向盘里七揉八揉,有意展示他的自信。车停。嘿,这位老兄把我拉到了电影发行公司。
惊奇很快就逃离掉了,或者说我已经习惯。在喀什,吃饭、购物、问路都会遇到语言问题。可静心一想,这不就是喀什风情吗?
喀什的风情一多半在一家家小店小铺里。喀什的店铺多为前店后厂式的,里间当作坊,外屋出售产品。许多精美的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总能引发游客的兴致。像这样的店铺在库木代尔瓦扎路一家挨一家,几十上百。我走进一家乐器店,挂在墙上摆在桌上的民族乐器没一件能叫上名字,也不见卖琴人。忽有琴声入耳,原来一位小伙子正在里屋调弦。小伙子管制作和销售,他还是一个乐手。
喀什是维吾尔族人聚居地,汉族仅占当地人口的10。换句话说,10个人里有一个汉族人。走在喀什街头,我无意中制造出这样的场面:一身短打扮,照相机、摄像机、遮光镜、三寸长的长舌帽,全副武装的样子。而我周围的人,清一色长衫,头戴四楞小花帽。他们的目光轮流着在我身上停顿,似乎在期待回答我的询问。生活中的喀什人慢条斯理。对他们来说,往前赶还是慢慢来,结果没什么不同。他们坐在一个台阶或路边上恣意消磨时光。此时,你认为自己的生活比他们要充实,肯定错。
巴扎(集市)在喀什人的生活中太重要了。传说有一个老汉,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弥留之际,他还让儿子带他逛了一回巴扎。喀什有多少个巴扎说不清。大巴扎规模大,东西包罗万象;小巴扎,像帽巴扎、刀巴扎、牛巴扎、马巴扎、羊巴扎,分类很细。大巴扎名播海内外,人气不让北京的秀水街。巴扎里的摊主精明过人。他递过几把英吉沙小刀,任你挑选。见你犹豫,他会从衣袋里,从襟怀里,从袖口里,从靴子里再掏出来,一把又一把。他讲究用事实说话:或吹毛发一触即断,或削铁片屑落一地;压轴戏是敞开胸脯,用刀刮去浓密的胸毛人为地弄出一块秃斑。这刀,只有买。
在喀什,抬头低头都是风情。

艾提尕尔清真寺,我访问的重点。
这是新疆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也是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寺内木柱林立,绿树黄墙,地上铺着红色地毯。做礼拜的人一拨一拨来,一拨一拨走。此刻,一位老者离群独处。他盘腿坐在讲经堂里,手托《古兰经》,轻翻书页,低声诵读。游客从他身边走过,他不大像受到了什么影响。受影响的倒是我自己,老者的平静使我的内心无法平静。
几位穆斯林妇女向寺内外殿的一个拐角走去,脚步匆匆,试图避开人们的视线。棕色的头巾严严实实地罩住了她们的脸。一位妇女用右手搭及左肩,好像她猜到了风将掀起头巾左边的一角。据说清真寺对女性解禁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这使我想到一个人。560年前,一位贵妇在去麦加的途中病亡,她的遗产被用来建造了一座清真寺,就是这座艾提尕尔清真寺;560年后,清真寺的大门终于为她开启。
清真寺对外开放,讲解员是一位维吾尔族姑娘。这位姑娘的脸庞是我在画册上早已熟悉的:大眼高鼻,齿白唇红,凹凸有致,曲线玲珑。维吾尔族姑娘的眉毛又黑又浓,据说母亲生下女儿,用一种叫“乌斯曼”的草挤压成汁液,每天涂在她们的眉毛上。维吾尔族姑娘还用一种浓黑色矿石粉制成眼影,淡淡地敷于眼圈,让眼睛显得生动。我面前的解说员就是这样一位姑娘。此时,她背靠在木柱上小憩。她的身体被漂亮的丝裙包裹着,丝裙让微风那么一拨弄,初秋的斜阳再迅速地从侧面补上一束光,那种美丽,超出了我对美的所有记忆。
重要的是,这一幕发生在艾提尕尔清真寺。

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喀什比肩而立。它们之间没有修饰,缺少过渡;它们彼此强调自己,不来客套。宽阔的柏油路,一拐,便是百年老街;豪华的玻璃幕墙,脚下,便是千年古巷。喀什的高台民居位于市区内的一个土丘上,从外观看像一个原始村落。在这里,一段土墙,不要去碰它,它很可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还有那些用原木支撑起来的阁楼,说不定哪一件就是三四百年的古董。这个“都市村落”现有600户人家,有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沿坡而上,钻进狭长的巷道。巷道曲里拐弯,盘绕相缠,了无规律。许多庭院的户门虚掩着或敞开着,不做任何防范。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推门而入。葡萄架下,老人在聊天,妇女在做针线活。他们见到探头探脑的异乡客,不惊异,不嗔怪,而是递来一个微笑,一声招呼。这几年,到这个古村落看世界的游客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从此不再宁静。但,他们仍固守传统过着俭朴生活,对外界的时尚只作壁上观。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在小巷里,时常会有几个骑变速跑车飙车的少年。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他们,他们会来一个急停,做几个肯定正暗合着你心思的姿势。这新的一代,他们给古村落带来朝气还添了帅气。
高台民居已经成为喀什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门票15元,有导游。一些有手工艺绝活的人家,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成为旅游定点单位。阿西木祖农出生在一个手工制陶世家,伦敦大英博物馆有一个土陶碗就出自他祖父之手。此事传开,去他家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说到土陶,正好拿它比喻高台民居。想想看,在喀什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里,兀立着一个古村落,这不就像一件土制陶品摆在了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吗?喀什的高台民居有上千年的历史,
但不属于遗址;它被高楼大厦所围剿,但没有被吞没。相反,它因为保持了自我至今仍在这座城市里好好地活着。了不起!
喀什是一部讲述维吾尔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始终翻开着,以便每一位访客阅读。

原始链接:http://www.ipiao.com.cn/trip/27/47192.htm
转自:1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