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之行——喀什篇 文/小赖皮 引言:西域,张骞出使之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已成为新疆的代名词。 启程:2005年7月25日是我们出发去新疆的日子,而我则是二次进疆的老人,在乌鲁木齐经过一个星期的短暂逗留之后,8月1日,我带着队伍踏上了住喀什的列车,24小时的火车对于我来说是最长的一次,在车厢老远就能闻到维族人身上发的那股较为浓厚的羊膻味,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新疆人的“厚道”。 历史:喀什,作为南疆的边贸重镇,是维族人主要的聚居地,那里90以上的都是维族人,在那里你能感受到最纯朴的维族风土人情,那里有着全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人民广场上立着巨大的毛主席雕像,在向各方的来客挥手,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曾经是南疆第一大城市——喀什的故事,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南疆的汉人居住城市库尔勒、阿克苏的经济及城市建设迅速超过喀什,如今的喀什只能退位让贤。 现今:今天的喀什,因地理位置优越,进出口贸易异常频繁,每年的总额达几十亿元,是新疆除乌鲁木齐外唯一开通国际航班的城市,其地位可见一斑。喀什与中亚五国接壤,与中南亚八国有贸易往来。喀什政府凭借本身所处的有利地位,提出颇具高度的城市定位——中南亚经济圈重心城市、南疆中心城市。 商业:喀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了喀什商业步行街、环疆购物广场、艾提尕尔大巴扎、东门大巴扎等一批较具辐射力的现代商业区,其商业特征也异常明显,步行街和环疆是最主要的汉人购物场所,艾提尕尔和东门大巴扎主要经营各类民族产品,英吉沙小刀、羊皮大衣、地毯等,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喀什不算真正到过新疆”,因为喀什距乌鲁木齐1500公里,这在口里(内地)来说,是省与省之间的距离,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喀什是维吾尔族人的福地,那里充满着巴郎子(小伙子)的我听不懂的叫卖吆喝声,满街飘着烤羊肉串的香气,让你切身体味到维民的热情与好客。 结束:我入疆4个多月后,喀什的冬季来了,辽阔的空间成了雪的世界,12月13日,作为标准广东人的我第一次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雪,一个星期之后,伴随着飞机在深圳黄田国际机场的降落,我的第二次西域之行结束,新疆的旅程也将进入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