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忘不了喀什的烤全羊连载之二 |
[游记]原创忘不了喀什的烤全羊连载之二 |
2008-05-22 sina.com.cn |
忘不了喀什的烤全羊 二 维吾尔族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人。9世纪中叶,迁徙到西域的回纥人,融合了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各部以及汉朝以来移居到这里的汉人,同原来就居住在南疆广大地区的那一些说焉耆、龟兹、于田语言的老百姓,以及后来迁徙到这里来的吐蕃、契丹、蒙古人共同长期相处,逐渐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现在的维吾尔族人。 维吾尔是他们维吾尔族人的自称,就是团结或联合的意思。大多数的维吾尔族人都聚住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以及阿克苏、库尔勒那里。其余的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梨等地,只有极少量的维吾尔族人居住在内地湖南省的桃源、长德等地区。 维吾尔族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他们的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中国解放之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是新旧两种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非常著名的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和穆罕默德·喀什噶里的百科知识性辞书《突厥语大词典》,以及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还有鲁明善所撰写的农业专著《农桑衣食撮要》。 维吾尔族人的舞蹈闻名中外,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等;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族的人,他们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热情好客、坦诚直率、勤劳勇敢。在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和宗教礼拜活动中,以及其它主要的文娱热闹场所里,男人都喜欢身穿右大襟斜领口,不用纽扣,只用腰带子系腰的长袍,头上戴着四楞小花帽;女人头戴花帽,或者是围着花头巾,穿上五彩缤纷宽袖的连衣裙,再套上对襟的小背心;男女老少的脚上都喜欢穿着马靴,在悦耳的乐器和粗犷豪放的狂歌欢舞的天籁声音之中,庆祝祝福着他们自己的那一种美好的生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住的地方,这个地区以维吾尔族人为主体,汉、回、哈萨克、俄罗斯等12个民族的人,在这个区域里居住的历史也较长,人口也较多。其余的就是东乡、朝鲜、藏、壮等34个民族,人口相对的也较少。现在的新疆共有1515·57万人口,47个民族。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的人都把新疆称为是一个“民族的橱窗”。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逐渐地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俗习惯和人生信仰。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基督教、萨满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具有西域大地的那么一种浓郁古朴的民族特色。 阿拉伯风韵的喀什,是帕尔米高原下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喀什意为玉石般的地方,是中国最西端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边最古老,又最富饶的绿洲之一,是中国对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与门户。早在2100余年之前,这里就是丝稠之路南北两道在中国西端的总汇点。千百年来,喀什一直是天山以南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这里的气候和畅,四季分明,盛产西瓜、石榴等等瓜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喀什这里的自然风光雄伟奇特,人为景观众多,民族色彩浓郁,是维吾尔族人的大本营。这里有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冰山,有世界第二高峰的乔戈里峰,有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叶尔羌河,有帕尔米高原等等自然景观。人为景观有新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有大型的伊斯兰教古式建筑——香妃墓,有千年佛教遗址——莫尔佛塔,有古代“喝盘陀”国的都城——塔什库尔干石头城等等历史古迹。自古以来人们的口头禅就是:不到喀什,你就不算是到过了新疆 西域一行,那一些自然风景和人为景观,当时确实是激动得我整天的都不得了啦,每天都让我联想了许多许多的梦幻,可是等到我回到家里头还没有用了三天半的时间,我就已经又都给忘个差不多了。我对新疆这个地区特别感性趣的,这一辈子忘不了的就是喀什那里的那一种酸甜可口的大石榴和香喷喷的馕,尤其是那一种特别让人们回味无穷的烤全羊。再就是那一些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的阿娜尔古丽。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13b2d01007znu.html4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