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尔金山——可可西里游记 |
[游记]阿尔金山——可可西里游记 |
2007-07-21 dahe.cn |
阿尔金山——可可西里游记 阿尔金——可可西里游记 2005年的十一长假,我又一次打点行囊,奔向远方。 这一次是去了美丽而神秘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对阿尔金山的了解,是在2005年五一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的时候,有过一些约略的了解,或许还受了这个名字的影响,很有些魔幻的感觉。 车队原定的计划是从格尔木向南进入可可西里地区,做一次可可西里腹地大穿越,因为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后改为从格尔木向西进入新疆境穿越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进入可可西里地区。 关于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官方的资料是这么描述的: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面积450万公顷,1983年经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5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原始状态的高原生态系统及野驴、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本区地处东昆仑中段北坡大型凹陷盆地中,东邻柴达木盆地,南倚昆仑山与藏北高原相接,北部受干旱贫瘠的阿尔山所屏蔽。区内地形复杂多样,构成了保护区的奇特景观。植物从其种类及分布上充分显示着由中亚荒漠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特征,高等植物种类达300余种。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高寒草原,加之人迹罕见,使这里成为许多高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乐园,区内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高等动物有6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藏原羚、雪豹、黑颈鹤、藏雪鸡等,且种群数量较大,密度较高,被誉为“天然动物园”和“有蹄类动物世界”。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典型高原生态系统和开展生物地理、地质、气象等学科的研究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9月25日 郑州——兰州 9月26日 兰州——都兰 走进青海湖 兰州到西宁段,路非常好走,景色也不错。天蓝日烈,空气能见度很高,高速两侧延绵着西北高原的地貌,土山沟壑起伏,绿黄沙杨成排,晒着温暖的阳光,行起车来十分惬意。 兰州到西宁很近,两个多小时就到了。这大概也是国内挨得最近的两个省会城市了吧。 西宁的这个下午是个悠闲的下午,大家各自活动,悠然自得。同一时刻,另一个神秘人物也在西宁的大街上闲逛,在明天的这个时刻,她将帮助我解决一个大问题,而在此时,我对即将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一直闲逛到下午五点多,我偶然发现手机没开,一打开,七八个手机呼,都是科举的号码,赶紧回过去一问,大部队已经出发快俩小时了,科举让我们赶紧出发,再晚到了青海湖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车开了两个小时,终于在日落前赶到了青海湖,此地海拔已近三千,加上天冷,已经有了高海拔的感觉——头疼气喘。我们汇合在青海湖畔一片帐篷旁,这是藏族人开的旅馆,一群藏族小姑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家商量着要在这里宿营,我觉得太冷,就把大包拿了下来,在一个帐篷里换了衣服。 去湖边转了转,因为天快黑了,没看到特别好的景色,有点遗憾,想着第二天起个大早再看吧。回到帐篷里,藏族姑娘们已经把饭准备好了,酥油茶,馓子,炸羊排,还有一些家常菜,可能是天冷的缘故,大家吃着也没有想象中的气氛。 6号车和8号车已经先走了,龙哥和郭哥的车刚在西宁办完事,正往这里赶。我们一商量,第二天的路还有七八百公里,今天休息太早,从青海湖到格尔木的路也很好走,于是大家手忙脚乱的上了车,继续向前出发。 丢包事件 零星下起了小雨,漆黑的夜掩盖了两侧的景色,只听到沙沙的风声和雨声,CD机里,许巍用其特有的纯亮的嗓音为我们诠释着对岁月对人生的感悟,我们都被感染着,享受着。 三小时后,我发出了一声凄惨地尖叫——我的包忘在了青海湖畔。 包里有我的相机,我的衣服,我刚买的温标零下20度的睡袋,没了这些宝贝,我也只能两手空空地去拉萨转转了。 拐回去是不可能了,夜路有危险。当时我面临的选择有二:一、夜宿都兰,第二天搭格尔木到西宁的班车返回青海湖寻包,然后再搭对开的客车到格尔木与大部队汇合(只想想这个过程我就想放弃找这个不一定还能找到的包。)二、放弃找包,到了格尔木直奔拉萨,做一个两手空空青藏游的酷人,好在身份证记者证银行卡现金都随身携带,倒是没问题(这个计划被否决,损失惨重是一个原因,去不成无人区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丢不起这个人那!!)。 两个方案都让我恶心,就在危难时刻,我想起了一个人——紫晶姐姐。 紫晶24号一早和马克结伴出发,也是走的这一路,她将在格尔木转道拉萨。但是她是在我之前一天出发的,我们今天的行程又特别悠闲,她落在我们身后的机率太小了。 然而命中注定,我太幸运了,紫晶仍然在西宁,更为幸运的是,她们下午还到了青海湖边,看到了那排大帐篷,由于同行的一个人要去办事,她们下午又拐回了西宁,至此,我的寻包计划有了着落。 紫晶对我丢包的事似乎不是太诧异,好象是很正常的事情,这让我心里有些别扭,我想她会不会再第一时间发短信到郑州告诉大家,竞相传诵丑闻——这象她做的事。后来我强压下这个念头,毕竟是个可爱的姑娘啊,哪会干这么不象话的事。 到了都兰,住在了都兰驿宾馆。心神不宁地进入了梦乡 9月27日 都兰——格尔木 豪情越野 早上起来的时候,同住一屋的丁峰当着我的面剃胡子抹霜换衣服,哼哼着小曲儿,时不时的显摆着带着行李的好。 丢包的事已经传开了,刘蕾明显看着很兴奋,丝毫不掩饰幸灾乐祸的心情,这和我对她个人素质的判断还是吻合的。 青海湖到格尔木这一路的景色非常棒,右侧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戈壁,一丛丛野草零星点缀着。左侧数公里外一直顺着路的方向蜿蜒着群山,这里的山和中原的不一样,极目看去,都是顺着几公里的平原沿大坡上去突兀成峰,颜色灰褐风骨如刃,已经有了西域的感觉。沿途的公路也笔直平坦,大起大落,十分的有气势,行起路来十分豪迈。0号车和6号车别着劲的往前蹿,时而下路在戈壁上奔腾一番,快意无比。 由于海拔上来了,缺氧,不但人产生了反应,车辆也开始有高原反应——车辆的汽油燃烧不够充分,动力不够,没多久,0号车仪表显示,汽油不够了。 0号车显示还能跑50公里的时候,6号车显示还能跑110公里,我们开始发毛,此时距离目的地格尔木至少还有70公里的路程,沿途路边只有一两家放着几个油桶的简陋油铺,曾经跑过这条路的科举很反对半路在路边的破油铺加油,油料的纯净度无法保障,对车的油路会造成损害。 两辆车经过商议均表示对自己有信心,决定硬开下去,坚持到格尔木。万一0号车没油了6号车就去格尔木拉油。 可笑的事情发生了。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6号车的油表指数迅速下降,在0号车显示还能跑20公里的时候,6号车已经从110公里下降到了19公里,又跑出二十公里后,两辆车均显示油标为零。把科举气得直骂英国人的电脑绣逗。 最终在两辆车都显示0油度的情况下,又跑了20公里,全部安全抵达目的地格尔木。 格尔木的半天 进宾馆的时候,又见到一辆来自昆明的宝马叉五,随车还带了一辆桑塔那2000,专门拉了三条备用胎,我们好笑之余,又为5号车担忧起来。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离我们住的宾馆不远,面积不大,一座办公楼带一个两层的宿舍楼。局里停着七八辆北京战旗,都是企业捐赠的,当地还有战旗专卖店,后来听给我们做向导的保护区藏族管理员耿嘎说,战旗在当地非常流行,很适合高原山区,且价格不贵,七八万就可以买到。他刚看到科举的陆虎时,从正面看也当成了战旗——不知道科举听见会不会吐血。 院里还有一大一小两只熊的标本,说是一辆汽车在保护区境内撞死的,两只熊眼睛不大,透着浑噩的凶残,爪子又长又尖,看得我毛骨悚然。 我们的向导是保护区的韩警官和耿嘎两人,都是保护区的老职工,非常有经验。 下午一直在采购东西,傍晚的时候,紫晶打来电话,包已拿到,让我去饭店请他们吃饭。饭桌上除了见到紫荆和马克外,还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中国业余登山界名人——大刘,大刘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业余健将级登山运动员,也有很多郑州的朋友,前一段郑州的山友腾格里和他一起爬过海拔六千多米的启子峰,提起腾格里来大刘十分赞赏,夸个不停。这次大刘是赶到拉萨作为领队带只队伍去爬雪山,听得我心里直痒痒,恨不得包没拿回来被迫跟着他去转转。 这一顿饭吃的大家很酣畅,最后我一再嘱咐两姑娘回去后不要把丢包的事传出去(当然这不可能,只是抱一线希望),两人很不真诚地欣然答应。 9月28日 格尔木——乌图美仁乡 第一天宿营 一早醒来,队伍里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来自北京的吴庆斌,五一我们在穿越罗布泊时碰到的朋友。当时他和太太坐一辆旅行社的老巡洋舰穿越罗布泊,因追赶野骆驼汽油用完,被困在沙漠中,正好碰到了我们的车队,一起穿越出来。 出了格尔木,不久就没了柏油马路,风景也和我们昨天走的青海湖到格尔木段类似,所不同的是两侧的植物比较多,且颜色和种类变化都很大,倒也赏心悦目。 耿嘎说是武警出身,退役后到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又黑又壮,身体好的不得了。从我和他见面时起一直到几天后分手,他上身只穿着一件衬衣,在保护区内零下七八度的天气里也是如此,如果说还有什么御寒的装备,就是他那一丛黑漆漆的护胸毛了。 耿嘎虽然是藏族人,但通过交谈能够感觉到,他的思维模式和行事作风都非常汉化,没有什么隔阂,我们之间开个玩笑,也都很容易被互相理解。后来耿嘎还露了一手,让我们更加吃惊——耿嘎给我们打收条的时候写出一手非常漂亮的令我汗颜的汉字。 这一路上已经荒芜人烟,路两侧的景色倒是变化不断。一会儿是土丘林立,一会儿是水流淙淙,一会儿是茅草丛生,一会儿是戈壁莽莽。偶尔有一两辆矿上的车从身边驶过,尘土飞扬。 下午四点的时候,我们追上了车队,这一路基本都是石子土路,有一段路还是搓板路——完全是硬石头茬,开起来跌宕起伏,非常毁胎,弟兄们一个个叫苦不迭。 又走了两个小时,大概是到了乌图美仁乡的地段,路的两侧是熟悉的沙漠戈壁地貌,今天的行程就到了这里。顺着戈壁地段再往里是一层软沙,扎营正好,过了这一段再往里,灌木丛生,沙质松软,依照经验判断,车辆不宜再进。 不安分的3号车往里进了。 我正在宿营地收拾东西,耳边隐隐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过了一会儿便听到8号车电台传来求救声,“3号车陷车,3号车陷车,请求支援 over。” 5号车、6号车自告奋勇搭救3号车,也开了进去。 一会儿电台里又传来求救声“3号车,5号车,6号车陷车,请求支援 over。” 我无语凝噎…… 当晚,我试用了一下新买的零下20度温标的hr睡袋,蒸得我象洗了个桑拿,半夜把睡袋全开了口盖在身上。 帐篷内外,车上车下,鼾声此起彼伏顿失滔滔。 9月29日 乌图美仁——花土沟 帐篷外面喇叭长鸣,我睁开涩涩的双眼。 内帐已被我们的哈气湿透,又闷又热,感觉到透不过气来。拉开帐篷,新鲜空气扑面而来,神清气爽。。 已是早上七点,六七顶色彩绚丽的帐篷在戈壁滩上零星支着,旁边几辆越野车,从远处看,倒也灿烂。 吃过早饭,我们出发了。 今天这一路非常爽,一路不见车辆,沿途西面是巍巍昆仑,东面是莽莽戈壁,脚下的碎石公路延展起伏,视野开阔,唯一的人工痕迹是一直延着公路一侧铺设的电线杆,极目望去,直到天际。 疾行的越野车辆风一样掠过一个个起伏的山坡,炽烈的阳光洒在车窗上,每个人都懒洋洋的眯着眼睛——除了开车的牛师傅。 行驶到下午一点多,老周的至尊宝马再一次爆胎,这次爆胎又一次严重打击了周哥的信心。 此后一路牛师傅开车心神不宁,前言不搭后语,最后忍不住问我们,“哎,你们说,我要是这会儿用4700换他的宝马,他会不会同意?” 众皆愕然,心蓬蓬跳。 下午4点多钟,车队抵达老芒崖岔道,居然又上了柏油马路,当晚目的地是30公里外的花土沟镇,路程不远。 一觉醒来,已经抵达花土沟镇,我们一马当先冲进镇去,迎面碰到从另一个叉口冲进镇的9号猎豹,然后看到5号车掠过身边,接着是3号车,6号车。似乎整个镇子都被车队占领了。 花土沟镇处于三省交界处,是青海油田一厂二厂所在地,镇子还比较繁华,饭店,澡堂,酒吧,录象厅,银行,宾馆,加油站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几处网吧。该镇全部是外来人口,人口流动性很大。 在《可可西里》一片里,巡山队员们追击盗猎者,就是从这个镇子开始沿着我们即将走的路线进入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当晚吃过饭,我和猛子两口去了饭店对面的一个网吧,很意外的发现网吧机器的配置还不错,规模也挺大。几个染着金黄头发,粉白粉白面庞的姑娘从身边走过,妖娆妩媚。猛子斜昵了一下,然后对我眨了眨眼,我回眨了一下,刘蕾装没看到。 刚坐下收了封邮件,龙哥打来电话,让立刻回宾馆,说当地治安不好。 回到宾馆向当地人一打听,这里果然经常有治安事件发生,黄赌毒俱全,所有住店的人都要出示身份证方可如住,查的很严。 临睡前,给不得不留守郑州的几个朋友发了短信,“此地人傻钱多风景好,速来”。 四点的时候,有人回了过来“那你留下吧,增加那地方的含傻量。” 9月30日 花土沟——大河沿 8号车撤退 自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一早大家就在收拾东西,加油的加油,买水的买水,不亦乐乎。 老周经慎重考虑,把宝马留在了花土沟,成员分散到其余的车上,这下大家心里也都踏实了。 十点钟的时候,车队上了公路,但没走多远就在一个岔道口被一辆警车拦住,进行盘查,龙哥又跑回花土沟开证明,才过了关。看来此地治安的确是不好。 十一点左右,我们过了最后一个行政镇——芒崖镇,据说这里还是国内最大的石棉生产基地,空气质量果然很差。 过了芒崖,正式进入了阿尔金山地区,我们在一个大谷地中穿行,两侧戈壁和草地的尽头都是白雪皑皑的阿尔金山,完全看不到人工的痕迹。 没走多远,电台里就传出激动的声音“野驴!” 我们急忙往外看,远远的几个黑点在移动,所有的队员都兴奋起来,车队乱了阵脚,开始横冲直撞。 科举讲,上次和几个朋友开车到可可西里,平均80码的速度追了几只野驴俩小时,野驴丝毫未放慢速度,耐力惊人。 接着我们又看到一群骆驼,可惜是家养的。沿途还有几个小湖,篙草荡。自然保护区渐显面目。 下午两点,0号车和给养车先到达了最后一个哨卡——玉素甫检查站。 在等车队汇合的时候,电台里又传出不好的消息,8号车的钢板震断了,只能退出了。 眼见得到了阿尔金山的脚下,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却不得不往回撤,这对8号车来说是很残酷的一件事,车队所有的队员都感到很遗憾,纷纷在电台里安慰虎哥。 老虎毕竟也是个肩头上跑马,肚子里撑船的男人啊,很理智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发出豪言,一定会再回来! 虎哥两口驾着8号车慢慢退了回去,猛子两口被分到了其余的车上。至此,POLO留在了格尔木,宝马留在了花土沟,这次8号车一撤退,每辆车的载客都在4人以上。 玉素甫检查站 玉素甫检查站隶属新疆若羌县管辖,只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一栋二层楼。几名工作人员不是回族就是维族,在等车队的过程中我们和他们攀谈了一会儿。 据站长介绍,当地设置检查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检查偷猎的车,这里每天都有挖金矿的车辆过往。站上的工作人员几个月一轮班,电话也不通,平时只能看看电视。 我发现房顶上面竖着两个一模一样的锅——卫星电视接收器,很奇怪。站长不好意思地解释,原来只竖了一个,结果只能收到16个台,后来听人说锅多了就能多收,于是又买了一个,结果还是那么多台。 我们听了有点好笑,然后热心地给他分析了一下原因,建议他买什么种类什么型号的锅。 3号车和6号车向西南方向的草地上驶去,原来那边有一群羊,龙哥想买只羊晚上宰了给大家吃,众人听了很兴奋。 可没多久,两辆车都又回来了,速度比去的时候快的多。原来放羊的说他那里不能宰,想宰还得去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地方,然后还很担心地告诉他俩,周围有沼泽地,车陷进去,30秒没顶,两人一听二话没说,上车就跑。 一辆巨大的卡车迎面驶来,定睛看去,车上居然拉的是一艘船!体积还不小,不知道从哪拉来的。 车队交纳了一定费用,并出示了手续,站长终于放行了。 大河沿清真寺和黄河宾馆 我依旧坐在耿嘎开的给养车上,一路颠簸但是很愉快。耿嘎给我讲着可可西里的故事,很刺激。 天渐渐黑了,我问耿嘎宿营在什么地方,耿嘎神秘地说,到大河沿,还是宾馆。 我自然不信,在这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开宾馆,还不得赔死。耿嘎又赌咒又发誓,真的是宾馆。我含笑不语。 天一黑,温度马上降了下来,还开始刮起刺骨风,后半截的路还很难走,颠簸并且泥泞。 远远地终于看到一片灯光,这就是大河沿了。车开近一看,是两个非常大的帐篷,一个写着“大河沿清真寺”,另一个写着“黄河宾馆”。 耿嘎还真没骗我!我哭笑不得。 还真没见识过这样的帐篷,我进到“大河沿清真寺”里,整个大帐篷有四间,一间厨房,两间各有着十几个铺位的隔间,还有一个小间,里面单独生了个炉子,非常暖和,有个六七个铺位,居然还有沙发!如果那两个大间算是普通间的话,这间就是总统套房了。 女队员们自然住到了总统套房。 隔间里有个电视,这里的锅看来是高级货,因为能收住一百多个台,大部分台我都没见过。最让人开心的是还能收到河南卫视,听着家乡的新闻吃着热气腾腾的羊肉面条,每一个队员风尘仆仆的脸上都显露出极幸福的陶醉。 我和开店的维族人攀谈了一会儿,原来这里是挖金矿的车进出山的必经之地,砂娃们(挖金矿的工人被称作砂娃)经过这里往往要吃顿饭或者过夜,有需求就有市场,会做生意的维族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吃完饭周哥科举和牛哥硬拉着哄着自称不太会打牌的洪彬赌博,结果我没看到,但第二天听说洪彬这趟出来的旅费那三个人算是给报销了。 吃饭的时候,我说起耿嘎身体真好,这么冷的天只穿个单衣,韩警官说他们巡山队员都这样,有年最冷的冬天,三个人坐在一辆没有前玻璃的东风车上往山外赶,十几个小时的路,有个家伙也是就穿了一件衬衫,我们几个裹着超保暖的鸭绒袄,擦着清鼻涕,不可思议地摇着头。 老韩还说起来他曾经有半年时间在一个检查木材的哨卡上值班,一直都是一个人,离哨卡几里地有个藏族村落,但谁也不会说汉话,那半年里他就一个人孤独地过着,每天给自己说说话,解解闷。 临睡觉前,听见总统套房里刘蕾喊郑猛,郑猛已经睡下,我就自告奋勇去传个话,结果刘蕾吞吞吐吐,老半天才说,每天临睡前郑猛都会亲她一下,要不就睡不着,我目瞪口呆,回到郑猛面前吭吭哧哧地说不出口,最后只好胡编说刘蕾让猛子看好相机,然后红着脸跑了——大人的事真是搞不懂。 半夜听见总套的女队员们时不时地尖叫一嗓子,说帐篷外有人,典型的野外宿营恐惧症,最后牛哥出马去给他们当了门房,才算平静下来。 qq:1701597 |
转自:http://vcom.dahe.cn/dhbbs/dispbbs.asp?boardID=53&ID=2492887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