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尔金山考察报告 |
[游记]阿尔金山考察报告 |
2008-05-22 sina.com.cn |
一、前言 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北起祈曼塔格山,南至昆仑山,西与且末县接壤,东抵青海省边界,东西长36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内陆面积最大的保护区。 保护区坐落在著名的高原盆地——阿其克库勒盆地之间,属于青藏高原的北缘地带,地面平均海拔高度4600米以上。全区最高点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最低点阿牙克库木库勒水面3376米。保护区是封闭性高山盆地,内陆河水向盆地中心汇集,形成了十多个高原湖泊。其中最大的是阿牙克库木湖,面积为500余平方公里.湖东南百里以外是高原最大的库水库勒沙漠,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 祁曼塔格山下的祁曼塔格乡,是这块高原惟一有居民长期居住的地方。 二、沿途主要行程 第一天:若羌—米兰—阿吾拉孜沟道班—塔什达坂—米兰河口道班—依吞布拉克—茫崖—阿塔提罕检查站—阿木巴勒希坎达坂—阿尔金山石林—阿牙克库木湖—祈曼塔格乡 从若羌向东翻越阿尔金山,就到了柴达木盆地西缘的茫崖。这一段荒凉的高原之路,却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通途:大约在距今7000-10000年前,昆仑玉就是沿着这条山间走廊源源不断进入中原。这里也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藏北高原地理和文化形态的结合部,如果从若羌出发,东北可以至敦煌,东可以至茫崖,东南可以经那曲抵拉萨。 从若羌到米兰是80公里的新公路,路面笔直而又平坦。到米兰后,道路向东进入米兰河谷,路面也变成砂石路面了。米兰河也叫子母河,据说河水可以治疗不孕症。车过米兰河大桥后,海拔开始急剧上升,路况也越来越差。 阿吾拉孜沟道班座落在河谷中的一片树荫中,很有世外桃源的味道。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几分钟,咔嚓了几张照片就继续上路了。上塔什达坂的路堪称九曲回肠,很多路段是在峭壁上开凿出来的,车行其上,稍有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塔什达坂,海拔3800米。 在米兰河口道班,我们一部车的轮台被碎石扎爆了,车队只得停下来换轮胎。米兰河口道班有20名工人,加上阿吾拉孜沟道班的10名工人,养护着从米兰到依吞布拉克约300公里的山路。从经济角度看,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在依吞布拉克加油后,我们离开315国道,向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进发。 阿塔提罕检查站海拔3500米,座落在一小片高原绿洲上。从这里开始,就属于保护区的地盘了。 从依吞布拉克镇到祈曼塔格乡约200公里,路况很差,很多地方都被山洪冲毁了。一支青海的施工队在帮助若羌县修建沿途的桥涵。 阿木巴勒希坎达坂海拔4800米,是翻越祈曼塔格上的必经山口。很多队员开始产生高山反应。 阿牙克库木湖座落在阿木巴勒希坎达坂下,总面积500余平方公里,是保护区内最大的湖泊。 在阿牙克库木湖——祈曼塔格乡途中,我们遇见了大群的野驴。 夜色中,我们终于抵达祈曼塔格乡,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第二天:祈曼塔格乡—沙子泉—阿尔金山石林—阿木巴勒希坎达坂—阿塔提罕检查站—茫崖—花土沟 在现代化交通工具发明之前,茫崖东南面20余公里的铁木里克曾经是往来商旅的水源地。从铁木里克经祈曼塔格、那曲至拉萨,是一条古老的朝觐之路。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就曾经沿这条路抵达西藏那曲,途中还遇到去拉萨朝觐的新疆蒙古族香客。上世纪50年代,数千藏民为寻找传说中的“莲师净土”,在一位十几岁的“山羊喇嘛”率领下,从那曲出发,越过阿尔金山,经若羌、库尔勒至巴音布鲁克。 沙子泉是保护区的一道奇观:在海拔4000米的同一高程分布着三个巨大的泉眼,仿佛三个巨大的“沙眼”,总名曰沙子泉。其中最大的一眼,泉口直径达200米,面积超过31416平方米;另两个泉口直径分别为50米。三泉一线,形成一体个总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小盆地。三大巨泉横向排列,开口向北,汇为一流,名曰大沙河,宽约1000米,水流交错,形态各一,颇为壮观。 第三天:花土沟—茫崖—依吞布拉克—红柳滩—红柳沟—米兰—若羌—库尔勒 红柳沟内的巴什库尔干是一个三岔路口,东可以至茫崖,东北可以至敦煌,西可以到米兰。据若羌县江波副县长说,通向敦煌的313国道是国民党时期修的。米兰是汉代伊循城所在地,是楼兰的卫城,那么这条路的历史是否可以追溯到汉代呢? 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分为南道、中道、北道、新北道。其中关于南道的走向,一般认为是从敦煌出发,经楼兰、若羌、和田、喀什进入中亚。现在看来,这条古道也可能不经过楼兰,而是从敦煌直达米兰,这在距离上要便捷许多。 巴什库尔干,可以翻译为“上城”,是否说明这里曾经有一座古代的要塞? 从依吞布拉克返回若羌,我们走的是新315国道。315国道东起西宁,经格尔木、茫崖、若羌、且末抵喀什。青海段目前已全线贯通,茫崖——若羌段正在修建,部分路段已经可以行驶了。315国道的全线贯通,使若羌成为南新疆的东大门,其意义是划时代的,必将一举激活昆仑山板块的旅游潜力。可以预计,以玉文化、原生态民俗风情以及丰富的文物古迹为特色的昆仑山旅游板块,必将迅速崛起! 三、沿途主要地名释意 1、塔什达坂:石头达坂。 2、依吞布拉克:独眼泉(依吞,孤独的;布拉克,泉)。 3、阿塔提罕:打马的地方。关于这个地名的由来有两个故事版本,其一,据说一个牧民的马跑了,变野了,牧民追到这里,用枪把马打死了。其二,若羌的一位猎人领着他的儿子进山打猎,一直走到这里,仍然没打到猎物,食物也吃光了,父子俩不得不将坐骑打死充饥。 4、阿木巴勒希坎达坂:又译“阿不拉西汗达坂”,据说从前祈曼塔格牧区遭雪灾,县长阿不拉西汗亲自率领救援队伍,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就是翻越这个达坂进入祈曼塔格的。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县长,就将这个达坂命名为“阿不拉西汗达坂”。 5、阿牙克库木湖:含义不详,面积500余平方公里,是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湖泊。1900年斯文·赫定测量,最深处23米。 6、阿其克库力湖:咸湖。 7、祈曼塔格:美丽富饶的山。 沿途主要景观 米兰河口道班 ?/P> 阿塔提罕检查站 ?/P> 阿木巴勒希坎达坂 阿牙克库木湖 ?/P> 阿尔金山石林 ?/P> 阿尔金山湿地 ?/P> 沙子泉 ?/P> 藏原羚 ?/P> 藏羚羊 ?/P> 藏野驴 野牦牛 四、阿尔金山主要旅游资源 1、野生动物 保护区内动物资源十分丰富,高等野生脊椎动物已知有65种,其中爬行动物1种,鸟类21科39种,兽类10科25种。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黑颈鹤、胡兀鹫、金雕共8种;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石貂、猞猁、豺、兔狲、盘羊、岩羊、藏原羚、秃鹫、高山兀鹫、藏雪鸡、猎隼等12种。 据多次考察估算,约有野牦牛2500头,藏野驴20000头,藏羚40000只左右。在高原湖泊,秋季迁飞季节可见成千只的棕头鸥群和斑头雁群。 2、河、湖、泉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主要有8条河流组成了高原盆地中的“大动脉”,滋润着广阔的高山草场。8条主要河流的的流域面积达两万平方公里。苏鲁贝提勒克河为保护区最大的河流,源于新青峰北坡,注入阿牙克库木湖,全长280公里,流域面积达6250平方公里。保护区湖泊星罗棋布,总面积1200平里,占保护区面积的2.7,对调节区内气候起着重要作用。阿牙克库木湖位于保护区北部,面积536平方公里,是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湖泊。阿其克库勒湖位于保护区西部,面积352平方公里,矿化度81.6克/升,湖中屹立着两个小岛,岛上居住着大量的鸟群。鲸鱼湖位于保护区南部,以形似鲸鱼湖而得名。库木湖和克其克库木湖,维吾尔语称“沙子湖”和“小沙子湖”,位于库木库里沙山上;湖水为沙山凝聚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水质良好,矿化度为0.3克/升,唯一有进出口水的淡水湖伊阡巴达湖,又称“依协克帕提湖”,面积11.8平方公里,形如葫芦,水质较好,湖中生长着钩虾等多种水生生物,是保护区内唯一有牧民居住的地方,也是“鸟类的天堂”。 积沙滩小湖群在沙丘链分隔的海拔4900米高的沙漠中,呈月牙形分布着145个小湖泊,保护区内还有多处冰河期残留的冰川终碛湖。受构造断裂裂隙控水作用和断层阻水影响,保护区南北侧地下水量差异很大,沿断裂走向南侧,有多处断裂泉。在石灰岩底层涌出的泉水,是很好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东北部库木库里沙山北麓坡角的沙子泉,有3口高在3920米的泉眼,其东、南、西三面被沙山环绕,呈向北开口的漏斗。最大的泉眼直径在200米以上,其它两口为50米。泉水为下降泉特点,由坡角一线以数千股散流溢出,若人立泉水中,动则下陷。明布拉克,即“千泉”之意,由近千口泉眼散布在洼地边缘而得名。这里水草丰茂,是动物寻食的好场所。其火山活动区,尚有多处待探明的高山温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b0e1d01008seq.html4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