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川.藏.尼.新.古格.阿里.喀什.喀纳斯.壶口.黄帝陵.法门. |
[游记]川.藏.尼.新.古格.阿里.喀什.喀纳斯.壶口.黄帝陵.法门. |
2008-05-22 163.com |
早9:30出发>公里数65536>早餐36+14元>晚餐83+6.5+9.5+14>住宿70元/利川地税宾馆>停车5元 8.26.恩施至利川.9:00起床,离开浮想联偏的黄金海岸,赶到土司祠堂,领导比较重视,专门派了个解说小姐,我们还是决定自由拍摄,不用随从。院内建筑很有苗家土族特色,民族风情表演很有韵味,土家女孩清纯和善,小转小圈在大门留影后拍马赶赴恩施大峡谷。 初秋的路旁,到处成片的玉米地,而房屋两旁都晒着玉米,估记农家主粮还是玉米了。还有硕大的向日葵,结满了葵花子低下了头,犹如即将出嫁的新娘。顺着水库一路向前,水绿山青,一叶叶小舟在水面飘浮,水静如明镜,参天大树连绵不绝。高山.云雾.湖水如山水画般静谧、写意。大峡谷快到了,率先印入眼帘的是千丈悬崖,随着车的深入,千峋绝壁绵延不尽,而从车窗往下看,亦是千丈的深渊,感觉更加动人心魄,切身体会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绝妙,不禁肃然起敬。大家大呼,兴奋起来,不停询问不停前进。到了一座石桥,啊,看桥下,原来不经意间己到恩施大峡谷。狭长的万丈深渊,从石崖垂落下的瀑布,一泄谷底,溅起云雾状水珠,整一个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之势。再往下看,峡谷下清澈的溪流静静流淌,与飞流的瀑布形成强烈对比却又彼此相映成趣。而峡口的古树、散落在石涯壁上的青苔及在乱石中打着旋涡的流水又为峡谷平添几许神秘气氛。 “小白小黑”再加HDTV高效率工作起来,有生第一次感到无法表现此山水之美妙,之前朋友总是说我拍出来的风光片比实景漂亮,实地一看说被我忽悠了,但这次是亏待了这么好的美景啊,拍了数张均不得要领,映了苏东坡的句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美景我一下联想到<<朱罗季公园1>>里面直升机停机坪在一个峡谷中,下降时沿着瀑布慢慢垂下,简直是仙境,终于在国内也给我找到此景,正准备到对面找最佳拍摄点,可以表现整个峡谷、瀑布和脚下的老石桥,一辆开发景区的土方车从前面下来,狭窄的道路迫使我们车辆倒车让路,直接倒着上坡退到了公路,难度超高。看来这里无法细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继续挺进,后面基本没路,颠簸的乱石路基让我们只能以5~10公里的时速爬行,经过努力攀爬终于到了大峡谷最为经典绝壁下留影,长焦镜头中拉近看到千丈悬崖口刚在铺设栈道,部分木架结构还悬空,听老乡说由浙江老板投资兴建,以我经念过两年应该成为4A级风景区没问题,的确是个充满刺激充满历险好风景。 前方己不便通行,我们原路返回,路上看到很多当地人徒行 出行或回家,很不方便,挺坚苦,心中不免感慨,人与人之间,环境相差太多,生活差距极大,当然他们未必会认为这种生活太坚苦,未必不快乐,连绵不绝山峦间,散住一些居民,居民把山沟与山坡足够地利用起来种满玉米及他们需要的经济作物,他们憨厚神情中,享受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很热爱这片土地,以致在这种信息化的时代下也不愿意迁徒,宁愿守护这片看似清贫却很充实的生活,相信他们比更多城里人过得更为富足。 傍晚十点多到了利川,县城不大,人口比较多,显得杂乱,晚饭又吃铁板烧,买了一些水果,感觉此边消费离譜,县城个人收入并不高,通货膨胀,这边猪肉也15元左右,我们入住地税宾馆,条件一般,把床垫放在地上由一变两,一夜无语。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02.jpg (95.15 KB) 2007-12-6 02:5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03.jpg (70.75 KB) 2007-12-6 02:52 早饭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13.jpg (198.97 KB) 2007-12-6 02:52 土司城风雨桥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15.jpg (110.86 KB) 2007-12-6 02:5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22.jpg (45.78 KB) 2007-12-6 02:5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37.jpg (115.54 KB) 2007-12-6 02:5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34.jpg (153.94 KB) 2007-12-6 02:5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39.jpg (151.94 KB) 2007-12-6 02:5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35.jpg (131.01 KB) 2007-12-6 02:5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46.jpg (161.18 KB) 2007-12-6 02:52 恩施土司城是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城虽然大部分已毁,但城庙及城墙依然存在,一些土司城垣与石碑等物还依稀可辨。来到这里游览,犹如走进土家民俗博物馆,会叫你大开眼界。 恩施土司城在咸丰县城西北玄武山东麓,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 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方,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带,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恩施土司城座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市gov-ern-ment所在地500米,占地面积300余亩。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候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一、土司城门楼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 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二、风雨桥 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 三、廪君庙 座落在游船码头对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别住着巴、樊、覃、相、郑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蛮荒之初,没有头领。于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剑于石穴,投中者尊为头领。经比试,唯巴姓之子巴务相一剑投中,其余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气,再次约定乘坐土船游于江中,土船不沉的立为头领。比试结果,又是巴务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余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推举巴务相作头领,统领巴人。巴务相胸怀大志,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盐阳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巴务相虽感女神多情,但仍觉盐阳不够广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坚持溯江而上继续前进。女神无奈,便晚上前来陪宿,早上化成飞虫与诸虫同飞,遮天蔽日,令巴务相与众巴人不辩南北西东,寸步难行。巴务相于焦虑中断定是女神暗中阻挠,便乘女神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即将头发系于项间。待次日诸虫再飞之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虫,挽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 巴务相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祠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即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四、土司校场 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除置有一般刀枪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膂力的石磨、石锁等。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50.jpg (162.26 KB) 2007-12-6 03:1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45.jpg (64.38 KB) 2007-12-6 03:1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52.jpg (81.89 KB) 2007-12-6 03:12 土家族讲解员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54.jpg (132.84 KB) 2007-12-6 03:12 特喜欢这门神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55.jpg (120.49 KB) 2007-12-6 03:1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51.jpg (99.87 KB) 2007-12-6 03:1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56.jpg (237.76 KB) 2007-12-6 03:1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61.jpg (106.74 KB) 2007-12-6 03:1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58.jpg (126.79 KB) 2007-12-6 03:12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64.jpg (100.73 KB) 2007-12-6 03:35 【07年08月26日】♂05天┋周日●恩施→利川●_067.jpg (141 KB) 2007-12-6 03:35
|
转自:http://www3j000com.blog.163.com/blog/static/283435252007117250599013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