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喀纳斯

[游记]喀纳斯

2008-05-22    live.com

10月12日

24号凌晨1点,车停在了奎屯的一个小吃店门口,在那里稍作休整,去唱唱歌(在新疆出去玩唱歌就是上WC的意思,那么歌厅也就是WC了),然后吃点东西后继续前行。早上8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布尔津县。这里距离喀纳斯还剩下170公里。我们在一个旅店洗漱完毕然后每个人花了10块钱吃了一顿挨宰得早饭。
布尔津县位于我国版图的鸡尾的最高处。历史上也是北方草原丝路所经之地,挖掘出了成吉思汗西征时阵亡将士的集体墓葬。回来的路上我们去县里的河堤夜市吃了著名的烤鱼,有狗鱼、黑鱼、喀纳斯大红鱼、白斑、红斑等等。嗷嗷多的种类。我们被忽悠到了一家喀纳斯烤鱼王,还放了报纸报道他曾经被广东卫视、中央一二套多家电视报纸做过专访。这家伙居然说当时胡锦涛来喀纳斯就是他爷爷给烤的鱼。
等我们到达喀纳斯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边上的蒙古包在白桦林的修饰下美丽异常,草地上还有成群的牛羊在悠闲的吃着草。我们买了门票,进去后统一搭乘了景区内的大巴车。一路上都是金黄和绿色相间的树木,还有清清的河水。到了餐厅那里,我们换上了去白哈巴的小巴。
白哈巴村号称中国西北第一村,紧邻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居住着70多户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人,还有一格边防连驻地。路过的时候我们被察看了身份证,晕死,哈萨克斯坦又不是美国,应该没人想削尖了脑袋去那里的。路上我们遇见了好多转场的驼队,哈萨克族的人脸上都是红彤彤的,就像西藏人的高原红。这些哈萨克人的牛羊随季节逐水草而移动,收拾好过碗瓢勺,拆卸好毡房驼上牛车或马背,小孩子倚在妈妈的身边。人和马逐一跳过火堆,褪去一年中的不如意,就开始向着下一个牧场浩浩荡荡走去。羊才是转场中的主角,草地上遍布的羊群,边吃边走,云彩般的向前飘动,转场仿佛就是生活本身,不论老人还是小孩都没有惶恐不安。在移动中生存,所以才有了“马背上的民族”,自在且安然。而且比较好玩的是羊群身上都有染色做记号。红色,黄色…..。在中途一个草场边上,车被拦截下来检查,我们刚好下车遛遛。N多的牛羊,还有远处尖顶上还有积雪的山峰,远远看去像极了电视中的瑞士风光。再走一会,下了小巴,上了哈萨克人的马车,颠巴颠巴一会,我们就到达了白哈巴村。小村里尖顶的木屋散布在浑源的山坡和河谷中,有栅栏。秋天的树叶一片金黄。在里面逛了逛,我们就往南走国防公路,在半山腰的老树墩我们就看见了中哈德边界线。山下树木茂密,河流从树林中流过。很可惜草原都已经枯黄,不然就会是遍地野花,不过那样也没有金黄的白桦了。
从白哈巴回来我们去吃过了饭然后就去图瓦人家里做家访。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支,也是新疆现存较为奇特的四个人种之一。他们的生活鲜为人知,图瓦人的祖先是怎么到了山青水秀的喀纳斯的,谁也说不清楚。有人说他们是成吉思汗大军的后裔。在阿尔泰的青河大草原上,西征军的老弱病残被告知“给你们牛马和羊,沿着金色的山去设法自己生存吧”。最终他们走到了这里并繁衍生息了下来。还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与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同属一个民族。图瓦人保存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他们住俄式原木屋,习蒙古族文字,讲突厥族语言,交际对象是哈萨克人,信仰藏传佛教而又多了“萨满”遗风,所以在他们的屋子里面外屋挂着班禅额尔德尼的照片,里屋挂着成吉思汗的照片。他们只牧牛马而不放羊,不与外族通婚。但是现在随着图瓦人的稀少,他们也逐渐允许与外族通婚,但多是哈萨克族。据说有专家预测在100年以后就没有了这个民族。他们只需一把斧子就可以修建出下方上尖的木屋,这种木屋的上部是空的,被用来晾干肉。他们游牧时也住蒙古包。每家图瓦人的房前都会有栅栏,没有栅栏就不能修房子。进去以后屋里三面放了桌子,年长的人坐在正面,桌上搁着奶疙瘩(还是吃不惯这东西)、甜点和自制的黄油。周围的墙上都挂着野猪皮、旱獭皮、狼皮、猫头鹰、熊皮等等。在外屋还有一只栩栩如生的狼。屋主的女儿巴彦(蒙古语快乐的意思)给我们唱了蒙古语和汉语的敖包相会,然后给我们敬了马奶酒。端起酒杯,沾一下,甩向天空,敬天,然后敬地,接着在额头蘸一下后敬成吉思汗,接下来把酒洒在周围的朋友身上,祝福他们吉祥如意。最后端起酒来一饮而尽。然后又一个当地称作阿首的演奏者给我们演奏当地的一种传统乐器“苏尔笛”,这是一种相当轻的乐器,是河边的一种芦苇,再烙上几个眼。演奏的时候他用下嘴唇咬住笛子,然后用极大的肺活量演奏,据说很多人都曾尝试过也没能吹出声音。他给我们演奏了《美丽的喀纳斯》和《黑骏马》,低沉的笛声仿佛是风掠过草原后吟唱的乐章。
家访完了以后我们就回到了贾登峪,在这里我们要在蒙古包里度过我们的夜晚。说是蒙古包,其实里面就是几张单人床,再多了个炉子,晚上冷得很,因为。吃了点司机烤的羊肉串,我们用纸巾擦了擦脸就睡觉了,根本没有让我们洗漱的条件。连充电都很困难,用电都要现场发电。早上7点多我们就起床了,洗了洗脸,刷了刷牙,吃了揪面片,暖和了很多。当时的温度只有几度,我们都穿上了最厚的衣服。休息一会后我们就去喀纳斯继续昨天未完的旅途。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去观鱼亭,所以我们有四个人就结伴自己一组了。先逐个游览了卧龙湾、月亮湾和神仙湾。还有鸭泽湖。观赏完后我们就搭区间车去了观鱼亭下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爬,我们花半个小时就到了顶上。一路上,连岩石都好看得异常,越往上,喀纳斯湖的全景就更加完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蓝的湖水,黄的树林。到了山顶的时候天空开始飘雪了,山顶上甚至还积雪了。时间匆忙,我们赶紧下山去湖边。
喀纳斯在蒙古语中是“美丽富饶而神秘”的意思。这是一个藏在阿勒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南北长24公里,湖宽2~3公里,其形如弯月。45平方公里的面积比天池大了12倍。平均水深达90米,最深处有188米之多,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之一,虽然没有长白山天池那么深,但是它的储水量比长白山天池要大得多。风景区与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三国接壤。
爬山的时候刚好有点雾气,纯净的原色、强烈的对比、不断的变化、透露的神秘,对人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使得它成了一个最美丽的湖。雪山融水和特殊物质使得湖水的颜色呈现出了一片灰蓝,水越深,颜色越浓。加上天光云影和光线的变化,宁静的湖水还会一日数变:时而碧绿、蔚蓝;时而灰青、乳白,有着九寨沟一样神奇的水色,再加上红松、云杉、冷杉、白桦等西伯利亚区系特有的树种,湖四周远峰耸立,墨林倒影,云蒸霞蔚,分外妖娆。
湖的下游还有一串长长的漂亮的小河湾,延伸的原始森林里还有熊、豹等各种野生动物。仅国家级保护动物就有37种,湖中还有传说的喀纳斯湖怪。当地人叫大红鱼。实际上就是珍惜的肉食性哲罗鲑鱼。
坐上了游船,去沾沾喀纳斯湖的灵气。下船后在湖边匆匆照了相就往大门口赶了,离约定回去的时间不久了。本来说要装一瓶子的湖水回来化验一下的,嘿嘿,看看矿物质含量。可是后来急匆匆得却连用湖水洗一下手都没有。把我郁闷疯了。
回去的路上,看多了这些风景,说实话都有点视觉疲劳了。呵呵。而且由于我的懒惰,这里我省掉了很多描写。
不过,纯净的蓝天,变幻的湖水,挺拔的白杨,秀丽的桦林,金色的落叶,几近绚烂的饱满色彩。加上静谧安详的小村落,还有动人名字的景点,这就是喀纳斯。

转自:http://fishbonecomb.spaces.live.com/Blog/cns%216765880D9644EC3%211161.entry3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