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禾木喀纳斯散记三 |
[游记]禾木喀纳斯散记三 |
2008-06-10 live.com |
11月22日 - (续前) 10月5日 多云 晚上屋子很暖和,睡的很舒服,所以早上精神饱满。在屋外刷牙时发现,昨天晚上山上一定一直在下雪,雪线的海拔下降了不少,海拔2000米的观鱼亭应该已经是有积雪了吧。 原计划今天是坐景区的专线班车去白哈巴,但木屋的主人告诉我们,他可以联系吉普车载我们去,还坐班车车费要便宜,一个人来回180元,景区班车班次少,且来回要200多元。大家商议后,绝大多数人都决定乘吉普车,少数不去的队友们就在咯纳斯自由活动。 因为我们人多,共包了6~7辆吉普车,等所有联系的吉普车都来齐,已经是10点左右了,所有的司机都是当地人,每车一般都坐四人,我乘上了第二辆出发的车,吉普车从去观鱼亭公路半路处开下土路,越过栅栏缺口,开入雪山。 路况很差,坑坑洼洼,车上的人一会东倒,一会西歪,呼叫声不绝,不过非常刺激和有趣,比坐规矩的班车有意思多了。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很多道路都很泥泞,有些道路基本就是一条小河,两道车辙就是两条水道。 从山下到山上才1个多小时,景色就从秋天变成了冬天,大家都非常兴奋,如愿以偿见到了咯纳斯的雪景了,我们太幸运。(发现每年五一、十一我好像都可以看见雪) 在一处比较平坦的山谷,车停下,等后续的车辆,我们则下来玩雪。 太阳被厚厚云层遮住,所以那个冷啊!哆嗦,在雪地上跳跑着,打雪仗,看见有人在雪地上摔倒,大家都冲上去笑着踩几脚,嘴里叫着“小强!小强!”。 上图就是南坡和北坡对比的照片,北坡上覆盖着很多雪,雪非常的干净,像粉一样,可以捧在手上吹起。 太冷了,大家玩了一会就缩回了车上,车到齐后继续出发。后面的一段路因为雪厚,把车辙印记都覆没了,司机从地面上移动和联通的线缆埋设标记小水泥桩辨路而行,突然有一段下坡雪路,坡度有35度,那样的坡度再加上积雪,是不可能靠刹车把车完全刹住的,只能靠司机技术,一口气拐下去,我们的司机大叔是位四十多岁的老司机,水平非常高,有惊无险地开下了此坡。 后来路上看到一些伐倒的树木,估计村民盖房的木材,还没来得及用马匹拖下山。 下完了雪线,来到了公路旁边,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等后车到齐。吉普车只所以车费比景区班车价格低,就是因为绕走了山路,躲开了公路收费站,把买路钱省了。 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好暖和。附近牧民牵来了马匹让我们骑马拍照,不过也是要收骑马钱的。女生们拉着司机们合影拍照,几个新疆司机的确长的非常漂亮,我们队里女生多,司机们格外热情,不管摆各种造型配合。 等了30多分钟也不见最后两辆车过来,估计是遇到事故了,比较担心他们,领队见心等人都在最后的车上。司机们说没有关系,耐心等就可以了。结果又过了20分钟,终于看到了后面两辆车到来了,原来是前一辆车下雪坡时,轮胎打滑,别着轮子,侧滑擦碰了,问题还不算不严重,车身没有明显撞痕,人都没事,平安就好,互相问候后,我们继续向白哈巴村出发。 下午一点多,终于来到白巴哈村入口,这里有村子自己的收费站,说不让我们的吉普车进去,所有的人都要转乘他们的马车进村,一个人坐一次马车要10元钱(好像是,有些忘记了),早就听说白巴哈旅游搞的不太舒服,都是商业味道,乱收费,果不其然。远处有块车站牌子,原来咯纳斯的景区专线班车停靠终点就是处收费站,我们有吉普车却还要换马车,耽误时间不说,看着远处几十辆花花绿绿的马车,并没太大兴趣。领队和他们收费站人员反复商量,最后商谈每辆车付了些钱了事,然后全车队都开进了村。真是不知道这样村子旅游如何搞的好,短视的行为。 吉普车经过村子没有停下,一直把我们送到了边境管制区边界,告诉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这里是禁区边线,只要回向村子方向走可以了。以前曾经听说有游客无知进入军事管制区,被边防军盘问等情况,所以乖乖听司机的话,就在附近拍拍照片,然后向白哈巴村走去。 这里就是中国最西北地区的边防站了,雪山的背后就是异国的土地了。看着军营的五星红旗,肃然起敬,很好的公路,路面却很新,偶尔有军车开过,这里没有设置边境口岸。 在主要道路关键位置有布置碉堡,虽然没有什么美感,不过时时提醒我们这里是庄严严肃的地方。 很多去过白哈巴和禾木的人说,见过了禾木,白哈巴就没什么看头了。现在身处白哈巴,虽然我承认白哈巴也是美丽的,但是民族性和内涵性已经失去,无法和禾木相比,希望禾木能长久保持它现有的优点和特色。 站在一个高坡,看着白哈巴村,坡上立着一块艺术字的“白哈巴村”石碑,刚想拍张照片,后面就有村民提醒我,需要付钱拍照的。。。 村子的木屋和禾木比,总觉有些布局有些杂乱,商业招牌很多,各种旅店和饭店处处是,很像是来到了哈纳斯的生活区。 在村子的宁静处,继续寻找着秋天的风景。 有俄罗斯的村庄风味,在村子上面的坡地,大家也找到了美丽的黄金大道和美丽白桦林。 下午两点,我们在村里吃完拉面,虽然饭钱贵了些,但味道还可以。 所有的队员集合完毕,带着无啥留恋的我们出发回咯纳斯了,我们对于回程的吉普车越野更加期待,对哈纳斯湖的美丽更加期待。 太阳将雪晒化,道路变的泥泞万分,车子开在上面,时常打滑,漂移效果在这里,随随便便就可以开出来。好好的在草路上开,方向盘不动,车子就屁股扭了起来,司机再把屁股扭回去。时不时还被陷在泥坑里,车子来回才冲出坑来。 在一条小溪处,两辆车一前一后开的都挺好,前后两车都打滑了,不知觉就滑靠在了一起。虽然没有撞击,但两辆车都动弹不得。车队停下,帮助车辆脱困。 司机们把车下土铲平,垫了草皮和石头,用第三辆车子绑绳子牵引,车子很快就被分开,我们又继续出发。 在司机们专业救援处理期间,大家在附近转悠放风,这里虽是一片荒野,但景色出奇的美丽,感谢那起小事故,不然就不会停车,欣赏不到这美景了。 我们回去的路和来的路不同,但同样要过大雪坡,路很窄,路的旁边就是一条小溪。我的车是第三辆,第一辆车顺利的开上顶去,第二辆却在半坡打滑,司机拼命想开上去,可是车轮打滑,车身向一侧滑去,情况非常危险,我们车上的司机赶紧停稳自己的车子,奔了上去,司机奔跑半路就拣了块石头,把一侧轮子垫住,固定牢。看着车上的人都安全下车,大家都松了口气,这样的路。司机们让我们都先徒步走上坡,他们会想办法把车子开上去。 坡上是一片雪原,大家很兴奋的在这冰雪世界拍照留念,然后一场激烈的雪仗开始了,这里的雪非常适合捏雪球,自己身中30多弹,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 发现车还没有上来,就返回看情况如何,看见司机们把土铲洒在雪上,车子的轮盘位置已经矫正,在众人看护下,车子一口气顺利的冲上坡顶,后面的车也顺利鱼贯而上。 继续上车出发,快到公路的地方,司机们把车停在河里,然后把车身洗干净,也洗去车窗上满是的飞溅泥浆,可见这一路的辛苦,他们非常爱护自己的爱车。开上了公路,我们回到住宿点,其他有些队友有继续去观鱼亭看雪景色的。下图就是莫迪同学后来的摄影作品。 后来看了她们拍回来的照片,很遗憾自己没有再上去,但那天下午我们也没闲着,没有将美好时光浪费,我们去了咯纳斯湖的湖边,同样也感受到了咯纳斯湖的魅力所在,大家用照片彼此互补欣赏吧。 后来,最后一辆车在河里洗车后,就再也不能发动了,只好在公路边叫了桑塔纳把最后一车人接了回来。 我们回到住宿的木屋拿了行李,告别了木屋主人,晚上我们会回到贾登峪住。 因为今天路上事故很多,耽搁2.5小时,所以原来下午的计划只能缩减,决定去湖边走走,近距离看看湖景。搭了区间车,达到了湖边车站。 和以前别人写的游记中不同,这里已经没有了图瓦人原始的木屋村落,取代的是现代化的别墅小屋和大人工草坪,现代休闲度假村风格,事过境迁。 顺着水泥小路,下到湖边栈道,从河口走到湖边游船码头。 从湖边看湖水是深蓝色的,比蔚蓝的蓝天还要蓝,可以遥望山上的观鱼亭,向亭子挥手,希望能有朋友能从上面看到我们。 湖岸附近的水很浅,看湖底是非常细的沙床,波纹在湖底留下水痕印记。很希望能看到湖怪,很仔细的观察湖面,湖上游船开来开去,所以预料之中的失望。 走上码头,看见多艘游览船停靠着,船票很贵,百元环湖转一圈,应该可以从远处看到木坝长堤和羊背石,看到很多游记都说游艇环湖很没意思,反正我们时间也不多,要在天黑前回到贾登峪,所以在码头合影后,我们开始回撤。 坐上区间车,这几天的咯纳斯景区之旅终于要结束了,恋恋不舍,能带走这样多无限美好的回忆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突然有人叫:“看!彩虹!”,窗外出现了一道彩虹,横跨天穹,多么好的临别礼物啊!应该算是圆满的旅程最美注脚了。 经过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时,将早以守候的相机伸出车窗,留影下三湾美景永藏。 在车上坐满了出景区的游客,因为心情好,所以和车上几个小孩们说笑讲故事,不过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是不得了,还是了不得,说霸道也好,说嚣张也好,就是让人总觉祖国的未来很未知。 到达景区大门口,问明了污水处厂的大致位置,我们开始徒步返回前天的住宿的毡房。 前天那段20多分钟车程的路,我们今天走了近1小时左右,远看山坡前路,走的都是我们队伍中的人。我本来想走条直线快点走到,可是后面的女生却不习惯跟我走的坡路,对于我来说轻松的斜坡,她们却举步为艰,只好退回去搀她们下坡,后面的溪流草甸也看护着带路。 快到污水处理厂时,发现熟悉的毡房不见了,惊吓不小,赶紧跑近查看,看见迎面的队友提着自己的大包,简单告诉我:“今天我们晚上要换其他地方住宿了,原来的毡房要拆了”。听说行李都还在,稍安了心,走到污水处厂附近原来的毡房位置,发现毡房还有一个没拆掉,其他的都已经被拆散装到了一旁的卡车上,我们的很多背包被围堆在空地中央,打听后才知道,因为昨天开始山上下雪了,看天气估计还要再大雪,那样这里就会大雪封山了,也不太会有游客过来住毡房,没有什么生意了,也怕大雪封路以后要再回布尔津就很麻烦,所以他们急急准备搬家了,理由我还是不太理解,难道再让我们住一个晚上都等不起了么?难道是我们前天找老板喝酒把他们喝怕了?还是我们饭吃的太多,把他们吃穷了?还是我们充电充多了? 不想了,反正人家要搬了,晚上我们换到300米外的另外一处毡房去住。找齐了我的背包和登山杖,我也拖着包,出发去新的毡房占铺位去了。 到了晚上,唯一没能按时回来是叶子和她老公,他们骑马去观鱼亭,结果回来晚了,错过了末班区间车,所以后来只好雇车回来,包车费被司机斩了一刀,末班区间车应该是7点半好像。 晚饭大家都吃的不少,估计这几天被冻的厉害,都需要补充脂肪,喝完了酒,女生继续贴面膜,连男生也学着开始贴了,我拿出针线和蔡兄弟一起帮女生缝补了手套,手艺不好,要请多包涵了。 10月6日 阴 今天的计划是坐上卧铺大巴,然后回乌鲁木齐,路上应该能正好看到魔鬼城的夕阳,计划如此。 这些天的美景让我产生了审美疲劳,不再因为看到金色的树林、皑皑白雪而兴奋了,所以早上睡了个懒觉,直到外面喊早饭,才悻悻而起。 天是阴沉沉的,特别冷,哆嗦着在屋外吃完早饭,躲到毡房里开始把所有剩余食物吃完,等待大巴到来。结果车子迟迟不见踪影,到了10点还没有来,领队打电话确认,司机说还在路上,要再过两个小时才能到,大家听到顿时气愤不已,太不守时了,如此怠慢。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等待。 因为房里的火炉离门很近,所以进来的人老是会撞到炉子,多人进来时不慎撞到炉子,炉子被三个人接连撞过后,轰然倒塌,底座、炉体、烟囱彻底分离,可苦了我们这些守在炉旁添火取暖的人们,因为毡房的主人也准备等我们走后就搬家,所以也没心思再来修好火炉,我们只好所有人挤倒另外一个小毡房里去取暖,那个小房子里本来只能容纳10多个人,现在挤进了30号人,顿时拥挤不堪,连转个肩膀都要碰到两三个人,在房子里大家打牌、唠嗑,不运动光靠小炉生火,总觉很冷,我在这段无聊的等待中,我将所带的《资治通鉴》都看完了。 下午1点半,大巴终于来到,赶紧装行李上车,领队很负责的在毡房里检查了所有角落,防止物品遗漏。大家饿呱呱的,开始向布尔津出发,希望能快些吃上午饭。虽然车上依然有难闻的气味,但大家都多天未洗澡,所以比来时能将就了,总算感受到了车内暖气。 过山垭口时,看到的奇特的天气景观,山的一边是厚厚云层,山的另外一边是万里无云,都说新疆的云层非常低,所以1500米的山脉就能作为气候的分水岭了。 下午四点,才到了布尔津县城,大家在加油站附近商店里采购,什么吃的、喝的、彭化的、真空的、荤的、素的、吃过的、没吃过的,买了很多,然后到附近饭馆里吃饭饭。 大家饱饱后,车继续出发,车没有按原计划走西面的路线,而是继续走了来时的东面路线,可能是为了赶时间,也可能是司机怕路不熟又走错,这样走,魔鬼城等景色就看不到了,不过按照时间计算,到那也是深夜了,哎!美丽的期望就毁在不守时的司机身上了。 看着车窗外的小河、沙丘、树林,心情回归到一种亢奋后的沉静,听着mp3音乐的旋律,沉淀着自己心神,身体开始觉的疲劳,眼皮渐渐变重。 偶尔醒来,看见有处石油设施,也许是一处油管泵站吧。 8点,当再次醒来的时候,我被眼睛色景色催散了睡意,精神倍增,晚霞太美了,没有山脉和建筑物的遮挡,苍穹浑然。 反复叫让司机停车,让我们拍晚霞,可是司机就是不停,说什么前面有地方停车的,但是等了许久也不见有停车意思,懒的和司机理论,只好占着车尾两侧唯一能打开的窗户,伸出相机去拍照。道路弯曲,所以常左拐右拐,所以我们在车两侧不断位移,左拍又拍。 至于拍摄过程中,大家相互挤压,到底是谁被垫在最底下,这个就很难说了,属于技术事故的范畴。
|
转自:http://eggeggeggeggegg.spaces.live.com/Blog/cns%211B3D6BB3EBF4D750%21870.entry2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