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说说丹麦的自行车 |
[游记]说说丹麦的自行车 |
2007-07-16 sha168.com.cn |
字体大小: 小中大 到丹麦旅行,首都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安徒生、神牛喷泉三个雕像是必定要看的。来回穿梭这些景点,忽然发觉丹麦人格外青睐自行车,500多万人口的国度拥有自行车420万辆,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丹麦人的生活是安逸宁静的,骑自行车是他们休闲锻炼的一大时尚。因为骑自行车是一项融娱乐、健身与生活为一体的活动。 它对内脏器官产生的影响, 并不亚于长跑和游泳,特别是骑车郊游,能将沿途美丽的风光一览无余,是一种美的享受。据说,在世界各种不同的职业中,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其中一个原因是经常骑自行车传递信件。 丹麦的税收很高,一个产业工人一个月工资的49得用来交税,汽车消费税是汽车价格的1.5倍,每公升油价要10克朗(折合人民币约13.6元)。高涨的油价使每个家庭平均每年多支付5500克朗。泊车既难且贵,而存自行车则不用交钱。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有两种,一种是独立设置的专行道,一种是与车行道伴行的。专行道贯穿全城,最高车速可达到每小时20公里,并实行交通管制,确保每天早晨6时30分到中午12时前往市中心和中午12时至晚上6时从市中心返回城外的道路不会遇到红灯。伴行道的断面有独立的高度,即车行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从高度上各自分开,一目了然,互相干扰很小。据说,有一次,法国文化部长到丹麦访问。当他乘着豪华轿车,带着一大群官员、秘书和记者的车队来到会晤的地方时,骑自行车赶去的丹麦总理已经站在门口迎候了。 健身、省钱、环保和政府优待4条理由,足以让自行车风靡丹麦城乡。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天午后,我们漫步在哥本哈根街头,只见街景街貌古朴沧桑。建筑物大多用石砌或红砖砌,不过四五层而已,但色彩和装饰很考究,红白相间。大都市拥有的繁华和喧嚣几乎与她无缘。行驶在大街上的汽车大多是“奔驰”,由于路窄巷小,有时也发生塞车,而灵巧的自行车却宛如游鱼,走巷穿弄,抄近路行使。而在专用车道,骑车一族覆盖了各个年龄层,从十来岁的小学生,到满头银发的老人,都将车子骑得飞快,呼来啸去,充满活力。特别是那些学生,戴着头盔,身穿统一配发的外衣,色彩鲜艳,犹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亮丽夺目。 街道边存自行车的架子也设计得相当精巧,一个30厘米的圆圈就固定了车子,既美观又实用,更为重要的是不占空间,根本不像我们国内的自行车存车架那么笨重。丹麦人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更不必说上世纪有11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事了。 丹麦还有一种造型独特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的结构并不复杂,最醒目的是两个圆盘似的实心轱辘和一个宽宽的大梁,轱辘上有花花绿绿的广告。而最有创意也许还是前轮上方的那个特殊锁车装置。因为这种装置只有用来出租的自行车停车点才有,是一种明显的标记。翻译说,这些花花绿绿的自行车就是打广告的企业赞助的。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大约有150处出租自行车停车点。无论什么人,只要往停车点上的锁空里塞进一个20克朗的硬币,便可推车走人,在市中心规定的区域内无时间限制地使用。用罢车,只要将它放到街头任何一个停车点,重新将车锁锁回,就可以自动取回20克朗押金。我是一个好动的人,本想如法炮制,租辆车子玩玩,只因大家都忙着回程前的购物,也就只好作罢。然而,丹麦人的生活理念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子里。 本帖子发布国际机票,上海机票,上海打折机票,上海特价机票,等一切机票信息,信息来源网络,转载请谨慎,谢谢配合 文章来自:本站原创 |
转自:http://www.sha168.com.cn/blog/article.asp?id=17762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