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宫是沙皇的宫殿和住所。建于1754至1762年,占地9公顷。1837年大火重建。冬宫的四周圆柱林立,房顶上矗立着100多尊雕像和大花瓶。宫殿长200米,宽160米,高22米。共有1050个房间,1886道门,117个楼梯。大殿小厅个个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其中孔雀石大厅的每根圆柱都是用孔雀石做成,共耗用2吨多孔雀石。图案镶木地板用了紫檀、红木、乌木等9种贵重木材。 大小金銮店里的油画、壁画、银制吊灯和御座,更是豪华无比。1917年十月革命时,工人、士兵和水兵就是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员。 现在冬宫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现在博物馆占有5座大楼,有从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万件艺术品,包括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100多万枚硬币、奖章和纪念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巴比伦、亚述、土耳其等国的文物。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有些大厅用彩石装修,最华丽的是孔雀大厅。苏联时期,每年约有350万人参观艾尔米塔什.1992年以来,由于游客减少、参观的票价大幅度提高等原因,参观者明显减少。 ·圣耶萨大教堂 位于市中心的圣耶萨大教堂,与梵蒂冈、伦敦和佛罗伦萨的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整个建筑可同时容纳1.2万人。是世界第三高的圆拱型建筑物。教堂于1818年开工,1858年完工,历时40年,用工44万人。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斐朗的主持设计建造。建筑物上方装饰著神话故事中的寓言人物雕像,他们各代表着信念,睿智,力量,平等。有趣的是这几座雕像的形象造型,与沙皇之妻及女儿们的外观面貌十分相似。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成双排托起雕花的山墙。每根石柱就重120吨。 青铜骑士 彼得大帝骑马的塑像,即著名的“青铜骑士”这是世纪纪念性雕塑艺术最完美的作品之一(雕塑家法尔科内创作)。在伊萨基辅大教堂与涅瓦河之间,有"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彼得大帝的纪念碑,这就是著名的"青铜骑士"雕像。它高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越的骏马上,神情坚定。马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了敌人。普希金在自己的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从此以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 ·俄罗斯博物馆 俄罗斯博物馆在涅瓦尔大街附近有个艺术广场,广场上有几座博物馆和一座剧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米哈伊尔宫,该宫由罗西设计,建于19世纪20年代,是为沙皇御弟建造的。主前厅、正门阶梯和二梯的白圆柱大厅保留了当时罗西亲自设计的家具及装修。它的陈列品代表了俄国民族艺术品的各个时期。1898年,该为俄罗斯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不同时期的艺术珍品。馆藏的2500多幅塑像画、2万多件民间工艺品,简直就是从10世纪到今日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博物馆藏有18-20世纪斯俄罗斯雕塑艺术珍品。以及丰富的俄国学院派写生画收藏品。与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藏品不同,该馆收藏的绘画作品以18-20世纪初的作品为主,从这个角度讲,它与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绘画藏品互为补充。*2500多幅圣像画(11-17世纪);《金发天使》12世纪名僧画家;15世纪传奇式圣像画家安得烈?鲁布廖夫 《三圣像》著名的西蒙?乌沙科夫(圣像画的最后一幅杰作)。*收藏民间工艺品的几座大厅。*独一无二的18世纪俄国雕塑艺术品、19和20世纪优秀的雕塑范品、丰富的俄国学院派写生画收藏品。学院派最卓越的代表人物:卡尔?布留洛夫和亚历山大?伊万诺夫的作品。伊凡?艾瓦佐夫斯基的《惊涛骇浪》阿尔西普?库因吉的画闪烁着神秘光彩;伊 万?希什金的风景画充满新意和原生美。向学院派及其艺术提出挑战的叛逆民主派的画家;伊里亚?列宾、瓦西里?苏里科夫、伊萨克?列维坦等。20世纪的美术家*米哈伊尔宫(俄罗斯博物馆)前的亚历山大?普希金纪念像。*艺术广场. 二十亚历山大剧院建筑群(罗西最完美的作品);包括两座广场和它们之间的一条街。*面向涅瓦大街的奥斯罗夫斯基广场有:萨尔蒂科夫?谢得林公共图书馆(组建于1795年);有:亚历山大剧院;罗西街。*戏剧广场:马里因剧院(现改为基洛夫歌剧舞剧院) 普希金城(皇村) 普希金城(皇村) 普希金城(皇村) 普希金城(皇村)位于圣彼得堡以南24公里处。从1710年开始,这个地方属于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后,成为沙皇最大的离宫之一。1728年开始,称为"皇村"。1756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叶卡捷琳娜宫在这里建成。之后又修建了"亚历山德罗夫宫"、"音乐厅"、"琥珀厅",皆美焕绝伦。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皇村改名为普希金市。现在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这里都要隆重的庆祝普希金的生日。 ·耶酥复活教堂 涅瓦大街北方格里鲍耶陀夫运河上游的耶酥复活教堂(也叫做溅血的救世主教堂)。教堂高81米,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教堂轮廓魅力,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的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师巴尔兰得于1883-1907年设计和建造了溅血的救世主教堂,教堂设计遵循了彼得一世以前莫斯科时代俄罗斯教会的建筑风格,非常近似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教堂。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在这里被民意党成员刺杀而亡,之后在这个地方建起了耶酥复活教堂。 ·海军大厦 海军大厦是扎哈罗夫的天才创作,俄罗斯民族建筑最杰出的文物之一。大楼有56座大雕像、11幅巨型浮雕,350块塑造壁画装饰着大楼各面。这些装饰品基本上以航海与造船事业为题材。大厦中央的阶梯式塔楼的顶上是镀金长针,它轻巧的尖顶轮廓,已成了城市的象征之一。 巴甫洛夫斯克宫殿园林建筑群 巴甫洛夫斯克宫殿园林建筑群(保罗一世皇帝的郊外行宫)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斯拉维扬小河河畔,有大量的离亭台楼阁、纪念像、桥梁、大宫殿本身。*青年新郎林荫道;*绿色女士林荫道;*白桦林荫道;*友谊堂;*16根圆柱的“美惠三女神”。 大涅瓦河全景 大涅瓦河全景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是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的行政中心,它座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由涅瓦河三角洲上的近百个岛屿及河漫滩组成。包括卫星城和郊区共占地1350平方公里,有人口460万(2002年10月)。 圣彼得堡曾作为俄国沙皇首都达两个世纪之久。1703年,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从瑞典人手中夺得的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把它命名为圣彼得堡──一个带有鲜明的 日耳曼语系特征的名字,以此显示俄国向西方敞开大门的决心,俄国终于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一个面向西方的窗户。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此后一直到1918年3月,在这200余年的时间里,圣彼得堡一直是俄国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在1914年去掉了首都名称中的日耳曼语系色彩,将其更名为彼得格勒(petergrad)。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改称列宁格勒(leningrad),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恢复了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国革命的摇篮。1825年十二月党人举行的要求废除沙皇、解放农奴的武装起义,1905年至1907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19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发生在这里。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经受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近900天的围困。1965年,它荣获了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的“英雄城”称号。 圣彼得堡地势较低,海拔仅1.2-2米。属受海洋性影响的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8℃,积雪期持续132天,结冰期从11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下旬。夏季温和,7月平均气温17.7℃。年降水量585毫米。市内水道纵横,仅涅瓦河的分支就达50条之多,桥梁遍布,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风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在圣彼得堡众多的桥梁中,其中的21座桥梁在凌晨2至5点之间打开,以让轮船通过。每到夏季的夜晚,河边总是聚集着许多旅游者前来观看吊桥开启的情景。 圣彼得堡因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辉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间的“白夜”奇观。 大圣彼得堡市在芬兰湾东端(包括科特林岛)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城镇群:北岸是居民区、疗养区和旅游区;南岸是文化和商业中心;东面溯涅瓦河伸展到伊万诺夫斯科耶。市区被涅瓦河支流分成4个部分,涅瓦河左岸(南岸)是“海军区”,大、小涅瓦河之间是瓦西里耶夫斯基岛区,小涅瓦河与大涅瓦河之间属彼得格勒区,大涅瓦河以东是维堡区。 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于城市西南部,河流两岸都建有花岗石的堤岸,港区筑有防护堤,人工水道与科特林岛上的喀琅施塔得军港相连。港区主要进口金属管道、工业装备、化工品、食糖、棉花和水果;出口机器、木材、煤炭、钾盐和黄铁矿。客运主要集中在夏季(经波罗的海至英国)。小型海轮可沿涅瓦河到达拉多加湖,并在此与俄罗斯欧洲地区内陆水系相联,经拉多加湖、斯维尔河、奥涅加湖及白海运河。轮船可进入白海,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线相联,经奥涅加湖、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轮船可抵达伏尔加河流域、里海、黑海和亚速海。 城市交通发达,有10条铁路干线呈放射状通向赫尔辛基、华沙、莫斯科及俄罗斯其他大城市。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彼得大帝时代建起的科学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著名的有1724年成立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著名的俄罗斯博物馆创建于1895年。城内的俄罗斯古建筑群享有盛名,属于18世纪早期的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军部岛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园及园中的夏宫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后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又称“北方首都”。它拥有4000多个工业企业,其产值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6,工业品畅销全国。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造船业规模在独联体居首位,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还生产各种车辆、电机和兵器。其次为化学工业,生产过磷酸钙(以科拉半岛的磷灰石为原料)、轮船和其他合成橡胶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工业也很发达,有棉、麻纺织品、服装及靴鞋业等。工业所需电力来自附近的泥炭发电站以及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上的水电站。 圣彼得堡1988年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 涅瓦大街 涅瓦大街 圣彼得堡最主要的大街,始建于彼得堡落成后的第二年,1783年起名为涅瓦大街。它的一端是海军部大厦,另一端是涅瓦斯基新桥,总长度为4.5公里。大街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商场、饭店、咖啡馆、电影院、教堂、民宅、博物馆、国家文化机关……其中很多建筑物具有很高的建筑和艺术价值。果戈里所写的著名短篇小说《涅瓦大街》,揭露沙俄时代彼得堡贵族官僚社会的庸俗和空虚,更使这条大街闻名遐迩。 ·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沃罗尼欣于1801-1811年设计建造)位于涅瓦大街,建于1801至1811年。这个建筑的平面图呈十字型中间上方是一个圆筒型的顶楼,顶楼上是一个端正的圆顶。半圆型的柱廊由94根圆柱组成,面向大街,环抱广场。柱廊前面矗立着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纪念碑和俄国陆军元帅纪念碑。教堂里有库图佐夫墓和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胜利品。*半圆型的栅栏,它的花纹令人惊叹*大教堂前的街心花园:帝国风格的花岗石喷泉,两位俄国统帅-1812年卫国战争的英雄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得利的纪念像。*大教堂内库图佐夫师骨灰安葬处十八格里鲍耶陀夫运河的耶酥复活教堂(在1883-1907年的“凶杀地”建成)建筑家帕兰以莫斯科经场的圣母教堂--瓦西里升天教堂为蓝本)外貌美丽生动。 彼得保罗要塞 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后几经扩建,建成了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1712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历时21年才建成。教堂上屹立着一座高大的尖顶钟楼,还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要塞中还有6座棱堡及其他军事设施。棱堡中有3000门大炮。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奈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爆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这一习俗流传至今。1718-1917年,沙皇把该要塞作为国家监狱,它厚实的墙壁里有很多阴暗、潮湿的单人囚室。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革命志士和民主主义者,如拉吉舍父、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被囚禁于此。1887年,列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要塞中惨遭杀害,年仅21岁。1905年,高尔基也曾因书写革命传单被囚禁在要塞中。今天,要塞虽已成为博物馆,但只要沿着昔日的监狱走廊,透过狱吏的监视孔看一下囚室,仍可感受到俄国的优秀儿女在监狱中惨遭折磨的情景。 阿夫勒尔巡洋舰 阿夫勒尔巡洋舰是著名的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巡洋舰。该舰造于1900年。1916年,它因作战受损被送到造船厂去修理。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船厂工人的影响下,水兵们提高了阶级觉悟,逐渐趋向革命。1917年11月7日,舰上的全体官兵按照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将舰开到尼古拉耶夫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了《告俄国公民书》,在阿夫勒尔巡洋舰上向全国广播。尔后,晚上9点45分阿夫勒尔号按照信号,向东宫发射了第一炮,揭开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卫国战争中法西斯德国进攻列宁格勒时,舰上的九门炮被拆下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扼守阵地。留在舰上的水兵们,用留下的一门主炮积极作战。后因情况危机,军舰自沉于港湾中。战后被打捞出来,1944年被修复,1948年根据列宁格勒市苏维埃执委会的决定,它被作为军舰博物馆,永久地固定在涅瓦河上。目前,该舰被政府移交给纳希莫夫海军学校。该博物馆除了军舰本身外,还有500余件与该舰光荣历史有关的文件和物品。 夏宫 夏宫正式名称为彼得宫(始建于彼得大帝时代,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彼得保罗大教堂也是他设计的)、位于芬兰湾南岸距市区29公里,占地面积1000公顷,分为"上园"和"夏园",有"俄罗斯的凡尔赛"之称。夏宫始建于1704年,于1714年修建了大宫殿,成为彼得大帝的行宫。18世纪中叶,为纪念俄国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在"夏园"宫殿的前面建造了一个由64个喷泉和250多尊金铜像组成的梯级大瀑布。位于中央的雕像"掰开狮嘴的参孙"高3米,重5吨,喷出的水柱高达22米。夏园共有150个喷泉,2000多个喷柱,其中由两个梯级瀑布:"象棋山"和"金山"。其它喷泉的造型也各种各样。夏园东边濒临芬兰湾的蒙普拉伊宫,是彼得大帝最喜欢的小屋。位于上园、夏园之间的大宫殿富丽堂皇。1723年这座沙皇宫邸隆重开放后,建筑家、雕塑家、工程师、园艺师陆续在这里工作了150年,建造了彼得宫的奇迹;10座宫殿、在量园林、140座喷泉、池塘……*大喷泉梯(下通波罗的海);*“萨姆松”喷泉(水柱直冲22公尺);*“象棋山”喷泉;*正面长近300公尺的宫殿(拉斯特雷利设计)。*夏花园-夏宫位于夏花园里,夏花园是彼得堡的第一座花园(1704年修建):笔直的林荫大道、树木、灌木丛、喷泉、石砌花圃、珍禽笼、豪华的人工石洞。主要财富要算意大利大师创作的大理石雕像。*锻造铁栅栏:将花园和涅瓦河河滨咱隔开的锻造铁栅栏是一处名胜,是本市的象征,造型饮誉四海。 斯莫尔尼宫 斯莫尔尼宫(建于18-19世纪)位于涅瓦河畔):*斯莫尔尼贵族女子中学(1805-1808年夸伦吉设计),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总部就设在这里。*斯莫尔尼复活修道院、栅栏。*塔夫利达宫(斯塔罗夫设计建造)。 瓦西里岛 瓦西里岛长滩上的交易所大楼(托玛?得?托蒙设计);*44棵怀绕大楼的沉重的陶立克式圆柱*大楼上的雕像:一边是夹着涅瓦河与沃尔霍夫河骑马走出海浪;另一边是表现涅瓦河的年轻女子,头上戴者皇冠,身边围着两条河和商业之神墨耳库里俄斯。现在这里是海军博物馆。*交易所前的广场;*广场两侧耸立着两根30米高的船夫形装饰圆柱,在圆柱上有寓喻人物雕像。*广场—入港灯塔 ·儿尼修道院的教堂 儿尼修道院的教堂:*圣三教堂(1709年,作者斯塔罗夫建筑师)*大门左侧是著名的18世纪名人公墓,有许多俄国文化名人:罗蒙诺索夫、作家冯维辛、建筑师斯塔诺夫、雕塑家舒宾?科兹夫斯基、美术家鲍罗科夫斯基等。*正门入口处右侧是19-20世纪名人公墓,有: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巴拉丁斯基、作曲家格林瞳?柴可夫斯基、著名的美术家、雕塑家、演员等。公墓的艺术墓碑闻名于世。*伟大的俄国统帅苏沃洛夫的坟墓位于圣母领报教堂里。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莫斯科最宏伟的教堂,庄严而高雅,位于莫斯科河河畔,离克宫不远。 1812年为纪念打败拿破仑而建造,历50年才建成。可是命运不济,1931年12月5日,在反对宗教的狂热中被炸毁。当时曾设想建造同样壮观的纪念物--50米高带有列宁雕像的苏维埃宫,可惜也同样没能实现,后建成游泳池。 1995年1月7日在俄式圣诞节那天,大教堂开始重建,并于97年9月莫斯科建城850周年前夕建成。 彼得一世的像在大教堂对面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风彩。俄罗斯的强大就是他开创的。彼得一世1682-1725在位,他身高2米多,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开放,最富有改革精神的帝王,是他身体力行,开始了俄罗斯的"欧化",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而且在服饰和社会风尚等许多方面也学习西欧,并创立了第一支海军。他的改革对人民是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上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大概这就是莫斯科河上建他的雕像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