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俄罗斯圣彼得堡游记—走入东欧22俄罗斯普希金—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俄罗斯圣彼得堡游记—走入东欧22俄罗斯普希金—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7 17u.com |
普希金 (Пушкин, Pushkin) 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在俄罗斯的地位至高无上。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俄罗斯各地竖立起了众多普希金的雕像。第一次见到的,是在圣彼德堡附近的皇村。诗人倚靠在长椅上,右手托着头,左手搭在椅子的靠背上,静静地思索着。所以这座雕像也叫“沉思的普希金”。 作为贵族的后代,普希金曾在这里开办的贵族学校读书学习,渡过了6年快乐的学生时光。后来诗人在诗中是这样描绘皇村的: 记忆啊,请你在我面前描绘, 那些令我心驰神往的迷人地方, 在那里的树林里,我情窦初开,坠入爱河, 在那里,我从少年成长为初谙世事的青年, 在那里我得到大自然和幻象的扶养, 懂得了诗歌、欢乐和安祥。 -普希金《皇村》 普希金对皇村有着如此高的评价,这和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无关系。年幼的普希金在12岁就显露了他的诗歌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由于其中有反对农奴制度,讴歌自由的作品而触怒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遂被放逐到俄罗斯南部。 在被放逐期间,普希金创作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诗歌,比如《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别林斯基称这部作品在俄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时代。 普希金短暂一生的创作极为丰富,除八百多首抒情诗以及长篇叙事诗外,还有小说、戏剧及其它文学论著。普希金热爱生活,诗中洋溢着朝气,充满乐观。他的诗还生动地描写了俄罗斯的大自然。在他看来,“自然是一幅生动的画,充满了难言的、然而是沉默的美”。这种美,在“冬之路”等多篇短诗及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长诗《叶甫根尼·奥涅金》中都有大量的展现。《叶甫根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典范作品,也是普希金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小说被别林斯基称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品”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诗人对自然的描绘手法,也从早期的浪漫主义转为后期的现实主义。这个时期的普希金也是最意气风发,创作也趋于成熟的时期。我们在圣彼德堡的俄罗斯博物馆门前看到的普希金也许就是那个时期的普希金。诗人骄傲地伸出右手,似乎在邀请天下人进入他的诗歌中。这个雕像也叫“骄傲的普希金”。 我们在圣彼德堡住的地方是涅瓦大街与普希金大街交汇处,继续往普希金大街的深处走,就能看到另一座普希金的雕像。这座雕像中的普希金,眉头微皱,表情严肃,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副严肃警惕的表情。这座雕像也叫“严肃的普希金”。 被流放6年后,普希金回到莫斯科,并在莫斯科安了家,就在阿尔巴特街52号。在这里,他迎娶了他的新娘,莫斯科第一美女-娜塔莉亚·冈查洛娃(Наталия Гончарова)。 新婚后的普希金,灵感大发,又创作了许多诗歌作品。 在诗人离开人世的半年前,曾写了一首抒情诗《纪念碑》,为自己一生的诗歌创作作了个的总结,诗中充满了自豪和坚定的信念: 我给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去那儿的路上人群不绝,杂草不生, 那碑昂起自己不屈的头颅, 在亚历山大纪念石柱之上巍然高耸。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在我遗留的诗歌中, 我的灵魂将超脱骨灰,获得永生, 我将名扬四海,只要月光下的世界上, 还活着一个诗人。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 她的一切语言都会呼唤我的姓名: 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芬兰人、至今尚未开发的通古斯人, 还有草原的朋友卡里梅克人 我将永远为人民喜爱, 因为我用诗歌唤醒了善良的感情, 我在这残酷的时代歌颂过自由, 并且为牺牲者祈求过同情。 啊,缪斯,听从上帝的旨意吧, 不要惧怕欺凌,也不要把桂冠寻找, 什么赞美,什么诽谤,一切都是粪土, 更不必理睬那些笨蛋。 这首诗的节选就镌刻在莫斯科中心地区的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雕像的基座上。诗人身披大衣,右手轻放在胸前,左手握帽放在身后,头微微低垂着,露出丝丝忧郁的神情。这座雕像也叫“忧郁的普希金”。 也许是诗人的敏感,也许是诗人的脆弱,也许是诗人的冲动,总之,1836年底开始的一系列匿名信,对诗人的情绪影响极大。而当他得知自己深爱的妻子竟然与一位法国的纨绔子弟有染时,便不顾朋友的反对,坚持要与他决斗。可怜的诗人倒在了这位骑兵团中尉的枪口下。那天是1837年的1月27日,下午4点,诗人在圣彼德堡的涅瓦大街52号的咖啡馆,喝完了咖啡就去决斗了,从此世间就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而多了一位为爱情牺牲的傻瓜。(现在涅瓦大街52号仍然是个咖啡馆,叫文学咖啡馆,一进门,就是普希金坐在桌边的一尊蜡像,礼帽就放在手边的桌上。人们是希望诗人能放弃那次愚蠢的决斗,回到咖啡馆,回到他们的身边) 诗人生于1799年6月6日,死于1837年1月29日。38年的短暂一生却给俄国文学,也给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厚的、无可替代的遗产。屠格涅夫称他“创立了我们的诗歌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 ,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上极伟大的艺术家”,别林斯基则认为他是“俄罗斯第一位诗人和艺术家” 。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82604.html3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