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日记 |
[游记]心情日记 |
2007-07-21 |
我在莫斯科参观列宁墓(图) 发送图片到手机 来莫斯科留学快一年了,记不清红场去了多少次,但却没有合适的朵会顺便参观一下列宁墓,瞻仰列宁的遗容。不是不开放,就是排队的人太多,每次都对自己说:反正时间还早,有机会的,下次或许不用排队,就这样,一直等到今天,还没有进列宁墓看他老人家一眼。眼看一年就要过去了,留学期限即将结束,再不抓紧时间,就是机不可失,时机不再来,回国后只能是遗迹憾了。于是,我下定决心,今天专门去参观列宁墓。 8月25日,星期天,晴。今天,我起得比往常要早一些,9:00已吃好饭,走出了校门,不到10点已来到猎人街地铁站出口。心里在想,不到开放时间,肯定没什么人排队,我会很快地进入红场、步入列宁墓……然而,令我惊异的是,当我走出地铁站,来到朱可夫元帅纪念碑前面,却发现长长的队伍已排到了亚历山大花园的大门口,这可比我平时见到的队伍还要长,怎么办?排队最少得等一个小时,于是我从队伍的后头向前面走去,果然看见不少中国人站在前面,很快就要放他们进去了,我立即加入了自己人的队伍。 走进列宁墓,开始昏暗的灯光难以适应,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我们顺台阶小心翼翼而下,当来到中央地下展厅时,灯光明亮了许多。只见高高的台基上安放着一具水晶棺,水晶棺内是列宁的遗体。他老人家躺在棺内,在柔和的灯光下,脸部表情是那么祥和、平静,毫无当年十月革命岁月里叱咤风云的紧张与严肃。双手平放在胸前,左手手指伸得很直,右手手指稍拢,作半握状。遗体上履盖着深色的毯子。记得10年前我当时看到的是苏共党旗,于是,我问值岗军人是怎么回事。他说:是的,以前是党旗,叶利钦时代换掉了。 走出陵墓,来到克里姆林宫红墙脚下参观苏联建国英雄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纪念碑。在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牺牲的英雄纪念碑上我发现用俄文字母镌刻着二个中国人的姓,一个姓张,一个姓王,名字不清楚,1917年。我猜,这两位中国同志可能是1917年为建立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志愿者,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牺牲的共产国际战士,我对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纪念碑雕像中间,我看到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契尔年柯、捷尔仁斯基、日里诺夫、伏罗希洛夫等等。我对斯大林的雕像非常感兴趣,因为一年来我去过许多城市,其中包括伏尔加格勒,即原来的斯大林格勒,都没有发现一座他的纪念碑,红墙脚下是我这次见过的唯一一座斯大林雕像。关于这座雕像,听值勤军人介绍说,是1961年树立的,在斯大林去世1953年至1961年期间,他的遗体是与列宁的遗体一起放在列宁墓里的,1961年给搬了出来,葬于雕像下面。 参观完纪念碑之后,顺着通道,进入红场。这时一队约50-70人的游行队伍扛着红旗、放着音乐,走进中央游人隔离区,来到列宁墓前,停了一会儿,然后绕了一圈返回去了。我问旁边的一位值勤军官,这样的游行经常有吗?他说:虽不能说是天天有,但三、五天一次是少不了的,主要是些老人们,他们在家里闲着无事,感到寂寞,于是凑到一起到街上走走,散散心。听了他的解释,我虽有不同的想法,但也不好反驳,难道这种游行一点不含有政治色彩吗?这个军官的解释,只说到了一部分,游行的队伍中主要是上了年纪的人们,但他们是不是仅仅因为寂寞而扛着红旗到街上走走呢?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苏维埃政权70多年,将一个落后贫穷的沙皇君主制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二战反西斯的胜利、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的试飞成功、和平号空间站的建立等等伟大业绩,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书写了光辉折一页,苏联人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自从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自由民主、市场经济的改革带给老百姓什么呢? |
原始链接:http://www.aif.cn/bbs/dispbbs.asp?boardID=41&ID=2599 |
转自:1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