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俄罗斯游记(一):灰色的莫斯科 |
[游记]俄罗斯游记(一):灰色的莫斯科 |
2007-07-24 live.com |
俄罗斯游记(一): 灰色的莫斯科 时间: 2006年4月9日 22.20 (莫斯科时间) 地点: 莫斯科国际机场(有五个,具体哪个不清楚) 室外气温: 2摄氏度 心情: 相当沮丧 具体事件: 在莫斯科机场入境护照管理处,我们一行六人被强行扣留. 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的用意是勒索,因为所有的黄种人都被扣留了. 他们对着我们吐着一口僵硬俄语,语气似乎带着一种不耐烦的强悍.其实那个时刻所有的人都十分紧张并且相当疲劳.一来北京时间已经过了半夜,到了人最需要休眠的时刻.二来接我们的人迟迟无法和我们碰头,我们即使出去,连住的地方都难以确定. 三来,我们无法预测俄罗斯入境管理处会怎么处置.此时的一种绝望可谓无从回忆.试想一下,你握有该国倒签的签证却无法进入该国,仍有可能被扣留,这是多么尴尬而难堪的场景! 但我们对于俄罗斯,对于莫斯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开始的,我们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吧. 事情总算在接我们的俄罗斯人出现之后好了许多,她能够同那些官员交流,也能带我们找到能够住下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在冰冷的俄罗斯机场度过了四十五分钟.而俄罗斯边境官员给我们的确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他们固执,狡诈,凶狠,效率低下,无疑让人鄙夷. 走出木结构的出口,我们呼吸到了第一口俄罗斯的新鲜空气,冰凉而凝滞.莫斯科仍带着一种僵硬来面对我们.接待的人员让我们等车.我望着郊外的莫斯科,白桦林,大卡车,没有建筑物. 我感到一种呛人的气息,而此时车来了,这让我得到了一些时间的缓冲. 车一路而行,没有建筑物.只有雪覆盖下的黑土地和那呆滞整齐的白桦林. 还是白桦林,上面没有树叶, 残败而重复. 好不容易见到几幢建筑物,火柴盒式的建筑,想起以前的中国老苏联式建筑. 而在单调的建筑下,车停了下来,眼前的近二十层高的建筑就是我们的住处,是外交学院的一个学生公寓.进入公寓,完成注册,上楼,看到了自己的住处. 七十年代的民居,一个写字台,两个用五十年代沙发改装的床.冰箱,灯,十寸电视,大橱.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劳和乏味,这就是乏味的开始.电话机是要转着拨号的,钥匙圈大的像个网球,厕所美丽得像个地下水管.不管如何,这就是莫斯科,我们来了,我们接受了,至于欣赏,那是很多天后的事. |
转自:http://johnnyzou.spaces.live.com/blog/cns!E5350A8D0498D3D6!460.entry2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