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印象之旅第四辑:沿着洛克的.

[游记]云南印象之旅第四辑:沿着洛克的.

2007-08-04    sina.com.cn

9:30分起床,这是飞机和四月在束河起床最早的一天了,为得是单车寻访洛克故居。梳洗后涂上厚厚的一层防晒霜,背上相机和一壶水,就冲到了对面的院子找吴姐去了。院子里已经有一辆很炫的单车停着了,吴姐正在为我们准备早餐,吃得是稀饭、面条和丽江有名的小吃“饵块”。饵块类似于我们的春卷,只是馅不同,炸的时间也不同。由于平时都是睡到自然醒,这是第一次在客栈吃吴姐做的早餐,好有回家的感觉。在我们吃早餐的当口吴姐去对面客栈的老孔家又为我们借了一辆单车。等她回来后,客栈的杭州女孩小杨和吴姐仔细的交代了行车的路线,吃完早餐,四月在院子里熟悉了一下车性后,就双双骑出了院子。

从束河的小型车辆停车场出去后,左拐便是娄老师所提的“极致浪漫之地---蔷薇大道”,我们寻访洛克的足迹之行就从这里出发。

“蔷薇大道”是县政府和各镇村集资所建的一条通村公路,从束河开始至玉湖村。由于昨日骑马之故,今天50多公里的单车路最贴切的两个形容词就是“受罪”,特别是我们放弃公路改走穿越村子的小道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本已很受伤的“屁屁”,在石板路面上下颠簸中体会“痛并快乐着”。实在受为了这种站立足蹬车的体力活,走走停停,使去玉湖的路途变得更加的遥远和漫长,好几次几乎让四月天路途放弃。

其实改道的选择还是正确的,那条“蔷薇大道”的公路正好绕过正个村落,而小道则是在整个村落中穿行。(由于不注意,把几张留用记事的照片组删除了,所以未能回忆想这些自然村落的名称,让见谅。)大约车行一小时左右,我们便来了此行的第一站是白沙古镇。 白沙是纳西语“崩石”的音译,民间传说,古时么些人与普米人在白沙发生争战,普米人遭伏击战败。纳西人你普米为“崩”,“石”是纳西语“死”的变音,“崩石”即为普米战死的地方,故名。这里也是纳西族在丽江坝子内最早的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早在唐朝,南诏王封玉龙雪山为“北岳”的时候,木氏祖先(那时还是丽江王)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了白沙街和北岳庙。宋元时期,这里很繁华,是丽江商贸、政治、文化的中心。明初,木氏迁居大研镇,纳西语称白沙“岩肯当”为“格当”(上院),称大研镇木家院为“美当”(下院)。

白沙古镇就在自然村落的中段,门口有一城楼,上有一匾,书“世界文化遗产纳西古王国之都—白沙”落款时间为二○○七年,看来还是新挂上去的。走进城门,又一个四方街,东西向为一条小巷,南北向为一条古街,这便是白沙街了。沿白沙街北走约50米,在街旁西侧有一古旧的店铺,门上悬挂有“玉龙雪山本草诊所”木牌。这是一个奇异的诊所,令国内外的游客着迷,并慕名前来探究。当你走进诊所,在品尝主人为你泡制的药茶时,伴着一隈清香回甜,你会感到诊所的魅力全在于它的主人——近80岁高龄的和士秀医生。和医生是一位地道的纳西族神医,他一生躬耕行医于乡间,遍尝雪山百草,其精神和人格,会让人难以忘怀。和医生隐居式的简朴生活方式,完全是纳西族式的,它古典而又超然。不足10平方米面积的诊所,木板门前,旧报纸糊的墙面,地上一袋袋采自雪山的中草药,以及和医生鹤发童颜的布衣形象,让你十分好奇和崇敬。和医生独特的行医思想——“无德不成医”、“无信药不灵”,如雪山般圣洁和清纯,令看病者身心豁然。和医生“谈病不谈钱”,看完病后你会从他手上接到另一付药方——和医生亲笔书写的一张祝词,那家常话般的关爱,带给你的是一个健康的心情。和医生热情好客,他能用纳西语、汉语、英语自由与你交谈,尤其是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你惊异。和医生朋友很多,诊所门前的几大张名片布栏和国内外各种传媒的报道资料,会让你饶有兴趣,此情此景,你会被一个真实、简朴但却“富有”的纳西老人所感动。和医生的独生子和述龙承继医业,并精通英、日语,从他身上可看到和老医生精神的传承和影响雪山本草诊所

沿着白沙街一直到了尽头,在村头的白沙信用社门口停下来休息。这些一位纳西妇女上前不搭讪,问我们是否要去看白沙壁画,可以带我们去。让我们一阵激动,好人啊,纳西人就是好客。但这种感觉在我们脑子里只停留了没有几秒钟,那女人就开出了价,10元/人,可以免门票,晕~~!但是想想反正找不找北,让他带一下也行,就欣然同意了。于是那妇女又去唤了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老妪,由她带着我们,拐了两道湾就到了景点的后门,示意我们进去,自己就沿来路走了。当我们沿着后门进入后不久,便被工作人员给拦了下来,要求出示门票……,结果自然可以想象,被赶了出来。

参观未果,再问,才得知,得从城门口的小巷向东走到公路后转向北20米就能到达白沙壁画的门口。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有待从玉湖村回来时,才得见庐山真面。

白沙是丽江壁画的主要聚集点,明洪武十五年,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附明朝,得明太祖“钦赐姓木”, 木氏土司秉“纳百川精神”、“窥中原之脉”的思想,积极引进内地先进文化和技艺,在大研镇大兴土木营造土府衙署的同时,在白沙亦建造了雪松庵、大定阁、金刚殿、琉璃殿、大宝积宫、解脱林等二十余处的建筑群,并邀请汉、藏、纳西族画师在这些殿宇四壁作画,而大宝积宫和琉璃殿及大定阁是保存明代壁画较集中之处。花30元/人,从景区正门进入,这些古老的殿宇建筑群落,在古柏的映衬之下,显得苍色壮观。西面是大宝积宫和琉璃殿,这是一个三进式院落,前门入院,第一个是琉璃殿,过琉璃殿,里面另有一个大宝积宫,二重檐,气势宏敞。东面是文昌宫,远看像一个戏台,文昌宫为二进式院落,殿宇规模壮观,院内多树木花草。北面是大定阁及金刚殿,入门处有雕花石柱,殿上有攒尖顶,殿中四壁镶有大理石。走入大宝积宫壁画你会看到有壁画12幅,上面绘有167个形象,内容全是宗教题材,如来佛图、四大天王及四佛子图、喇嘛教三金刚图等,他们形态各异,绘制精细,色调柔和,表现出明代佛、道、喇嘛教在丽江的融合,这种对多种宗教文化的兼收并蓄是白沙壁画的第一个特点。

再仔细看,壁画中有当时民众的狩猎、捕鱼、打铁、砍柴、纺织等劳动场景,有跑动的骏马、盛开的花,还有山林、田舍、花草鸟虫等,既使是画中的宗教世界和宗教人物,也妩媚动人,富于人情味。世俗化生活的反映是白沙壁画的第二个特点。

壁画是从明代到清初二百年间,先后由汉、藏、纳西等民族画师陆续完成的,画师人根据各自对佛陀世界的理解,在不同的时间,不断在壁画上表现, 层层相继,它既有纳西族东巴教的粗犷,又有藏族喇嘛教的鲜艳,还有汉族佛教的庄严宝相,各民族艺术交流与汇集是白沙壁画的第三个特点。

过白沙古镇,沿白沙街直行,进入另一个村落,向一群背着书包的学生打听“雪嵩”村的方向,皆称不知,着实让我们纳闷一阵,当提及洛克时,才得知我们要去的“雪嵩”村便是今天的玉湖村。根据学生指点的方向,我们原路折回后经一小道转上公路。已过中午时分,艳阳高照,饥肠辘辘,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奈只能继续前行,却不知路在何方。约摸半小时光景,终于到了一个马场,路边的妇女吆喝着我们去骑马,而对于骑马可真是爱恨交加,不自觉的摸了摸了已经很受伤的屁股,看来“身体”是再也承受不了马儿的颠簸了,只能婉言谢绝。又问起玉湖的路尚有8公里,只能留在马场吃中餐。

马场接待的地方是四间不大的平房,里面懒散的坐着几个纳西男人,误以为我们是骑马的,很是热情的迎了出来,当得知我们只是吃顿饭后,热情也就减了大半。厨房外的蓝子里堆着些杂七杂八的各类蔬菜,多数我们叫不出名字,也没有标价,有了在白沙村的教训,面对这家生意惨淡的马场,总让人有种“龙门客栈”的感觉。所以也没敢点菜,只叫了两份8元钱的米线和一份12元的番茄炒蛋(对这个最放心,全口炒的口味相差不大),米线的量很足,只是味道欠正中了点。吃的间隙我还打一圈烟,作为礼尚往来,老板还送了一份拌黄瓜,那个叫辣呀,我只吃了一口就没敢再下筷了。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后,便叫买单,老板数学不及格,只要20元,后来的8元钱还是我主动补上的,主要是看他们生意清淡,不忍赚他们的便宜。

出马场再行了一段平路后,便到了山坡脚下,上坡才不足50米,四月天已经累得不了,停在公路边的大树下休息。此时正好一辆长安之星的小面包经过,20元把我们直接送到玉湖村。实践证明,整个云南之行可能这20元钱花的是最值的,因为再一路上去匀以上坡为主,如果是自己骑车上去,估计连第二个景点玉峰寺没到就想回客栈了。

近下午三点我们在玉湖村停车场下。洛克故居、玉湖寨和玉柱擎天都使得这个雪山脚下的村子多了些特别的趣味。 玉湖村又名雪嵩村,在纳西语里为巫鲁肯,意思是雪山脚下,这个雪山脚下的小村子的西面有一泓清泉,水碧如玉,得名玉湖村。1922年,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美籍奥地利人来到了丽江,他在丽江生活工作的27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个雪山脚下的小村子里渡过的。这个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摄影家及探险家于一身的外国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拍摄了千余幅以民族风情为题材的照片,还翻译了大量的东巴经书,并著述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1962年,当躺在夏威夷的病床上时,他最怀念的还是玉龙雪山的白雪和鲜花。据推测,《消失的地平线》就是以他的著作为背景创作的,也因此给云南滇西北寻找真正的香格里拉留下了一段公案。

目前现已重新修复的洛克旧居,15元/人,为一院三房。坐西朝东的楼房是当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中国云南探险队总部旧居,楼上为洛克起居室,室内陈设的床、桌、椅、地毯、火盆、书架、闹钟、马灯等用具,均为洛克当年遗物;坐南朝北的楼房为“洛克旧居陈列馆”,陈列着洛克当年拍摄的大量历史照片,以及洛克留在丽江的一批遗物,其中毛料大衣、猎枪、牙医器材、木匠工具、铝皮铆钉牛皮箱等,均为当年洛克带来的物品。故居阶沿石上的裂缝、柱子上的树疤,一如当年《地理杂志》上的样子,都会感到分外地感动。

除了洛克故居可以怀想一代先驱外,玉湖村尚有明代以前由木氏家族组织人挖的一个人工湖—玉湖。木氏在湖畔筑避暑夏宫、玉龙书院、建养鹿场。玉湖村最早的居民即是为纳西王护宫养鹿的人。

玉湖中,雪水清澈,水草摇曳,蓝天白云衬托着高大的玉龙雪峰倒映在湖中,大自然仿佛都沉淀在湖底。玉湖湖畔有草场万顷,草长莺飞,野花万点闪烁其中,牛铃丁冬,牧人作歌。深秋严冬,牧场草黄,湖中大片芦苇随风起伏,瑟瑟响如一片悲秋琴弦,一派苍茫寒凉景象。在玉湖旁的峭壁上镌刻有“玉柱擎天”四个大字,是丽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改土归流”后从中央派来的最高执政者)杨馝所题。其下又有雍正三年(1725年)郡丞聂瑞的“玉壁金川”四字。字迹旁青苔班驳,古意深沉。

离开玉湖寨,往下第一站是东巴万神园,据说这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东巴文化。 30元/人。但这里查古城建设维护费比较严,由于我们行摄匆匆,没有在驿站带上维护费的票,又一次被赶了出来,不同的是这次还是买了票的。

东巴万神园往下是玉龙县的一个4A级景区—玉水寨风景区。玉水寨是纳西族中部地区的东巴圣地,是丽江古城的溯源。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将玉水寨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和白沙细乐传承基地及勒巴舞的传承基地,进行纳西民族古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研究、展示等工作。玉水寨东巴文化传承基地,保留了纳西族传统古朴的风貌,与周围优美的 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纳西族传统理念,东巴文化之真谛。现景区内有三位著名的东巴大师主持日常事务,有数名东巴学生,在玉水寨学习东巴经文、东巴舞蹈、东巴祭祀仪典、东巴艺术等。每年农历3月5日,整个纳西族地区的东巴聚集在玉水寨,在东巴什罗庙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什罗会。白沙细乐是纳西先民创造的音乐奇迹。白沙细乐同丽江洞经音乐,是纳西古乐之双璧。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也由衷的赞叹白沙细乐是“音乐的活化石”。

再往下是山路的最后一站—玉蜂寺。玉峰寺与福国寺、普济寺、文峰寺、指云寺并列为丽江城郊五大喇嘛寺。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规模最大时有九个院落,现仅存大殿和上下两个僧院;大殿为四合院布局,由门楼、大殿吸商庆组成,布局和谐对称。大殿坐西向东,重檐歇山顶,正脊饰有宝顶;两端饰兽吻,面宽 16.3米,总进深12.6米。大殿上檐作三跳如意斗拱承托,下檐出檐作弧形轩棚装饰,具有较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殿内4棵金柱作垒金盘龙浮雕,殿顶八角形藻井绘密宗佛祖坐宫,横梁裙板绘有20尊佛像,画面线条简洁,具有藏族唐卡风格。玉峰寺附属僧院下院经堂内绘有4幅清代壁画,保存完好。上院又名茶花院,因院内有一株闻名遇述的万朵山茶而得名。 这株山茶之所以名播海内,是由于它具有3个特点。一是花开万朵。每年春风初度,玉龙山上还白雪皑皑,红梅也末绽放之时;这株山茶已是一树红霞,笑靥迎人;而当桃李凋谢、青果满枝之时,它仍花团锦簇,如火如茶。从立春到立夏,先后开放加批,一批末谢而一批又含苞待放,每批千余朵,总共要开2万余朵,每朵直径12-18厘米。万朵山茶也由此得名。花事之盛,在它的词伴中实为罕见。阴历三月,开花最多,把整个殿宇映得通红,故又称照殿红,这时正是观花的最佳时节。届时游人如织,不异佳节。二是立地可赏。一般的古山茶,多为树干高疏,只宜远观而不宜近赏,远望一树红,近看凌云中;而玉峰寺山茶,主干虽有水桶般粗壮,却仅3米多高,茂盛的枝干不是凌空冲天,而是被园艺师巧妙地做成3坊1盖、6米见方的花棚,花朵就在眼前竞相开放,人在花树旁,树在人群中。三是鸳鸯连枝。这株山茶实际是两棵不同品种的山茶并肩长在一起的,1株是九蕊十八瓣,酥嫩艳莹;l林是单蕊大山茶,喷雪吐焰,有的并蒂开放,有的单花缀枝,天长日久,枝条交错,难分难解,犹如一树,令人称奇。这棵古山茶何时种植,未见记载。据传,建造玉峰寺时,此树已是一座大花棚了。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明祟帧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游丽江时,就观赏过这棵茶花,并在其《游记》中作了记述,疑为数百年物。这株山茶由寺内喇嘛一代传一代,精心养护,在其冬眠后期施肥,还用菜油擦树干和浇灌根部,增加养分,因而树老而不衰,树干光滑,枝繁叶茂,花也应时怒放,久开不败。

出白沙后就径直回了束河。初初算了一下今天的行程约计 60公里,这种运动量在平时是想都不感想的,也算是去梅里雨崩的预习吧!在束河已经好多天了,虽说雨崩的雪崩直接打乱了我们的行程,谁也说不准景区什么时候才能开放,但梅里总是要去的,我们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到这个被称作“雪神的仪仗队”梅里雪山,去体会她那种冰清玉清的神秘。回到摄影者驿站,吴姐正在张罗着晚餐,见我们回来便说道“估计你们也该回来了,正好一起吃饭,呆会也再介绍个人给你们认识”。我想应该又是束河这里那个开店的“传奇又浪漫”的人物,也没有多问,只是请吴姐帮我们定了下明天去中甸的汽车票,我们打算明天起程经中甸转车至德钦,然后直奔飞来寺。吴姐显得很兴奋:“正要和你们说这事呢,飞来寺的扎西今天送客人到丽江,你们明天可以座他的车去,呆会儿他会来吃饭。”这让四月天乐翻了天,听我说要转N次车才能到达梅里的飞来寺时,她早就听的头晕了。

晚餐时分,扎西打来电话说一起回来的上海女孩一定要请他吃饭,晚上可以住在大研镇了,不过等会儿会过来座一下,这才使我们放下了心,吃完饭后等着扎西上门。大约八点左右,一辆小面包在驿站门口停了下来,走下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个男人和时尚而白静女孩,正是扎西和上海的驴友。

沏上一壶普洱聊了开来,上海女孩5月1日刚从雨崩出来,话题自然是从雨崩的雪崩开始。这个板本是:由于连日晴天,山上雪融化得很快,自然就与冰川这间形成了空层,这样的天气稍有点大的震动就极易引起雪崩。而近几日进雨崩的驴子特别的多,其中一队有20来人的“大部队”,到达神瀑后,就一起开始兴奋的大喊口号,(有的还是他们就是想看看雪崩是什么要的),由于声波的震动关系而形成的雪山,可恶的是,这次雪崩带来的灾难没有让肇事者承受,却带给了正在半途中的一对南通小夫妻……大约聊了个把小时,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a92a77010009b341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