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夕阳里的因斯布鲁克 |
[游记]夕阳里的因斯布鲁克 |
2007-07-21 tuniu.com |
提笔写因斯布鲁克,不期然便想起夕阳下的黄金屋顶,想起黄金屋顶广场的星期音乐会,想起曲终人散街灯暗淡的街道,想起烛光摇曳气氛温馨的小酒巴…… 因斯布鲁克,顾名思义是茵河桥的意思。这座美丽的小城座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旁边流淌着茵河。每一个到过因斯布鲁克的人,都会为它那不着痕迹的幽美心醉神迷。在欧洲,无论是巴黎、罗马、佛罗伦萨还是圣马利诺,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每一个匆匆而过的游客,即便是在街头的咖啡馆小坐一会儿,都能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美的“饱和轰炸”,眼花缭乱之际,有时竟会生起一种眩晕的感觉,而因斯布鲁克,却以羽毛般的纯净与温柔轻撩你的心弦。 在这座仍保持着中世纪风貌的小镇里,错落有致的哥特式楼房拥簇着弯曲而狭小的街道,街道两旁是巴洛克式的大门和连拱走廊,行走在街道上,耳畔恍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的滚动声,那该是一辆从历史深处驰来的镌着族徽的四轮马车吧? 著名的“黄金屋顶”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尽头,它与我所想象的相去甚远。它并非整座屋顶都以黄金铺成,只是在大楼中部阳台上的一块装饰意味重于实用价值的飞檐上敷以金箔。这是马克西米利安大帝为观看在广场举行的仪式而专门建造的。它于1494动工,两年后建成。尽管屋顶使用了2657枚金箔,但由于大楼的外观十分简洁质朴,因而即便是在夕阳的辉映下,泛着一层金辉的黄金屋顶也还显着一种内敛而沉稳的气息。 是的,在因斯布鲁克,你读不到任何的奢华和美艳,它不是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它只是一个天生丽质洗尽铅华的乡间少女。在小镇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能见到白雪皚皚的峰峦。走出街口,跨过一条横街,美不胜收的茵河河谷便尽收眼底。这里是连接德国和意大利的要津,也是从瑞士通往维也纳的必经之路。她曾举办过1964年和1976年两届冬季奥运会。海拔749米的贝吉塞山的奥运滑雪跳台,也因此成为因斯布鲁克的现代象征。贝吉塞山上还有一座蒂洛尔军指挥者安德列斯.霍法的纪念塑像, 1809年,他曾率领蒂洛尔民兵同拿破仑指挥的法巴伐利亚联军浴血奋战。知道了这段历史,再从山上俯瞰河谷中的因斯布鲁克,便觉得笼罩在烟霞中的这座小镇,在其超凡脱俗的外表下,其实还蕴含着一份凝重。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在这里,也就是黄金屋顶广场,我们邂逅了一场周末音乐会。舞台就设在黄金屋顶下,不大,但也足以容纳一支二十多人的管弦乐队。最先上台的是西班牙新德里音乐学院的师生,他们演奏的曲目多是莫扎特、海顿等奥地利作曲家的作品。音响发烧友伊始听得如痴如醉。每当一曲终了,在使劲鼓掌的当儿他总是不忘对我说,这是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那是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哦,这个你该知道的,小约翰.斯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哈,这个你就不一定知道了,克莱斯勒的《爱的忧伤》。棒,太棒了!我取笑他,你就会说棒,可到底棒在哪里呀?他一怔,自我解嘲说,专业,他们很专业,比我那破音响里放的强多了。约莫过了一个小时,正当台上的乐手纷纷站起来谢幕的时候,我们背后忽然传来一阵鼓乐声。我扭头一望,只见一支身着民族盛装头戴羽毛彩帽的乐队,正缓歩从远处的街口向广场走来。领头的是一个手持仪杖身挎绶带的长得十分帅气的小伙子,他身后并排走着三位斜挎羊皮酒囊的妇女,尔后才是列成纵队行进的管乐手。在他们上台演奏的过程中,挎着羊皮酒囊的两名妇女一直肃立在舞台前沿的两则,另一个则举着羊皮酒囊,热情地向台下的西班牙乐手敬酒。伊始还是那么投入,只是他不再象先前那样喋喋不休地向我解说曲目了。我用肘拐撞了他一下,呃,他们奏的都是些什么曲子呀?他搔着脑袋说,没听出来,大概是民谣什么的吧。他看我模样儿有点得意,赶紧正色说,别闹,还是挺够水准的。他说得对,整台节目都相当精彩,包括后来的舞蹈节目和无伴奏合唱。从长着一副大胡子的身份象是舞台总监的老头那儿我们了解到,参加舞蹈表演的四对青年男女来自附近的城镇,而合唱的老头儿全是阿尔卑斯山的山民。 山民?伊始惊讶得差点儿合不上嘴,我还以为是从哪个地方请来的专业合唱团呢!我笑,长见识了吧?伊始说,怪不得都说,奥地利空气里飘的都是音谱。后来,大胡子总监还告诉我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黄金广场每逢周末都有一场音乐会。为筹办音乐会,他们每年都会提前向欧洲各国和国内的音乐团体发出邀请,而且每次都获得热烈的回应。原来如此,伊始恍然大悟,难怪比我在广州看的一些音乐会还高上一截。 音乐会大约在十点结束。伊始兴犹未尽,说要请我上酒巴喝酒。我谢绝了,一是对酒没什么兴趣,二是跑了一天,太累了,只想早点回酒店休息。伊始有点扫兴,可他还是拉上小黑哥走了。第二天见到我,他第一句话就是,你不去太可惜了。我说,不就是喝酒吗,有啥可惜的?他说,咳,那种情调,那种温馨,不坐在酒巴里你是体会不到的。眉飞色舞地作了一番形容之后,又说,打理酒巴的就一个胖老头儿,衣冠楚楚,比绅士还绅士。客人跟他都很熟络,付完账后,不论男女,都会跟他轻拥一下,贴贴脸再走。咳,这哪是做买卖,简直就象一家人。我调皮的对伊始说:哈哈,那你有没有上去拥抱一下呀?享受一次最高的贴脸的温馨.伊始笑得都弯下了腰:当然有啦,你嫉妒了吧.见我面露悔色,他益发得意了,知道吗,奥地利的啤酒跟法兰西的就不一样,醇,够劲。我回击他,你语言不通,哑巴一个,还能买到酒喝?他哈哈一笑,这有什么难,表情、手势,再加上三五个英语单词,别说买酒,就是聊天也差不多够应付了。说的也是,这家伙胆子忒大,从巴黎到因斯布鲁克,从因斯布鲁克到阿姆斯特丹,只要有机会就拉着小黑哥去泡巴。怪不得有人说,只要懂Yes和No,跑遍世界没问题。当然,关键是别犯怵。 小贴士 出自--铅笔树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点09分, 推荐给好友 zaxtong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1290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